桂林阳朔西街什么时候最多人?

桂林阳朔西街什么时候最多人?,第1张

西街有洋人街的美誉,所以一般是在旅游旺季,西街的游人可以用人山人海来比喻!

阳朔西街最桂林

过去的桂林有甲天下的山水,凭借曼妙的风姿吸引来如潮的游客。现在的阳朔是中国最小资的地方,一座座主题鲜明的酒吧和咖啡馆,在漓江边散发着年轻的暧昧。

游览桂林四季皆宜,似乎没有什么时候能够遮盖它的美丽。秋天当然是非常理想的季节,这时天气晴朗,稻田泛黄,有时一连几天都充满了阳光。但是在明亮的空气里,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仍然不失其特有的朦胧,它们永远连绵起伏、若隐若现,堪称整个中国最经典的田园诗。

在过去的旅游手册上,象鼻山这样的地方还是很有名的。但是在今天,整个桂林最有名的就是阳朔。从桂林市区到阳朔的汽车每10分钟一班,下车后继续往前走,不久后就能看见西街。西街是阳朔最有名的游客集散地,换句话说,这里是阳朔的中心。我对西街的感情是复杂的,总觉得它像西方国家里的唐人街。这里有最中国的符号,却成为国际化的注脚,它应该是好莱坞拍摄功夫片时首选的外景地,周遭的一切都那么“中国”。

一条五六米宽的青石板路,延伸大约1公里,街道两旁是密密麻麻的商铺,它们多是仿古建筑,脱胎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屋。商家们保留了老房的骨架,然后再改装成现代的酒吧,尽管这里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是在几步之外,就是最普通的县城生活。

这就是阳朔的地理分布。以西街为中心,一层层铺展开来,中心是最现代的生活,越向外延伸就越接近传统的乡村。西街虽然热闹,但是繁华并不能掩盖它骨子里的温情,每一个来到阳朔旅游的旅行者都会遇到很多朋友,随后觉得这里像家一样轻松。西街两边的工艺品店售卖各种怀旧的玩意儿,最吸引人的是几家卖CD的小店。这里还有很多有特色的酒吧,慵懒闲散的生活似乎超过了漓江山水的吸引力。

晒太阳和睡午觉是在西街的两项必修课。每天午餐后我都会找一张露天的桌子,从正午坐到黄昏。其实,西街上的人们大多是异乡客,即使是餐馆酒吧的老板,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因为贪恋这里的山水才留下来的游客。到了晚上,古朴的西街便活跃起来,临街灯笼点缀着蓝色的夜幕,摇曳烛光配合着音乐和酒精,把人熏得醉倒在夜色里。

在阳朔旅行,你需要放平心态长住下去。你可以每天骑车去周围的山里闲逛,或是干脆躲在西街上看书,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慵懒、闲适、轻松、放纵,这些才是真正属于阳朔的元素。

有人。

阳朔西街人山人海,作为老牌网红景点,阳朔西街的实力不容小觑,再有烟花喷泉、现场音乐会的加持,春节期间人头攒动,可谓热闹非凡。因此大年三十认识非常多的。

阳朔西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步行街。位于阳朔古镇中心,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

这次去阳朔之前,我心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想再次见到印象中的西街。

8年前 ,我大学毕业旅行,武汉出发,跟小伙伴一起去了桂林,阳朔满足了当时的我们的所有幻想。一条 长长的旧旧的街 ,两边开 着各种各样的店铺 ,从手工艺品商店到小书店,从特色 美食 桂林米粉田螺酿到传出驻唱歌手浅吟低唱的小livehouse,什么都有。路边还有 很多小摊子 ,卖着各种各样的簪子,各种各样的奇石,以及麻质的、棉质的、丝质的各种各样的民族风情的褂子裙子裤子。

街上的人也是有趣。 肤色深浅各异的游客 ,在大小摊位上看着商品,和老板讲着价,最后一起坐到披萨店、米粉店吃饭,晚上去小酒馆坐着喝喝酒。

和这种 熙熙攘攘的氛围 相匹配的是西街 错落有致的建筑 。西街的建筑大部分是六七十年前的老房子(来自度娘百科),少数是明清时代的,有些新一些有些旧一点,整体很和谐。

对于当年的我们,在西街看着不远处的山,坐在路边聊着未来,20岁出点头的我们并不完全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一切就如5月雨中的西街一样朦胧却充满了魅力。

然而这一次,依然是5月份,再到西街的时候我却没能找回当年的美好的感觉。

我是下午到阳朔的,晚上就想去西街逛逛,就去了,于是就迎来了第一个意料之外。

首先注意到的 ,不是西街,而 是一个商业区 ,叫益田西街,很明显,用了西街的IP。晚上商业综合体的 霓虹灯格外显眼 ,商场广播 很大声的放着音乐 ,广场 娱乐 设施也 人气很足 。我甚至愣了下才发现, 原来前面那个很暗淡的没什么光没什么人的,才是正儿八经的西街。

晚上逛了一圈西街,当时太难过,很可惜没有拍照片。 人非常少 ,整条街只有夜店是有人气的,注意,是夜店不是小酒吧, 喧闹的disco的声音和不停变化的灯光以及里面穿着性感的小年轻嬉笑声映衬得外面的西街愈发寂寞

街上 不再有小摊 店铺似乎也被统一化 了,整条街上可能要个 十来家同一个牌子卖特产桂花糕点的店,几个“特价清仓”店 ,倒是那家pizza店很坚挺的还开着。

本来错落有致的建筑也不再有了。从我上次到这次来,中间可能升级改造过,我这次来,西街又在一波升级改造。所有的房子似乎都在弄成一样的, 刷上白色的墙,装上木质的栏杆和窗户 。的确是整齐,但可能是我老了或者是见过了太多古镇, 总觉得这样的街也就失去了风情

我能理解对于生活在阳朔的人来说,有个商场可以吃吃饭逛逛很好,我也能理解,但是明明可以放的稍微远一点,这样的话不会给游客造成误会,也不会使得西街过于商业化。

我也能理解西街上建筑可能老了点,需要整修,但 真的有必要给所有的房子都套上一个“新中式”模版么? 国内有保存的非常好的古城古街,例如山西平遥,例如古徽州一带,当地的保护措施基本上是要做到修旧如旧不破坏整体的,西街这个所有的一起弄成一个样,也真是闻所未闻了。本来一条很有特色很有 历史 的街, 愣是改成了一个“仿古风情街” ,不会心痛么?

说实在的,游客也有自己的行动表现出了对西街发展的不满意: 以前大家去阳朔可能基本上都是住西街的,现在的基本上都是往外面住的 ,因为西街不再是慢慢的老街也因为西街边上的商圈以及街上的夜店太吵。 以前西街号称“洋人街”,现在洋人也少了,因为已经不再特色。 在整体开放程度还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日子里,很多外国人会愿意来西街感受慢节奏的中式小城生活,但现在,我自己的观察结合和当地客栈老板聊天知道的,外国人来,像以前一样在西街一住一星期的日子也没有了。我自己白天晚上各逛了一趟西街,全程就晚上在难得的一家小酒馆见到了一对外国游客,跟8年前相比,的确少太多。

好在阳朔山水还在 ,十里画廊沿线铺了非机动车道,更安全了,也开发了些新项目,花样也是更多了。 但本身该是和山水一样令人心驰神往的阳朔西街,曾经的“诗和远方”,已经不复存在了 !也不知道十年后再回头来看这样的变化,会不会可惜和后悔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739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