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古镇在什么地方了?有什么好玩的么?

义门古镇在什么地方了?有什么好玩的么?,第1张

每次提起中国名气较高的古镇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会是地处江南水乡的古镇,或者是北方的雄镇,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城市中古镇的出现,使得游客们对于各地古镇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在游客们心目中,有些人很喜欢古镇游时的那份静谧与详和,有的则认为,古镇的建筑看上去破败不堪,没什么好玩的。但是喜欢古镇游的,则认为,古镇能让他们了解更多历史变迁。

在安徽省也能看到古村镇的出现,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却能让游客驻足观览,尤其是名气较高的宏村西递,跟三河古镇,都能让游客留下深刻印象。除了这些古镇以外,在安徽省还有一座古镇,它跟周庄、乌镇看点不一样,这座古镇显得沧桑感十足,正是这种原因,才使得它在诸多古镇里面,显得极其珍贵。

这座古镇就是拥有千年历史底蕴的安徽省亳州市义门古镇,虽然它拥有比较久远的年代,但是却鲜有人知,谁也想不到,这座古镇竟然因为一道小菜而风靡亚洲。对于义门古镇的命名,也有一段凄惨的故事。早在唐朝时,义门被称为真源县,到了唐朝天宝年间,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使得真源县成了杀戮之地,战争结束以后,整个县衙也仅剩一座仪门了。

再往后涡阳建县时,就把“仪”字改成了“义”,也就是现在的义门镇。早在古代,义门镇,是一个商贸往来的古镇,所以这里显得很繁荣。游客只要来到义门镇,就能看到镇上拥有数量较多的庙宇,名胜古迹不计其数,四周围建有高大的城墙,单是城门就多达九个。大小不一的庙宇加一起,共计72座,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庙集”。即使到了现在,在义门镇上,依然能够看到千佛阁、城隍庙跟玉皇庙等等古代建筑。

由于义门庙宇较多,所以每年正月、四月跟十月,都能看到义门举行的庙会,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进行出售以外,在这里还能看到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如果赶上这个阶段来到义门,就会看到非常热闹的景象。

通过了解得知,在义马还是回民们的聚集地,只要来到这里,就能看到古老的清真寺,不仅有回族在此居住,还能看到汉族人的身影。义门旅游业发展并不好,虽然如此,但是在当地有一美食却很是有名。也就是当地的苔干,或者被称为贡菜,吃到嘴里脆脆的,直到现在,贡菜已经出口到了韩国,以及东南亚等等国家。本身名气不高的义门镇,却因为贡菜而名扬在外。

词条

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义门指义门镇,位于亳州市涡阳县西北部漳河与涡河交汇处,总面积86.7平方公里,城镇区域面积4.6平方公里,所辖16个行政村,5个街道居委会,人口8.31万,镇区人口2.2万,其中回民2.1万。义门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为皖北重镇,是著名的“中国苔干之乡”、“药材基地”、“桐木产地”,是涡阳县三大建制镇之一。[1]

中文名

义门

所属地区

亳州市涡阳县

地理位置

涡阳县西北部漳河与涡河交汇处

面积

4.6 km2

机场

亳州机场

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家族姓氏义门TA说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

据《义门区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群雄逐鹿时代,义门属楚要塞,隶归城父县辖。唐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设真源县。后因亳州知州张廷在此建立‘泣杖祠’而得‘俞伯故里’别称。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义门拨属涡阳县治。”

唐天宝十年建立的真源县,在安禄山叛乱中遭到战火焚烧,真源县衙近剩一仪门。所以后人据此称之为“仪门镇”。义门俗名“庙集”,因为古时此地庙宇林立。到清朝来年为避宣统的名讳而改“仪门”为“宣门”。民国成立之后,又复称义门。

解放战争结束后,虽然总体面积没有什么变化,但义门区划却几经更改。1948年设义门区,归涡阳县管辖(此时涡阳县隶属于阜阳地区),全区所辖范围一镇六乡。1954年则有一镇十三乡,1958年则设一镇四乡,1961年建区划社,1970年撤区建社,1979年建区划社,这是最后一次建区。在这次建区之后,义门区全区呈葫芦形,东西较短,南北较长(东至杨三官庙;西至张营,与亳县隔沟相望;北至王店子,与牌坊相邻;南至小于庄,与标里搭界)。全区共辖五社一镇,其中的镇主要就是今日的义门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规模的“撤区并乡”行政区划调整行动中,义门镇被划分为独立的建制镇,在行政等级上,只比县级低半级,是涡阳县行政级别最高的镇。同时,随着亳州的建市,义门镇的隶属关系也由原来的阜阳地区改成了亳州市。[2]

经济发展

义门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西邻亳州,南接阜阳,S307省道、涡河穿镇而过,涡河两侧建有运输码头4座,日来往船只40只,通过淮河,流入长江,高标准的“冷再生”型柏油路面的真源路通过义门涡河大桥,南接S307省道,北与涡(阳)、永(城)公路相通,来往车辆昼夜川流不息。优越的区位因素为义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义门镇以其强劲的经济实力,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十强乡镇”、“十佳乡镇”等。

苔干产业链。义门苔干久负盛名,在清朝被定为“贡菜”,周恩来总理喻其为“响菜”,苔干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并被称为“天然保健食品”、“人造海蛰”和“植物营养素”,现已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堪称食苑珍品,1998年以来,曾连续多次获得国内外金奖和银奖。2002年荣获第四届中国特产文化节金奖,有机苔干基地建设通过达标验收,在瑞典颁发了通过“IMO”验收达标证书和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许可证。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龙头企业”一一义门苔干公司,投资800万元建成合资企业一一皖港贡菜公司,对苔干进行深加工、精包装,产品销佳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仅此一项为义门创收超亿元。

工业园区建设。义门镇工业园区面积为4.6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截至2009年,工业园区共吸引50余家成型企业,包括福顺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安徽义门苔干公司、安徽颐生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源和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涡阳县霖福木业有限公司、涡阳县巨龙建材仄纸品、清真食品爪酱醋厂等。其中,省级“龙头企业”两家,市级“龙头企业”六家。

商业贸易发展。截至2009年,义门镇商业网点达到4600个,遍及全镇,从业人员2.1万人,年贸易总额32亿元。特别是义门苔干交易大市场占地160亩,设有交易委员会、公证处、环保组等组织,秩序井然,环境优越,服务周到,每年春秋两季都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在此采购,日客流量2.8万人次,年交易额超亿元。S307省道北侧农贸大市场,占地60亩,每日运输车辆川流不息,年交易额3000万元,占地80亩的药材大市场,年交易额6500万元,全镇五大建材市场,年交易额3000万元,1988年以来建成的4座水上码头占地300亩,每天运输船只40艘,以煤炭、沙石农副产品为主,运往江苏、扬州、杭州、福建等省、市,年交易额3000万元,陆地运输以牛羊肉、牛羊皮为主运往上海、福建等地,牛羊皮出口到荷兰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宰杀黄牛4万头,山羊10万只,年交易额4000万元。

义门涡河码头

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到2012年,镇政府共筹资1200多万元,新修柏油路30余条,计12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能通柏油路,重点村实现了户户通柏油路,在全县率先完成了“村村通”工程任务。义门镇主要街道各有特色,有仿古式一条街、欧式一条街、徽派一条街、阿拉伯式一条街,还投资兴建了药材一条街、龙兴路、贡菜街,改建了真源南北路、义周路,安装了路灯,修建了排水道、花坛,并进行了绿化。自来水厂在2眼井的基础上,在桥南工业区计划新打一眼深井,建立了2个分爪实现三座水厂3眼井并网供水。义门镇有大型加油站2座,3.6万伏供电站2座。

蔬菜基地建设。义门镇在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农田水利基础雄厚,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发展多元农业和复合经营,按照稳粮扩经的原则,每年种植春秋两季苔干7万亩,西瓜1万亩,实施了“五种五收”的积极模式,使粮经比例达到2:8,复种指数300%,亩均效益6800元。菜园村和张营村是义门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总面积3000余亩,主要是大中拱棚。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一年四季不断,四季都有青菜上市,为发挥蔬菜基地优势,全镇建成了脱水蔬菜生产厂家4家,千吨冷库3座,500吨冷库6座。

药材生产。义门自古是生产药材的盛地,药材品种达50多个,依托药都亳州,年收入达7000多万元,并在S307线南侧建成了药材一条街和两大中药饮片爪药材批发市场,同时义门镇有2000余名药商大户遍及全国八大药都,并有近百人在本镇建立了收购药材中转站,为镇药材市场的活跃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药材村!刘营村很多药商是因自产自销白芍,走南闯北起家,义门因沙质土壤气候好,所产白芍质地优良,药用价值高,栽培历史悠久。白芍极具观赏性,春季来临,遍地芍花怒放,灿若明霞,与牡丹、桐花争奇斗艳,与碧绿苔干间作,成为一大景观。义门镇陶赵、刘老两村的“千亩牡丹园”是集观光旅游,种苗生产和盆花销售为一体的旅游景区。牡丹是中国国花,义门镇自古以来有种植牡丹的习惯。牡丹具有药用价值,其花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深受人们喜爱,每年谷雨前后,千亩牡丹园盛开牡丹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

旅游业发展。义门共有旅游观赏景点六个,历史文化遗产景点三个,包括南塘公园、清真寺和义门颐生园等,另外有旅游定点酒店三家,定点旅馆三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其中义门颐生园——涡阳县颐生园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义门镇药材街南端,S307线南侧200米处,于2009年底开始筹建,总占地186亩,一期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集住宿、餐饮、休闲、垂钓、会议、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圣地,拟建住宿房40间、由大型的休闲垂钓鱼塘、富丽堂皇的餐饮、温馨如家的客房、健康滋养的中草药膳食、天真烂漫的儿童乐园、挑战极限的成人拓展中心、回归田园的蔬菜果园采摘区、中草药种植区、回归自然的动物放养区、充满墨香的墨宝室组成。青少年认领式中药材苗圃种植园一座、儿童乐园一座、水上乐园一座,垂钓园、果蔬采摘园等项目,目前正在创建五星级农家乐。2011年10月份开始运作,有民俗、风情、历史、饮食等多种文化元素相结合,按照现代城市人的消费期望和生活要求进行建设的休闲山庄,在休闲山庄内可饮食正宗的中草药膳食,原汁原味的皖北农家菜,清真羊肉汤,义门熏牛肉,义门贡菜等特色饮食吸引农家风味和古镇风情。娱乐休闲:可进行垂钓,野炊,棋牌等休闲活动,也可进行斗鸡,斗蟋蟀,书法,剪纸等民俗展示,成为构成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社会的新亮点。[3]

义门颐生园

历史文化

编辑

传视频

TA说

目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320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1
下一篇 2023-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