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属重庆主城区,地处重庆市西南部。
大渡口原名北渡口,早在清光绪二十五年巴县长江北岸马桑溪设渡口,渡口规模为沿江数十里,而被人们人称“大渡口”。于196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为服务重钢,设立大渡口区。
名优特产
1、于氏滴塑
于氏滴塑工艺起源于清末,采用泥沙、水泥为原料,用水调和后堆滴逐渐凝固的特性,塑造出融山水、自然、人文景观等为一体的艺术作品,为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2、麦草艺画
麦草艺画经过选料、浸泡等处理,剖开整平压成片,进炭化后,经历画、印、剪、裁、编、雕、贴等工序处理,再制作出艺术作品。
3、堰兴剪纸
堰兴剪纸源于北宋时期,属于民间剪纸艺术,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大渡口古镇和马桑溪古镇是一个地方。
大渡口古镇又名马桑溪古镇,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渡口之名,源自长江边的知名义渡。据文献记载,大渡口“江宽水缓,过江人众。”古人遂江渡口设于此处,且有官道通达重庆府,日久天长,此渡口人烟聚集,饮食、客栈等服务行业应运而生,成为乡民渡江、休憩食宿之地。后演变为乡绅、官府雇人雇船免费为百姓摆渡,义渡的习俗得到延续和传承,逐渐发展为沿江渡口之首,故名“大渡口”,大渡口古镇也因“义渡”而闻名。
马桑溪古镇总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为典型的长江上游码头山地街镇地貌。整个街区临江而上,分为四级台阶,共有三街九巷。古镇景区除了传统建筑,还有马桑溪大桥、老成渝铁路、老码头等景观。
修复前的马桑溪古镇老街有300多米,2015年4月开始复建。修复工程坚持“四原原则”,即原面积、原高度、原基础、原范围修复建设,对古镇原有路网架构、李竹山民居、马桑溪供销合作社等历史景观原封不动地修整保留,维持古镇山石竹桥、一草一木的原汁原味。
在重庆,有着这样一个为车服务的渡口,它始建于1960年,从北碚水土镇到对岸的北碚施家梁镇三胜村,见证了重庆60余年的光景。它也被称为主城最后一个车渡,目前车渡免费向市民开放,连岸边茶舍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