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松溪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第1张

松溪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松溪诰屏山景区、塔山·文秀湖健身主题园、龙源绿茶景区、福当山景区、松溪梅口埠旅游景区、招沙甲景区、白马山、刘源村、松溪县万林湖水利风景区、袭古殿。

1、松溪诰屏山景区

松溪县诰屏山景区,是一处山庄式休闲农业旅游胜地。其位于松溪县城西北处,距县城仅3.5公里,方圆数千亩,诰屏山占地面积580亩,属丹霞地貌,境内峰峦秀丽,怪石嶙峋;

有32个科,64属的珍稀林木和上百种藤树的林业生态资源保存良好,并都标上了名片牌;数十处人文与自然景观小巧雅致。

2、塔山·文秀湖健身主题园

塔山·文秀湖健身主题园景区主要由奎光塔、文秀湖环湖、松溪山庄三部分组成,是松溪县结合地方特有历史文脉,围绕生态宜居城市,重点打造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奎光塔屹立于县城西郊,松溪河与浦赛公路交汇的虎头岩上。

3、龙源绿茶景区

龙源绿茶景区则位于松溪县祖墩乡刘源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的项目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有机绿茶儿童研学基地、生态垂钓园、茶观光园、有机绿茶体验坊、茶宴馆、茶习所等。

4、福当山景区

福当山,又称“圣者山”,位于松溪县河东乡的东北部,远古火山运动造就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景区的福文化体系包含福纳百川、百福俱臻、福满人间、福由心造、厚德养福和福慧双修等六大板块和迎福、知福、祈福、惜福、造福、传福、修福、种福和崇福等“九福”小板块。

5、松溪梅口埠旅游景区

梅口村位于松溪县西南部,背靠湛庐山,是松溪河在松溪境内最末端的村,也是郑墩镇海拔最低的村。梅口古时是进出松溪的码头、渡口。梅口古埠4A级旅游项目是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影视拍摄、产业发展等于一体的田园旅游综合体项目。

6、招沙甲景区

招沙甲村位于松溪县花桥乡东部,自然景观资源良好,东临3000亩茶州水库,南连近万亩大林坑自然保护区,西接九蓬小武夷景观,北存畲族古代葬俗——狮子岩崖葬群,为国家级生态村。

7、白马山

白马山位于松溪县中西部,东至旧县乡游墩村上门坑,西至郑墩镇青山村底源,南至黄沙村横坑,北至招沙甲村大林坑。总面积3250公顷,其中核心区1096公顷。主要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8、刘源村

刘源村位于祖墩乡西部,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现有286户,1062人,土地面积15800亩,是福建省革命老区村。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村、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四星级美丽乡村、南平市党建示范村、松溪县文明村镇、松溪县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9、松溪县万林湖水利风景区

万林湖由8条溪涧汇流而成,形成一个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的宁静优美的人工湖泊,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可通航11公里,两岸林木葱茏,谷岭交错,山回水转。

10、袭古殿

在湛卢山清凉寺左侧有一偏殿,叫袭古殿。这里原称欧冶祠,是后人为纪念欧冶子而建造的。也许是因为湛卢剑杀戮过多,招致民间的一些非议,因而在这里建了庙宇,用慈颜善面的金身大佛代替了杀气极浓的欧冶塑像。

松溪简介

松溪县地处福建北部边陲,因河两岸长满青松而得名。该县东西部与浙江省的龙泉市、庆元县交界。 全县总面积为1043平方公里,设有六乡三镇,人口15万。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 农作物以稻谷为主,是本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县内盛产茶叶、毛竹、灵芝、烟草、食用菌、青梅,有“灵芝城”称号。

松溪县隶属于福建省北部山区,位于闽浙交界处,武夷山麓东南侧,古时沿河两岸多乔松,有“百里松荫碧长溪”之称。下面是我推荐的旅游景点,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烈士纪念碑公园

松溪县城纪念碑公园位在松溪县工农西路29号 ,是县民们假日爱去活动的场所,平日更是老年人练身娱乐的好地方,目前已经维护升级已经基本完成,升级后列士陵园更加漂亮美观。

“路下桥民众会纪念碑”和“纪念亭”于一九八六年元月二十九日在松溪县革命烈士陵园落成。纪念亭呈六角形,高五米。纪念碑立于其中。

〇 松溪县奎光塔山

奎光塔,在城西虎头山,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清道光五年(1825)重建,塔高七层呈六角形,砖石结构,83年省文化厅拨款修缮。塔内有石级,可盘旋而上,塔顶有环廊,站在塔顶可乌瞰全城景物,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溪县塔山公园建设项目:占地面积50亩,改建修缮松溪奎光塔等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配套建设奎光休闲山庄等旅游观光基础设施。建设年限2012 年---2014年,目前已经基本改造完毕,过年回家的乡亲们可到此一游。

〇双亭辅坊

为王安石与李纲在松溪的遗迹,据说在县府内已被折。

〇颐天阁 县红旗街6号

〇华光天王宝殿 县红旗街

〇萧公太保宝殿 县红旗街

〇九龙窑址

北宋,在西郊

〇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白马山位于旧县乡境内,山上森林茂密。四周有形似虎、狮、熊、象、龙、马等九个山峰和舍身岩、...

白马山位于松溪县中西部,东至旧县乡游墩村上门坑,西至郑墩镇青山村底源,南至黄沙村横坑,北至招沙甲村大林坑。总面积3250公顷,其中核心区1096公顷。主要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白马山位于旧县乡境内,山上森林茂密。四周有形似虎、狮、熊、象、龙、马等九个山峰和舍身岩、媒人岩、蜡烛岩、磨米岩、僧帽岩、弥勒岩、老佛洞等奇岩胜景。山上有六福寺(原名白马庵),山顶有清道光六年(1846年)建造的仙阁,可远眺渭田、旧县、花桥、祖墩四乡。

东至旧县乡游墩村上门坑,西至郑墩镇青山村底源,南至黄沙村横坑,北至招沙甲村大林坑。总面积3250公顷,其中核心区1096公顷。主要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2002年底被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

白马山上"雄狮"吼。白马山是松溪境内一座著名的山峰,与湛卢齐名,位于松溪城东北,距县城20公里。自古以来,白马山就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色, 奇特的悬崖绝涧,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白马山风光最佳处,是那岩断壁形成的许多奇峰绝景。其中最著名的是"十头狮子",即十座山崖,十分雄伟壮观。

崖顶多青松,郁郁苍苍,枝干挺拨,枝叶茂拨,枝叶茂盛,好似雄狮毛倒竖,昂首凌空,有奋然跃起之势。大狮子岩为白马山主峰,海拨1031米,状 似一头昂首腾空的雄狮,向-吼,岩顶狮鼻、狮嘴隐然可辨。山中景点有仙坛,又名仙阁,以石为原料,搭建而成。仙坛门口紧靠悬崖,有一块担平如境的岩石,长 约一丈,宽仅二尺,俗称梦床。传说游人躺卧其上,便可入梦遨游仙境。若在山脚下仰视大狮子岩,又好似一柱擎天,状若一支点燃的'红烛,故又称为蜡烛岩。

小狮子岩为白马山中风光最美的一座山崖,巨大的岩峰酷似狮头,面向长天,张口怒吼,游人至此,似可听见其吼声在谷之中、云雾之外回荡,令人精神 为之一振。媒人岩是另一处小山头。山顶上挺立着一块岩石,似人形,眉眼须发可辨,栩栩如生。山上还有石室,名为老佛。高广数丈,冬暧夏凉,下为深谷,峭壁 百丈,景色幽险。此外,还有弥勒岩、仙人晒谷岩等景观,也令人叹为观止。白马山中还有一座古庙,叫久福寺,(1369)扩建重修。现该寺仍为境内著我旅游 景点,每当夏秋季节,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

〇天星寺

〇福田寺

〇西山寺

〇卧龙津静园

〇诰屏山森林人家

〇湛卢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湛卢山位于城南十公里茶平乡境内,广袤数十里,山峦叠嶂,有湛云峰、玉女峰、剑峰崎立,形似笔...

南平湛庐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松溪县茶平乡。主峰湛云峰海拔1230米,距县城12公里。山中森林蓊郁,泉鸣鸟语,常有云雾浮凝,若当春,若经 秋,炫耀百状。湛庐山是我国历史名山,相传为春秋时越人欧冶子铸剑之地,至今炉冶遗迹尚存。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曾筑吟室于山半,寄寓讲学。明儒杨缨就其址 建续贤庵,其后人又改为杨氏书室、湛庐书院,以传播文化。山上清泉潺潺,树木苍郁;古道幽深,群峰林立。主要观有湛峰、玉女峰、剑峰和铸剑炉、欧冶祠、欧 冶洞、九曲岭、试剑石、清凉寺、湛庐书院等“三峰十六景”。早在春秋时期,湛庐山有“天下第一名剑山”之誉称。

袭古殿

在湛卢山清凉寺左侧有一偏殿,叫袭古殿。这里原称欧冶祠,是后人为纪念欧冶子而建造的。也许是因为湛卢剑杀戮过多,招致民间的一些非议,因而在这里建了庙 宇,用慈颜善面的金身大佛代替了杀气极浓的欧冶塑像。就连欧冶子的名字似乎也觉得忌讳,而将祠堂改了名字。但是,无论后人如何看待,铸剑大师欧冶子还是将 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留给了后人。他所铸的湛卢宝剑虽然失传,但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到它所发出的熠熠光辉。“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 悠。”从春秋后期到现在,二千余年过去了。历史在向前发展,后人也在不断地寻……

湛卢山清凉寺湛卢山中有清凉寺,建于唐中宗神龙年间, 历经修缮,今犹完好。佛阁经堂,飞檐逐云,既入山门,顺回廊直入大雄宝殿,两厢及后院为游客休憩之所,凡九十九间,处处相通,可容千人住宿。每逢盛夏,远 近游客,不顾劳累,翻山越岭,策杖攀藤,兴致勃勃,来此探胜。宋元符二年,为纪念县人周才在山上祈雨,在旧址上重建,经历代扩建,有下、中大殿

〇百年蔗 位在万前村

据当地魏姓乡村族谱记载,“百年蔗”是清朝雍正四年(公元1727年)万前村农民魏世早祖上作为“风水蔗”而世代保留下来的。“百年蔗”有很发达 的根系和像竹鞭一样粗壮的地下走茎。它无需播种、压茎,每年清明前后萌发新芽,小雪前后砍收,一般年景亩产2000公斤左右,制成的红糖呈黄白色、松脆可 口、味道清甜。这种生物奇迹,没过现场察看,是很难叫人相信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832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8
下一篇 2023-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