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地名背后的故事

深挖地名背后的故事,第1张

西安,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市。走在这座千年古城的大街小巷之中,几乎处处都可感受到一股股浓郁的古代文化气息。而在这些大街小巷的背后却深藏着悠久而古老的历史。探索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就好像是触碰这座城市的文脉,而你又知道多少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

北苑

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唐代宫廷北面的皇家园林,故命名为北苑。北苑因临渭河而风景秀丽、草木丰茂,与唐秦岭南苑遥相呼应。唐代诗人卢纶有《春词》说道“北苑罗裙带,尘衢锦绣鞋。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北苑一词就由此而来。

中国许多历史名城都有一个昵称:如南京叫做“石头城”,广州叫“花城”。古都西安也有一个别名叫“凤城”。西汉时期,汉武帝在汉长安城建章宫,东宫门外建双雀,高25丈,因上各自有高丈余的鎏金铜凤凰,顾名“凤阙”,也称“双凤阙”。据史籍记载,西汉建章宫的双凤阙是当时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顶端装的铜凤凰,能随风向转翅,并能根据风力大小发出不同声响。西汉末长安城的宫殿建筑在战乱中焚毁殆尽,惟独凤阙得以保留。东汉迁都洛阳后,天文学家张衡曾亲自来长安参观双凤阙,将其所见的双凤阙写进《西京赋》中,并拟在洛阳建铜雀台。西晋司马邺定都长安时,长安城中杂草丛生,无一间能居住的房屋,只有凤阙巍然耸立。

直到北周时,凤阙仍屹立台上。南北朝诗人庾信在《凤阙铜雀》诗中写道:“铜雀何辛劳,转翅到今朝。历尽参与商,风雨益飘摇。”由于西汉凤阙在长安城耸立了数百年,因此长安城便有了另一个雅号“凤城”。

两千年前的西汉凤阙,以其雄伟坚固的建筑和较高的科技含量,久为后世所传颂。今日位于汉城东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当年凤阙之东,故将这一地区的十条街道分别命名为凤城一至十路,凤城五路便属其一。

在韦曲镇南有一道大坡,叫凤栖原。相传秦朝末年,塬上大雪厚集,有百姓在塬上砍柴,看见几只大雁体态肥硕、趴在雪窝,因为太冷,雁体已僵。百姓回家放柴,待回到原地取大雁时,大雁已经不见踪影,地上只剩下大雁卧着的几个雪坑。鸿雁来栖,固而不死,此乃祥兆,此地随得名:“鸿固塬”。西汉“巫蛊之祸”后,流落鸿固塬的汉宣帝登基为帝。到了西汉神爵四年,汉宣帝正式坐堂理政。有人看见有一群凤凰落在鸿固塬西边,汉宣帝视其为祥瑞,随改鸿固塬为“凤栖塬”。

想知道更多吗?跟着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未完待续……

半小时。根据下旬百度地图得知,北郊到凤栖原得半小时,路程14.35公里。凤栖原(fèngqīyuán)站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是西安地铁2号线的一个车站。车站标识为凤凰的尾羽。于2014年6月16日随西安地铁2号线南延段开通而开通。

少陵塬上西望,可一览樊川的广阔以及落日霞景的美艳。在那傍晚时分,落日霞光,伴随多变彩云,在空中演绎一场光影盛宴。近处秀气树枝,剪影轮廓,简约陪衬。简美。

【2017年12月17日,P8,摄于西安杜公祠(少陵塬)】

沿着塬边尘土飞扬的泥路,慢慢登行,前往华严寺。当行至一拐角处,发现一处略显低矮的平坦地,视野开阔,可尽阅塬下樊川之上的高楼林立与繁华兴荣。

钢铁城市与黄土高地、灰白与泥黄、繁荣与荒凉、虚远与近实,强烈的对比,带来猛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触动,撩动心底深处的那一丝遐想与深思。

【2017年12月17日,P8,摄于西安华严寺(少陵塬)】

踏入西安已有三个年头了,首次在西安找到窑洞,着实让我既惊讶又惊喜了一番。居然在西安城内能找到窑洞,真不可思议。

一处平坦开阔地的尽头,在耸立的黄土高地之中,那是几间废弃的窑洞。既没有门板,也没有窗台,孤寂地被遗弃于此地多时了。其上尽是裸露的黄土,凹凸不平,偶尔几棵小灌木点缀其中,叶已飘落,只剩干枯的枝干,尽显荒凉。

在黄土高地的边缘,一间窑洞的侧边,耸立着一棵树根外露的高大树木。更准确地说,原本覆盖住树根的黄土已尽数滑落,让整个树根几乎裸露在外,只剩树根尖端不断向下扎深并壮大为类树干。苍凉、神奇、生存......类似词语不断跳跃脑海,十分感叹。

【2017年12月17日,P8,摄于西安华严寺(少陵塬)】

黄土高地上的部分窑洞已经被破坏,剩下看似洞穴的一个个窟窿,尴尬地留在那里。视框之外,是钻地的勘探机器,以及杂乱的施工现场。猜测不久之后,将无法再能见到此等景观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将被完完全全地抹擦掉,消失不见了。

看着壮硕的树木,不由遐想。夏夜,星光闪闪,虫鸣窃窃,约上三五知己,闲坐树下石凳,望着浩瀚星空,觥杯交错,恰意漫谈。乐哉乐哉,人生一大幸事耶。但是,突兀的两块铁桶将我拉回现实,留下无尽的叹惜,因为此树此景将很快消失了。哎!

【2017年12月17日,P8,摄于西安华严寺(少陵塬)】

华严寺建于少陵塬西侧半山坡,当经过它再继续前行而后登到塬上之后,却是另一番世界。那是一座拆迁中的村庄,还有临近的建设之中的高楼大厦。在废墟之中,还有几座房屋依旧在坚持,显得略微突兀。

当行至一座砖瓦房时,被眼前的景观给小小刺激了一下。在那空旷杂乱的废弃土堆之中,几棵大树好似卫士一般,围护着一座砖瓦房。屋前左侧,停放着一辆推土机,显得格外显眼而又那么别扭。屋前右侧,则凌乱放置着几块曾经用于碾压谷物的石轮,现如今则像似用于挡路的石柱。而在那屋前门口外侧,屋子主人背对,低坐木凳,手举手机,侧耳倾谈,猜测正与至亲在交流重要决定,一个难以割舍的情怀吧。

新与旧、拆与留、舍与得,难以厘清,难以割断,曾经的印记与念想。故物将无,难借以回想,无从寄托,尽留一片空白与遗憾。哎!

【2017年12月17日,P8,摄于西安华严寺(少陵塬)】

为了防尘飞扬,给拆掉房屋覆盖上一层深绿网膜,在阳光照耀之下,如同波光粼粼、上下起伏的湖面,不断吞袭村庄人们曾经的痕迹和印记。凄美吗?!

【2017年12月17日,P8,摄于西安华严寺(少陵塬)】

穿过兴教寺侧旁的土路,攀登到少陵塬上面,向东北望,那是一览无遗的平整田地,煞有一马平川的错觉。时逢寒冬清晨,一轮暖阳正缓缓升起,空气弥漫着渐渐散去的晨霭。向西南望,远处神禾塬隐匿于厚重晨霭之中,略隐略现,近处则是仍在沉睡之中尚未醒来的村庄,还是一片寂静。

【2017年12月30日,P8,摄于西安兴教寺(少陵塬)】

因为清凉寺,认识了清凉山森林公园,一座位于凤栖塬之上的新建公园,是以隋文化为园区主题。

沿着大兴湖畔悠哉漫行,穿过安济桥的桥底,望着一湖清澈湖水,微风轻轻吹漾,拂动湖中清晰的倒影,微微摆动。河岸翠柳略显金黄,暂未飘零,点缀寒冬的一抹暖色,带来一丝暖意。

安济桥勾勒出曲美的视框,压低近景的亮度,制造出近暗远亮的视野延伸感和开阔感,带来一种秀美的视觉冲击。趣味。

【2017年12月17日,P8,摄于西安清凉山森林公园(凤栖塬)】

“惠果空海坐青龙,百花争艳乐游原。楼台转栏赏美景,可惜无缘遇假期。—— Jack Li”

乐游原,唐长安城的最高点,地势高峻而且风景幽雅,可南眺大雁塔的高峻与曲江池的秀美,而在塬上曾建有多处庄园与寺院。青龙寺,其中一座寺院,因为惠果法师与空海法师而名震古今海内外,现如今是踏春赏樱的好去处。

古原楼,是青龙寺博物馆,仿唐式建筑,端庄典雅。当踏入乐游原大门时,映入眼幕的是以古原楼为中心的组合建筑群,规整而精致,能发掘到多处不错的视角。恰巧遇到嬉戏追逐的孩童向前而来,这能给图片带来一种趣味动感,于是快速确定好构图方案,在喜欢的时间点将其定格住。

【2016年4月30日,P8,摄于西安青龙寺(乐游原)】

~~~ 结束 ~~~

作者+摄影者: 杰克里德斯,惯用名Jack Li,管理者、旅行者、业余作者、摄影爱好者,带着理性,又有点文艺,又有点调皮。用文字形象描绘,用文字真实刻画,记录下曾经走过的岁月年华。

欢迎你的点赞和留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681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7
下一篇 2023-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