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位于眉山市哪里,离高铁站多远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哪里,离高铁站多远,第1张

题主是否想询问“三苏祠位于眉山市哪里”?东坡区纱縠行南段。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三苏祠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民国《眉山县志》卷五《祀典》载:“三苏祠,为三苏故宅。宋傅藻《东坡纪年录》:'十二月十九日卯时,公生于眉山县纱縠行私第。明洪武中,即其地建三苏祠,有三苏故里石坊。’王渔洋《蜀道驿程记》:'祠为苏氏纱縠行旧第,在城西偏。三面环水,堂三楹,中祀文公,文忠、文定二公在右侍。堂前一古柏,甚大乔,数百年物也。后轩三楹,枕水题曰:木假山堂。西为瑞莲池,甘焦十余本,高覆檐溜,池中有亭,长廊周之。’今考是祠,自清康熙四年重建,至同治十年添修大厅及四面砖墙。”

正门 正门,即南大门。三檐歇山式,南面为三楹两柱,中为门厅,东边和西边各有一间耳房。房高7。51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房面为水泥预制筒瓦和小青瓦覆盖。门楣正中悬挂“三苏祠”匾。

前厅 前厅,建于同治九年(1860年),为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建筑面积约158平方米。南面看为三楹四柱二室,北面看为五楹六柱,小青瓦房面。中间三楹为敞厅,厅前两株参天银杏巨树。进入前厅大门,便是飨殿。

飨殿 飨殿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建筑面积251平方米,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小青瓦屋面。高1。5米,面阔三间17。74米,进深三间14。16米,房通高9。72米。殿内供奉三苏父子塑像,均罩以神龛。飨殿内有东西两侧门通后院,穿过庭院便是启贤堂。

启贤堂 启贤堂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北楹为木假山堂,建筑面积223。6平方米。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木结构。现辟为陈列室。池水与东西瑞莲池相通。桥面为石条铺就,有木栏杆。左右廊桥与前院廊相接构成一“H”形回廊,并与来凤轩檐口相接。

来凤轩 来凤轩,建筑面积222。2平方米,歇山式屋顶。穿斗木结构,与连接启贤堂的回廊组成第三进四合院。此轩原址为苏轼兄弟寝室与书房。嘉庆十八年落架维修改名济美堂。解放后又进行大维修,始改名来凤轩。此轩现辟为三苏故事腊像陈列室。与之相对的建筑为清代光绪二十四年重修的披风榭。

披风榭 披风榭在来凤轩西偏南,瑞莲西池北岸,坐南朝北。重檐歇山式,一楼一底,底层四周置飞来椅。面阔进深九米,榭高十米。披风榭背临瑞莲池。池中有百坡亭,池南端有瑞莲亭。

百坡亭 百坡亭是横跨瑞莲西池上的一座桥亭。亭长二十米,中间为八柱小亭,攒尖式屋顶。亭设飞来椅,供游人临池俯瞰。匾为吴伯萧书。北京陶然亭公园按原样复建。此亭与西厢房连接。百坡亭始建于南宋环湖。此亭为民国十七年(1928年)重建。

瑞莲亭 瑞莲亭,重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八角十二柱,攒尖式屋顶,亭顶为花瓶状饰物,八条脊上均有走兽饰物,房面为筒瓦覆盖。亭高7。9米。亭门开于东面,有小桥与岸相通,亭四周有飞来椅。亭内悬匾“瑞莲重现”四字,由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四川巡抚能泰书,苏洵曾于池中手植瑞莲。

碑亭 碑亭,原消寒馆旧址。1980年将前厅耳房中存明、清代遗碑移入,始为碑亭。硬山式屋顶,筒瓦房面。面阔七间28米,座西向东。东向开两门,与百坡亭相对,隔池与瑞莲亭相望。两门处依檐作两亭,亭为攒尖式,两亭间有廊相通。

瑞莲东池 瑞莲东池,由四川提学使张之洞于光绪元年(1875年)倡导修建有云屿楼、抱月亭、绿洲亭。

云屿楼 云屿楼,原名东坡楼,楼在来凤轩东,座北朝南。重檐歇山式,抬梁式梁架,一楼一底,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通高11。5米,小青瓦屋面。楼南、西、北三面临水,东、南、西三面阶沿下有红砂石铺旱池,池边有石栏杆。此楼现辟为苏氏宗族陈列室。过“九曲飞虹”桥至抱月亭。

抱月亭 抱月亭,在瑞莲东池东北角,隔山埂、水沟与云屿楼相望。此亭为双层攒尖式屋顶。亭名取苏轼《前赤壁赋》 中“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之意。亭高7。71米,底面为正六边形,设飞来椅,有桥与池岸相通,沿东垣墙可去绿洲亭。

景苏楼 景苏楼,1984年,四川省副省长何郝炬建议重修景苏楼。景苏楼为一组庭园式建筑,主楼一楼一底,面阔五间20米,歇山式屋顶,小青瓦房面。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园内水渠贯通,桥廊相接。西部园林南端,还有一处庭园式建筑——南堂。

南堂 南堂,1994年,将茗香轩茶园改建为南堂。因三苏父子在汴京(现开封市)的宅院叫南堂,故而命名。这是一组仿清代建筑庭院。座南朝北。庭院围墙有扇形窗洞,其雕花为梅、兰、竹、菊等植物图案。北向开一园门,门楣上有1981年著名画家关山月书“茗香轩”匾。门内为一院落,一贮水大池,池中堆构有假山。左有草亭三座,右为花圃。

式苏轩 式苏轩,在披风榭西边,民国建。1987年根据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建议,将残破的式苏轩改扩建为文物修复、装裱室和文物库房及专题陈列室。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为一组小青瓦房面。仿清代建筑,脊上饰鸱吻和卷草式图案。“式苏轩”匾由赵朴初1988年书,式苏轩以西为景苏楼。

西大门 西大门,民国十七(1928年)建,1992年改建。位于祠院西北角,悬山式建筑,三重檐。面阔三间,中为门道过厅,左右各一耳房。大门内有石拱桥一座,横跨水渠之上。其建筑规格约小于南大门。另配套房若干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64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