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动车站在哪里

泉港区动车站在哪里,第1张

泉州之所以把高铁南站放在晋江,是为了​未来大泉州全局,下辖的南安县会变成区,晋江区和石狮区的经济相对集中,泉州南站放在晋江和石狮交界的地方,是相对人口密度最高处,这地方人流物流可以说整个大泉州地区最大的,光晋江一县的人口总量就达到了212万,称得上福建之最。高铁是需要客流量的公共交通,如果人流量不够,随意建设高铁站是浪费资源的!

而有部分人从大泉州的平衡布局上,认为泉州已经有铁路站了,既有的兴泉铁路作为时速160公里的普铁线,并没有达到饱和运营,再重复建设高铁线的话,泉州西北部的安溪,永春,德化等地,岂不是成了铁路空白区?

如果让到泉州高铁经过“安永德”这个山区,这不是让泉州城市圈,都有铁路站了!他们认为这样布局皆大欢喜,才比较合理!晋江出行人员较多,原本既有的车站,还可以辐射到石狮,加之惠安也有站点,本地人口外出的,出门做生意的,海外侨胞往返,来晋务工的外来人等等,不存在到泉州找不到火车站,这样布局迎合了大泉州均衡发展的逻辑,让既有的普铁线与要建的高铁线错位,才可以覆盖到泉州全境。

部分泉州人也知道,早期规划的高铁线泉州有三个站,分别是泉港站,泉州南(位于台商区),还有晋江南,后来才考虑到了“减少负债,降低投入”这条理念,福建省发改委也觉得泉州还不是大型城市,车站设得太多(除了福州,其他市基本都是一市一站),无法克服负债运营时长的问题。再说高铁是350时速,太多站等于没提速,晋江地盘上放弃了晋江小地名,迎合了泉州大格局构思,取名泉州南站,以地级市的规模设站,得到了泉州这个地级市的车站名片,考虑的则是将来晋江改设为区!

存在都有合理的逻辑,但也避免不了缺点,未来泉州南站的缺陷点暴露,也是不可避免的!

2022年6月。

经查阅福州新闻网得知,泉港区公布泉港区高铁站站前片区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于2022年6月完成高铁站房、站前广场和周边配套道路建设并交付使用。

泉港一般指泉港区,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

十年来, 泉港区 主动融入泉州“一湾两翼三带”空间格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成功推动全区交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加速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道、省道为干线,泉港高铁站点为枢纽,农村公路为延伸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南埔镇福厦高铁泉港段施工现场,工人们顶着烈日忙碌作业,高铁站站房主体的龙骨钢架基本安装完成,雨棚正在进一步拼接。李远斌来自涂岭镇涂型村,现在是泉港高铁站的一名建设者,十年前从省外回乡的他未曾想到自己能在家乡参与高铁建设。

商品混凝土负责人李远斌:“我十年前是从事建筑工行业,泉港高铁站建设一天一个模样,感觉变化很快。十年前,建设1000平方米用人工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现在用机械化一天就能完成了。高铁站在建设质量这一方面把关都很严,在水泥材料方面,如果超过三个小时,我们必须退掉,然后再重新发料过来。我为家乡修高铁感到很自豪。”

据了解,福厦客专泉港站站房总建筑面积为9998.69㎡,站场规划设计2台4线,到发线2条,侧式站台2座、地道1座,计划2023年6月30日通车运行。在修建高铁的过程,施工人员一一克服了花岗岩地基坚硬、高铁站选址地势较低等不利因素。

泉港站现场负责人马子良:“这里地质情况全是花岗岩,要求的标高是在负8米多,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整个石材全部爆破掉或者是切掉;泉港站两侧大概有150米的高架,对比别的高铁站,确实难度比较大。前期在人力、物力及工期上面比较紧张,我们计划雨棚及站房方面,在今年11月底基本要装修完工。”

福厦客专泉港站的建设,让泉港区实现了高铁站点从无到有的跨越,通车后将极大缩短泉港至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的距离,促进海西城市群高速发展。

在朝阳公路改造施工现场,履带潜孔钻机正在进行山体钻孔作业,不时发出隆隆的声音。作为区级重点项目,朝阳公路改造是泉港区推进西部旅游公路网建设的重要一环,包括朝阳公路拓宽与香蜜湖连接道路建设等工程,总投资8270多万元。

涂岭镇朝阳公路改造项目监理负责人裴魏征:“现在路面路基全部完成了,施工进入路基边坡绿化阶段。原来我们朝阳公路,弯道比较多,进行裁弯取直以后,能够节省了近一公里,视线更通达,车辆行驶更安全一点。”

提级改造后的朝阳公路将极大促进涂岭镇樟脚村、黄田村等“内山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而起点位于南埔镇的南枫路全长9.597公里,改造后则给南埔镇、界山镇沿线周边6万多名群众带来了出行便利。

界山镇东张村村民何良英:“之前走在路上坑坑洼洼,现在路很平,车很好开,出行方便。”

南枫路于2017-2021年完成全线重铺工作,新铺好的沥青路面行车舒适、整体路段比以往更安全、整洁、美观。跟何良英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在南埔镇开店的蒋玉成。

哈罗电动车店主蒋玉成:“现在粉尘都没有了,卫生也不错,修完这两年,大家出入都很方便,接送学生也很方便,现在夜市看起来比我们主城区还热闹。”

道路硬化是关系到群众日常出行的民生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对群众而言,村路从坑坑洼洼到宽阔平坦,修的是群众生活的“满意路”“致富路”。十年来,泉港区通车总里程增长至686.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87公里、国道52.58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613.91公里。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421.707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201.28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0公里/百平方公里。[郑荣娥 吴云祥(见习)张彬彬 林晓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218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3
下一篇 2023-03-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