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速多少?

高铁时速多少?,第1张

高铁速度时速在250-350公里。中国高速动车组(G字头列车时速在250-350,一般是CRH380系列、CR400系列)。

普通动车组(D字头列车,时速在160-250,以200为主,含CRH1至6的大部分型号)及低速动车组(如先锋号动车组,时速140,这类列车较为少见)。G字头列车调度等级高于D字头列车,二者均属于中国标准的高速列车。

速度划分

旧时代。

在中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之前,铁路部门常把120km/h以下称为普速、120km/h至160km/h之间称为快速、160km/h至200km/h称为准高速、200km/h以上称为高速,所以那时诞生了很多准高速机车。

新时代。

高铁时代,低于160km/h的称为普速、介于160km/h至250km/h之间的称为快速、250km/h以上的称为高速,所以在传统高铁领域内又进一步细分了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并分别对应普通(快速)动车组和高速动车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速列车

高铁的时速一般为每小时300公里左右,所以高铁每分钟差不多是可以行驶5千米左右。

高铁一般的时速都是可以达到250-300公里/小时的样子,而且中国高铁最快现在已经是达到430公里/小时,可以说是十分之快了,而且呢高铁车次是会分字母开头的。

高铁分二种,一种是G字开头的高铁动车组,最快车速超出四百千米,均值运营车速在300千米左右,第二种是D字开头的动车组列车,最快车速为两百-二百五十千米,均值经营车速在150千米左右。

高铁速度的影响因素

决定高速铁路速度的因素,主要分为线下和线上两部分,线下一般指的是土建方面,一旦建成绝没有改造的可能性,而线上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可以升级改造的。高速铁路的线下参数主要包括线间距、隧道净空、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等。

线间距指的是上下行线路中心点的间距,当列车高速交汇的时候,产生的气压差会使列车相互被吸引,影响舒适性,超过一定限度还会危及行车安全,速度越高,需要的线间距也就越大,按照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标准,时速350 km/h对应的线间距为5.0 m,时速250 km/h为4.6 m。

中国高铁时速不低于250公里。

中国国家铁路局将中国高铁定义为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时速25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

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原则采用时速250 公里及以上标准(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困难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其中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时速350 公里标准。区域铁路连接线原则采用时速250 公里及以下标准。城际铁路原则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扩展资料

国外高速铁路的时速标准:

欧洲:在二十世纪中期,其主导的非政府铁路组织即国际铁路联盟(UIC),1962年(有的说1959年)把旧线改造时速达到200公里、新建时速达到250~300公里的定为高速铁路。

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是官方组织)在日内瓦签署的《国际铁路干线协议》要求:新建客货运列车混用(简称客货共线)型高速铁路时速为250公里以上,新建客运列车专用(简称客运专线)型高速铁路时速为350公里以上。

日本: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日本政府在1970年发布第71号法令,为制定日本新干线铁路发展的法律时,对高速铁路的定义是,凡一条铁路的主要区段,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或以上者,可以称为高速铁路。

国际上专家们做学术研究采用时速分类的八档法:时速120公里以下为普速(常速);时速120~160公里称为快速;时速160~250公里称为准高速;时速250~400公里称为高速;时速400公里以上称为更高速;时速600公里以上称为特高速;时速1000公里以上称为音速;时速1260公里以上称为超音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速铁路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铁路局-中国高速铁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185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3
下一篇 2023-03-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