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镇雄县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第1张

镇雄县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是2001-09-25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镇雄县乌峰镇魁阁路11号。

镇雄县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30627731207590X,企业法人颜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镇雄县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蚕茧收购、加工、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云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346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镇雄县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巧家县旱谷地到鹦哥村的公路好走吗?有几公里?

巧家旅游景点

主要旅游资源点有325处,其中,自然旅游资源点100处,人文旅游资源点225处。人文旅游资源以堂琅文化为代表,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峡谷、江河、高山牧场为代表。金沙江度假旅游带有46处,药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有33处,高山草场休闲旅游区有22处。景点代表有玉屏春晓、莲池晚风、龙潭夜月、魁阁倒影、北圃榴红、 杨柳古渡、金沙夕照、玉带峥嵘“堂琅八景”地名代表古有“水镇坊乡、云南枣乡、中草药之乡、锌铜之都”的盛誉,现有世界名牌“白鹤滩水电站”的后花园,“两江夹一山”的西部大峡谷景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人文风情代表有苗族“吹乐抢婚”与“花山节”、彝族“火把节”和“十月年”、布衣族“六月六”等历史事件代表有诸葛亮“五月渡泸”、石达开转战西南横渡金沙江,乾嘉盛世“开千古闭塞之江”、抗日时期“红军强渡金沙江”以及护国讨袁英雄张开儒故乡等。

2. 巧家旅游景点在哪里

第三名:永善县,74.44亿元。永善县,隶属于位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水电站,总装机1260万千瓦——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地。主要河流金沙江、桧溪子河、大毛滩河、井底水河、龙冲河等。

第二名:镇雄县,102.16亿元。镇雄位于云南省东北,隶属云南省昭通市。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历史上与滇西的腾冲共同享有“金腾越、银镇雄”的美称。著名景点有鸡鸣三省、小山峡、红石桥水库、风翅山森林公园、芒部风情等。

第四名:巧家县,56.09亿元。巧家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巧家县是云南省地形最为复杂的县城之一。巧家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9%。巧家县主要有光热、矿产、水能、风能、旅游“五大资源”。

3. 巧家旅游景点介绍

     由于至今为止还没有建设风景区,因此白鹤滩水电站可在站外免费参观。

     白鹤滩水电站为I等大(1)型工程,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泄洪消能设施、引水发电系统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拦河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834m,最大坝高289m,拱顶厚度14.0m,最大拱端厚度83.91m,含扩大基础最大厚度95m,混凝土浇筑方量约803万m3。大坝坝顶弧长约209.0m,分30条横缝,共31个坝段,高程750.0m以上设混凝土垫座,4#-25#坝段底部设扩大基础,大坝不设纵缝。坝下设水垫塘和二道坝,泄洪设施包括大坝的6个表孔、7个深孔和左岸的3条泄洪隧洞。地下厂房对称布置在左、右两岸,尾水系统为2台机组共用一条尾水隧洞的方式,左、右岸各布置4条尾水隧洞,其中左岸有3条与导流洞相结合,右岸有2条与导流洞相结合。

      白鹤滩水电站为金沙江下游四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的第二个梯级,坝址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上游距巧家县城约41km,距乌东德坝址约182km;下游距离溪洛渡水电站约195km,距离宜宾市河道里程约380km。

4. 巧家旅游景点门票

说起寿星山,就不得不说一下位于寿星山后以礼河两岸的石龙和“石龙过江”的传说。这石龙啊,现在我们要是去到五星乡陡红村的水槽子边,仍能看见一条石脉从山体中凸起来,经以礼河底直达对岸山腰,和传说中龙的背脊就是一样,古人称这个地点为“石龙过江”。

传说石龙过江这龙脉起源于螳螂山中部,经巧家县,会泽县的大桥乡、五星乡,最后从五星乡的陡红村穿以礼河而过,直到寿星山北面山腰。听老辈人讲,这条石龙是从四川宜宾赶往昆明去参加一次龙王大会的,会议讨论的内容为界定各地龙王管辖水域的范围。

因为四面八方的龙均往昆明赶路,雨随龙行,一时间风雨大作,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天昏地暗,暴雨滂沱,眼看娜姑坝子就要受灾。

刚巧这时候老寿星从天上赶路看到这个事情,于是就停下来劝阻要从娜姑坝子经过的黄龙改道。但是事关管水范围的事,那黄龙哪肯听劝。

寿星翁无奈,只得边用仙扇扇退狂风暴雨,边施法术,将石龙困在水中。

久而久之,那黄龙就化成了穿水槽子河底而过的石头龙。

老寿星则在此坐化成山,变成咱村子后的寿星山。

5. 巧家附近景点

巧家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山,白鹤滩巨型电站建成后的高峡平湖景观,也有金沙江漂流、金沙江大峡谷、仙人洞、赖石山大草原和大白路梁子万亩野生杜鹃花、牛栏江大峡谷和小河的苗族“花山节”及彝族“火把节”、黑颈鹤栖息的马树生态湿地等。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巧家五针白皮松、珙桐、攀枝花苏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黑颈鹤、红腹角雉等,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6. 巧家旅游介绍

可以的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和发展库区通航等综合效益。

白鹤滩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已超越国内的溪洛渡水电站和国外的伊泰普水电站,成为世界(国内)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三峡。

7. 巧家旅游景点照片

驾车路线:全程约275.3公里

起点:永善县

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双旋公路行驶2.6公里,右前方转弯

2.行驶40米,右前方转弯

3.行驶600米,左前方转弯

4.行驶1.5公里,右转

5.行驶540米,右前方转弯

.墨江(Mò Jiāng)古称邪阶水(斜阶水)。源于始兴隘子镇棉地坑顶,北流经司前太平,于上江口注入浈江。长89公里,流域面积1367平方公里。因河床底部有墨石得名。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思茅地区东部,地处东经101°08′~102°04′,北纬22°5l′~23°59′。东与元江、红河两县接壤,西与普洱县隔把边江相望,南邻江城县,北接新平县,东南接绿春县,西北连镇沅县。东西横距64千米,南北纵距135千米,总面积5 312平方千米。

县人民政府驻地联珠镇,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沿昆洛公路距省会昆明350千米,距思茅行署驻地思茅市220千米。

墨江历史上曾名“恭顺”、“他郎”,1915年始称墨江。

风景名胜_他郎八景

墨江县原名他郎厅,清道光年间,当地的文人学士曾将境内的风景名胜,择优选出八景,并得到他郎通判的认可,一直流传至今。

九叠联珠。为县城东北的联珠山,从土地塘梁子起,迤逦至县城,共为8个山包,形如一串翠绿色珍珠,后来又在第八个山包下建了一座寺观“观音阁”,凑成九九之数,故名“九叠联珠"。九叠联珠第4、5、6、7叠上分别建有玉皇阁、三义庙、文庙、中学、县衙门。现玉皇阁、三义庙已毁。

双溪绕阁。观音阁建在天溪河和涟漪河交汇处,两河环绕观音阁交汇后向南流去,故得名双溪绕阁,阁上悬挂一幅“九叠联珠三宝地;双环玉抱小西天”的佳联,至今为人传诵。现观音阁早已拆毁,景点不复存在。

青烟古洞。位于县城西3.5千米处的埔佐村头一棵大树旁。相传此处有一岩洞,从洞口终年冒出一股袅袅青烟。人们可根据青烟而卜吉凶。后来因前往参观祈祷者络绎不绝,当地百姓不堪重负,遂用铁锅将洞口盖上,用土填实,从此再无青烟出现。现此景点已无。

双峰叠键。位于城南12千米的双龙乡五素村,指“五素尖山”和“五岗山”两山,两峰对峙、形容叠键。双峰叠键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哈尼族祖先阿基洛奇洛耶和密扎扎斯扎依为反抗强暴,争取婚姻自由而双双逃到他郎河边。为堵追兵,洛奇洛耶便从天下挑来两座山,要堵住他郎河水,使之变成大海,但正挑到河中,突然扁担铜销断了,两座山便掉在河两岸,长成了两座高大的尖山。

笔架连峰。指城南5千米桑田村后的山峰,三峰耸立,形如笔架,故名。旧时在山顶建有一石塔,名“文笔塔"。现文笔塔已毁,只留遗址。

龙泉滚珠。在城南桑田村旁龙树脚下,有一池塘,名龙泉,水从塘底向上翻涌,冲动塘底白沙,滚动如珠,故名“龙泉滚珠"。1993年拨款捐资重新修复,四周古木苍苍,水气弥漫,尤其是盛夏,人临其间,此地却凉风习习暑气顿消,是避署游玩的好地方。

碧岫灵仙。在县城西北22千米的遮碧山,古时有一石洞,常见彩云绕护。隐士余成龙曾在山上结茅庐修炼,山顶原建一座庙,传说庙内住有仙人,故又名“仙人城"。现无遗迹,景点亦不复存在。

墨江锦澜。位于阿墨江瞻鲁坪大桥(现忠爱桥)下的江面上,每当下午,夕阳余晖照射,清风徐来,江面上金光万道,水波粼粼,颇为壮观,故名“墨江锦澜"。

云南省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1993年8月破土动工,坐落在县城西登高架山上,是一个融天文、地理、气候、植物等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观赏旅游为一体的地理标志实体b标志园规划设计新颖别致,独具风格,以一条长约500米的线作为主轴线,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建有:回归线之门、太阳之路、夸父追日、石环、超越、春夏秋冬、古日晷、标馆展厅8个景点,并配建宾馆、饭店、小卖部、儿童娱乐场所等各种服务娱乐设施。标志园内种植热、温两带的典型树种数百种,并广植奇花异草。标志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科普知识、旅游参观、娱乐的好场所

涟漪桥

位于县城南2.5公里涟漪河与清溪河交汇处。横跨涟漪河,始建于康熙初年。道光2年(1822)被水冲毁,道光四年重修。同治六年(1867)又被水冲毁,同治九年捐资重修,至光绪二年竣工,故又称“新桥”。新修的涟漪桥全长27米,河中石桥墩为船形,长22.8米,宽4米,桥身为土砖木混合结构,以木梁、木板铺桥面,桥面上建木架筒、板瓦屋面,桥正中建有魁阁,长5.6米、宽5.5米,高10.7米,阁顶屋面为四面分水式。1982年经墨江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1993年底,此桥除魁阁虽残破尚完整外,其余均已破损不堪,桥上的跨梁多已朽断,桥板、桥栏全毁,桥上的屋面全部坍塌,仅西北面残存部分门墙。

火葬罐

1957年发掘于墨江县城北大坟头,系土著民族傣族的火葬罐。罐为唇口、团颈、大腹、高足青花,罐口直径15.5厘米,颈高3厘米、腹径29厘米、底径14.7厘米,足高17厘米。足、腹、肩绘有图案,各成一组,腹部为花叶图案、肩为凤、花、叶图案。经考证鉴定,系宋代出品,为国家二级文物。

傣族土官酒壶

1973年出土于联合乡赖蚌村,因建油库挖掘时发现。酒壶为葫芦形,细砂陶,上绘有傣族花纹饰锦。经鉴定为傣族土官所用酒壶,清代出品,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菜花铜香炉

系清代出品。香炉三支脚由三个象头顶撑圆形护身,双耳有两个昂头飞凤,鼎盖是一麒麟中座空心花瓶,麟足蹬着旋动空心宝。

墨江文庙

位于县城东北“九叠联珠"第六峰,清道光元年(1821.)由通判李恒谦、他郎举人金棠倡建,历时10载竣工。系纵向台阶庭院式建筑群,占地面积7 600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600平方米,为墨江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共分五台(层),层层相连,颇为壮观。第一台为两道大门,进门后为管事房、客房,建有“泮池"。第二台为学馆。第三台为棂星门,左建魁星阁、右建仓圣阁。第四台建东西两庑为名宦、乡贤、忠孝、节义祠。第五台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建有“大成殿"、“天子台"和“后殿"。大成殿有24棵巨大圆柱支撑,圆柱直径60至70厘米,中柱高10余米,为座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魁星、仓圣阁为八角重檐尖顶建筑。1982年经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大成殿已破损,凌霄阁损坏,其他建筑物及墙垣也破败不堪,1993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拨款重新修复墨江文庙,当年拨款10万元,修复了全部围墙。同年12月拨款重修大成殿。

历次举办世界双胞胎节。整个墨江地区双胞胎人数之众,在全国最多,另有传说的双胞井,想生双胞胎的人家只要喝一口双胞井的水,等怀孕的时候就能生双胞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691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