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卧龙看熊猫好玩儿吗

冬天去卧龙看熊猫好玩儿吗,第1张

肯定好玩。

熊猫的最佳时间是09:30之前,因为9:00-11:00之间有个喂食时间,吃完后熊猫会呼呼大睡,还有一个就是熊猫普遍怕热,所以一定要早到,最好8:00左右到,既避开人流又可以看到大熊猫的千姿百态。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熊猫之乡,看尽野外大熊猫的日常萌态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也称“熊猫之乡”,基地主要任务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种-族-复-壮”,说白了就是繁育熊猫后代,扩大种群数量,再将驯养后具有野外独自生存能力的大熊猫放归山野。

目前区内共分布着100多只大熊猫,在这里可以全生态的观看熊猫胖哒的日常,看熊猫妈妈抚育幼崽,教幼崽各种生存技能,亲历小熊猫成长。这里的大熊猫数量最多,性格也更加活泼好动,在这里主要是观看自然环境中生活的野生大熊猫。

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在四川阿坝洲境内,离成都一百多公里。 门票30元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汶川县境内,包括卧龙、耿达两个乡,是省政府直辖的一个特区。该区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总面积约70万公顷。卧龙保护区处于邛崃山脉东麓,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高山峡谷区,5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01座,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沟内最低海拔1150米,相对高差5100米。这里峰峦重叠、云雾缭绕,原始森林、次生灌木林、箭竹林郁郁葱葱。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三、四千种,有四川红杉,金钱槭等珍贵植物;有各种兽类50多种,鸟类3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就达29种。 卧龙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理想的地区。这里地势较高而湿润,十分适宜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桦桔竹的生长。卧龙自然保护区已列为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设有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发的旅游点主要有:动植物标本馆,馆藏本地植物标本2170号、鸟类标本225号、兽类56号、昆虫700号、鱼类6号,两栖爬行类17号;核桃坪大熊猫饲养繁殖场和全世界唯一的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6个实验室,是观赏、了解大熊猫的好地方。此外,还有英雄沟、银厂沟等游览点,景色秀丽,偶尔还可见到野生大熊猫。 景区特色: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地球上仅存的几处大熊猫本息地之一,保护区内建有大熊猫研究中心及繁殖场。游人可以看到国宝大熊猫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游客可自费与国宝大熊猫合影留念,费用在100元左右。 管理机构: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地址:卧龙自然保护区 交通指南: 成都至卧龙行车仅需3小时,旅行者可乘成都至小金县的长途客车(成都西门车站上车,晨6:40发车),中途在卧龙下车。都江堰市上午和下午也有汽车来往卧龙。 沿途路况: 从成都至卧龙全程为双车道水泥路面,路况较好。

我国最大的熊猫基地在四川,包括卧龙、都江堰、雅安碧峰峡。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由卧龙自然保护区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任中心第一任主任。2008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原卧龙基地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后由香港援助重建。

中心科研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大熊猫的繁育,增加大熊猫的数量进行应用基础研究,综合开展大熊猫、珍贵经济动植物的行为、生态、饲养、繁殖、育幼、生理生化、内分泌、遗传、疾病防治、人工复壮、种群监测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1980年,中国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达成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协议,1983年研究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林业厅等上级主管机构的领导下,在香港特区政府的鼎力对口援建下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研究中心着眼于大熊猫科研保护事业未来发展需求,重新进行了定位、规划和建设。

2015年12月28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内正式挂牌成立,首任主任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兼任。

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将不仅局限在四川一地,而是整合国内大熊猫科研资源,在四川、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新设或增加大熊猫科研机构、保护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624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