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有几个镇?

东源县有几个镇?,第1张

东源县辖20个镇:仙塘、灯塔、骆湖、船塘、顺天、上莞、曾田、柳城、义合、蓝口、黄田、叶潭、黄村、康禾、锡场、新港、双江、涧头、半江、新回龙;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

东源县

东源县,隶属广东省河源市,前身为河源县、河源市郊区,1993年11月更名为东源县,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

东源县地处广东省中部,东江中上游,介于北纬23°22‘~24°15´,东经114°19´~115°22´之间。东邻龙川县、梅州市五华县,北接和平县、连平县,南靠河源市区和紫金县,西连惠州市龙门县、韶关市新丰县,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66.6公里,面积4070平方公里。惠河、粤赣、梅河和规划中的昆汕高速公路与205国道、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梅龙高速、粤赣高速纵贯全境。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广东省河源市

下辖地区  20个镇、1民族乡

政府驻地  仙塘镇

电话区号  0762

邮政区码  5175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河源市中部

面    积  4070平方公里

人    口  59万人(2016年)

方    言  客家语-粤台片、水源音[3]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万绿湖、镜花缘、桂山、东江画廊风景区、苏家围、南园古村等

火车站  河源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P

行政代码  441625

地区生产总值  100.57亿元

历史沿革

东源县的前身为原河源县的主体。河源县成立于南朝永明元年(483年),距今1500余年。

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将原河源县3个镇划为源城区,其余24个乡镇划为郊区。

1993年11月8日,民政部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城设在仙塘镇木京。

行政区划

2002年,东源县辖22个镇(仙塘、灯塔、骆湖、船塘、顺天、上莞、曾田、柳城、义含、蓝口、黄田、叶潭、黄村、康禾、锡场、新港、双江、涧头、黄沙、三河、半江、新回龙)、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东源县辖20个镇(仙塘镇、灯塔镇、骆湖镇、船塘镇、顺天镇、上莞镇、曾田镇、柳城镇、义合镇、蓝口镇、黄田镇、叶潭镇、黄村镇、康禾镇、锡场镇、新港镇、双江镇、涧头镇、半江镇、新回龙镇)、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

地理环境

地形:东源县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60%,河流、水库水面占10%。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七目嶂、缺牙山、桂山、燕子岩、鳌鱼峰、蝉子顶、五指山7座,其中以黄村镇与五华、龙川交界的七目嶂为最高,主峰海拔1318米。主要河流为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那坑山,干流全长480公里,流经东源县流域面积3378平方公里。其次为东江一级支流新丰江,黄村河、曾田河、康禾河(又名红岗水)和久社河5条,东江二级支流叶潭河和船塘河2条。

气候:东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温高,湿度大,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4.5℃。年均相对湿度77%,无霜期335~345天。年积温约77700℃。年均降水量1567~2142.6毫米,主要降水时间集中在4~6月。

地方特产

东源县主要土特产品有:上莞仙湖茶、康禾茶、蓝口礤头茶、霸王花米排粉、“望郎回”板栗、绿纯客家娘酒、黄田米酒、灵芝、五指毛桃、蜂蜜等。

客家十大名菜有:东江盐焗鸡、红焖猪肉、东江酿豆腐、上汤桂花鱼、客家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

著名人物

东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千百年来,许多历史名人,文人雅士在东源留下了足迹和佳话。东源大地孕育了一批优秀儿女,其中有宋朝广东第一进士古成之;中国农民运功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首席大法官肖扬;导弹(火箭)、人造卫星发射专家张其彬。

东源县最差的乡镇是涧头镇。

东源县是广东省河源市辖县。东源县最差的乡镇是涧头镇,截止到2022年9月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县最穷的镇是涧头镇,该镇产业发展以农业为主,工业比重很小,第三产业比较落后,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比较小。

因此发展的比较差。

镇政府认识到这个问题,正在想方设法改变这样的落后面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120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5
下一篇 2023-03-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