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死后没有归葬眉山,而是埋葬于河南郏县。一千多年来,苏公为何葬在河南成了后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热爱河南家乡的朋友说,这里风景秀美,苏先生也曾形容这里“形胜类其乡”。苏辙书写的《东坡先生墓志铭》中也有“即死,葬我嵩山下”的句子。于是,大家推出了这里的山水为一代文学宗师所倾倒的观点。类似的论文很多,你抄我,我抄你,观点雷同。更有人以此类推,说先生不仅“贪恋圣世”,还喜欢郏县的风土,向往“皇天后土”,从而认定,东坡先生嘱葬嵩阳小峨眉乃历史的必然。
四川三苏祠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把苏辙先生的《东坡先生墓志铭》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多遍。不是想从中找出他把哥哥埋在这里的原因,而是细细揣摩他对哥哥的骨肉亲情。很多字句读不下去,我想他肯定是边哭边写。哥哥是个性情中人,有什么事总喜欢给弟弟讲,所以临终,坡公依旧大大咧咧,想着有弟弟呢。“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听这话,感觉小事一桩,你办就行了,我把我就交给你了啊。“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在有关埋在那里的问题上,坡公也相当干脆。这个字里行间有两层意思,一是否定有人说的郏县这是个好地方,我要终老在这里的想法;二是,埋在哪里你定就行了,我只要和你在一起。兄弟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溢于言表。所以苏辙先生在墓志铭中有这样的字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皆迁于南,而不同归。天实为之,莫知我哀。”一字一泪,让人动容。
河南郏县苏东坡墓
从坡公去世到入土为安,墓址的选择,经历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期间,苏辙作为哥哥的代言人,苏家在河南年纪最大,也最有权威的人。他又怎能忘记父亲老泉去世,兄弟二人送父亲和坡公发妻王弗棺木回四川安葬的风光。皇帝命令官船直送峨眉山下,朝廷赐予银绢,达官贵人各置厚赙。乡亲目睹盛大的场面,人人侧目,笑脸相迎,这不正是古人推崇的衣锦还乡吗?对于兄弟二人和家人来说这是一种无上的荣光。曾经,他们也渴望自己再风光无限地回到这里,回到父母身旁。可是,年近古稀,年迈的苏辙内心伤痕累累,他和哥哥在官场的斗争中屡屡成为罪人,如何去面对乡亲父老别样的目光?皇帝的处罚诏令传遍四方,如今回去,岂不自讨没趣。“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的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这样说,“先茔在西,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自昔有言,势不克从,夫其不怀?”唉,势不克从,不得已呀。这应该是苏辙安葬哥哥于河南郏县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对于苏轼的印象不不仅仅在于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不仅仅在于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还在于这个男人的一片深情。说到苏轼的深情,不得不提到他的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让人不忍卒读。他用自己的那一颗真挚的心,细诉着爱恋,表达着对亡妻的思念。
这个我们 眼里乐观豁达,豪放不羁的人,也有他柔情似水的一面。但是,历史上,苏轼一生之中共有三个女人。前面所说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写给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然而苏轼最后却没有选择与这位"自难忘"的发妻合葬。
苏轼的第一任妻子,名叫王弗。苏轼与王弗的结识,源于自己的老师。王弗是苏轼老师的女儿,由于苏轼的优秀老师看在眼里,便对苏轼动了心思。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更何况像苏轼这样优秀的人物了。两人相互了解之后,很快便走到了一起。他们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不仅仅是因为老师的撮合,还因为王弗也是个聪明温婉的女子。
王弗可以说的上是苏轼的贤内助了,不仅可以跟苏轼在文学上有所沟通和交流,还善于察言观色,帮助苏轼结交比较值得的朋友。苏轼与王弗看起来相敬如宾,互相尊重。这样和和美美的感情,在那么时候可以说是非常般配的了。
可惜命运弄人,王弗在自己如花般的年纪早早去世。早年丧妻的苏轼,心中也悲痛万分,一时间难以接受这种生离死别。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流传至今的悼念亡妻王弗的诗,不仅让苏轼本人泪流满面,更是让每一个读完之后的人都能感受到那颗极度思念妻子的心。
苏东坡的第二位妻子是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他是陪伴苏轼最久的一个女子了。她虽然没有王弗的聪颖温婉,却也是个非常温柔的女子。她陪伴苏轼的时候,正好是苏轼考试走人生下坡路的时候。不管苏轼便贬到哪里,她都没有怨言,一心一意的照顾着她的丈夫。
她对于苏轼来说,是最好的妻子,无论苏轼怎样做,她都表示支持,从来都是顺着苏轼的意愿来。可以说,苏轼遇到这样一位贤良的妻子,真的是幸运至极了。 但是,这一次苏轼还是没能与王闰之共白头,她在自己46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自己爱了一生的丈夫苏轼。
所以,苏轼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感念王闰之对自己的所有付出和照顾。希望能与王闰之合葬在一起,而不是与王弗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