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在传说中有九鼎,那九鼎现在去哪里了?

九州在传说中有九鼎,那九鼎现在去哪里了?,第1张

一、九鼎在秦统一的时候,心态上就已经消失了,但是究竟是不是已经毁灭,这个到现在也是未知的,反正他是已经不知所踪了。如果历史记载没有错的话。可能会在泗水河里发现,九鼎其中的几个那也只剩下残存的了。

二、《史记》中所有的“桥”不容易被“传说”所描述,都表明九鼎的事实是存在的,是巨大的、沉重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象征,从史书中可以看出九鼎已供奉于周朝朝廷。

三、如果是西周初年的制度,就不认为是“到位”后完成的职务,而史书是可以检验的。九鼎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动。有一次,周廷东迁徙,是西周向东周的过渡。它从西周都城京靖(今西安市,陕西省)迁到东周城(今洛阳市、河南省)。另一次是500多年后,秦国藩和吕步伟打败了周,九鼎“转移”到秦都咸阳。

四、据史料记载,战国晚期九鼎第二次迁水时,有一次(也就是说两次)沉入水中,其余的都是陆不伟带回秦都咸阳的。之后,我没有看到九鼎下落的确切记录。如果没有遗漏,可以认为九鼎的最终“归来”应该是秦都咸阳(沉入其他水域的除外)。

五、但很明显,我们今天没有看到他们。不管是在咸阳还是在哪里。除了那些沉入浑水的人和秦都运到咸阳的人,很多人倾向于说:秦国统一后,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为了保卫胜利的果实,稳定世界的意志,秦始正皇帝下令收缴全世界所有的武器,作为原材料,并在咸阳建造了一座保护帝国的巨型青铜人,共12人。

一个说法就是秦灭周后,九鼎被秦国迁徙到了咸阳;第二个说法就是九鼎早已搬到了宋国,后来在徐州沉没到了泗水之中。古代的徐州范围比今天大,包括山东南部一带。

根据《国语》《史记》《左传》等史料记载,大禹曾经铸造过九鼎,是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史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之所以是九个鼎,是因为当时有九州,每一个州的长官为牧,汉代叫做“州牧”。这里的九州应该是九个部落或者九个诸侯。九鼎就象征着大禹对九个诸侯的宗主权。

九鼎代表的就是九个州,分别是雍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豫州。豫州是王上所在的地方,所以就放在正中间的位置。当时九鼎可就代表了一个王上所拥有的最大权利,在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中,换了很多的主人,历代的王上都想去争这九个鼎。不过到最后这九鼎也没有留下来。

我们现在说的成语一言九鼎就和这个有关。当时是夏禹实现了统一之后,就把全部炎黄子孙所在的整个大陆给分成了九个板块,就是这九个州。然后他在每个地方派出一个人去管理,还让他们一人从自己管理的地方拿出一点铜来造一个青铜鼎。最后青铜鼎全部都给运到了王上在的关中地区。

王上把这九个鼎给摆在一起,也就代表了九个大州,更是代表了整个天下。所以这自然而然也就成了王上权利的象征,你的鼎有多大就代表你的权利有多大。而且一般人是不能过问鼎的事的,要是你开始对鼎有猜测,人们就觉得你想夺位想谋反。所以当时的鼎就是王上权利的象征,代表了整个天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50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