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分别指代哪三省

晋察冀分别指代哪三省,第1张

晋察冀是指山西省、河北省、察哈尔省晋察冀也叫做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晋察冀位于华北的北部,包括当时热河、察哈尔省的全部、河北省大部、山西省东北部、绥远省东部和辽宁省西部广大地区,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的重要位置。山西省是中国内陆省份,省会太原,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察哈尔省,建于1912年,中国旧省级行政区,以察哈尔蒙古族命名,简称“察”。新中国成立以后,察哈尔省的行政区划入了其他省份,从此结束了察哈尔行政区划的历史。河北省,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石家庄,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

1、晋指的是山西省;察指的是察哈尔省,是民国时期设的一个省,建国后一部分划归内蒙古,一部分划给河北;冀指的是河北省。

2、山西省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山西省是黄河与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3、察哈尔省建于1912年,中国旧省级行政区,简称“察”,省会初驻直隶省张北县,1949年大同市为察哈尔省辖市。1952年大同市划归山西省。

4、河北省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石家庄,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之间,横跨华北、东北两大地区,总面积18.85万平方公里。

晋察冀是指山西省、河北省、察哈尔省这三个省,晋察冀,别名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山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

山西是老革命根据地,革命活动遗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著名的有八路军总部旧址、黎城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等。

察哈尔省,建于1912年,中国旧省级行政区,简称“察”,省会初驻直隶省张北县,民国十七年改置为省,省会驻万全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析万全县县城置张垣市,省会改为张垣,在今张家口市桥西区。

河北省,简称“冀”。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故有“燕赵大地”之称,汉代属幽州、冀州。唐代为河北道,宋代为河北路,元代为中书省。明清属直隶省。解放战争时期,河北西柏坡为中共中央临时所在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458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