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哪里有卖凤梨的市场

江川区哪里有卖凤梨的市场,第1张

江川区裕丰村有卖凤梨的市场。裕丰村位于封开县的江川镇,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裕丰村的神湾菠萝种植已达200亩,还推广到附近的村。如今裕丰村种植的神湾菠萝进入丰产期,预估产量超过2万斤,全镇将达到5万斤。裕丰村还投入20万元的扶贫自筹资金,准备把神湾菠萝种植示范基地升级为观光产业园,吸引当地及周边游客开展休闲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和扶贫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石岐有什么好玩的?石岐区位于中山中心城区,是中山市最繁华的商业与文化中心。石岐,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穿行在街头巷尾,西山寺、古城墙、老榕树、旧牌坊……在不经意间,总能与历史撞个满怀。香山诞生最初的胎记,在这里仿佛伸手可及;这里也是香山成长最为蓬勃的标本,大信。新都汇商业圈、孙文西路步行街。

中山选出新十景,石岐区有三个景点上榜,分别是仁山玉宇(孙中山纪念堂)、阜峰文笔(烟墩山七层古塔)、老街新韵(孙文西步行街)。

1、仁山玉宇(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石岐城区中心,纪念堂高35米,总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400平方米。

纪念堂从高空鸟瞰成一“中”字,而从地面平视则又成一“山”字,整个建筑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充满了时代的特色。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同志生前亲笔敬题了横匾“孙中山纪念堂”六个大字。纪念堂为复式结构,分前、中、后三座,前座是三层楼房,一楼为大厅,正中安放着一座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胸像,两边分别是“中山建设成就展览馆”;二楼两侧是“孙中山革命史迹展览馆”;三楼是呈“山”字排列的三个亭顶结构,中间大八角亭是可容一百余人的贵宾室,两旁小四角亭是贵宾休息室,纪念堂的中座是大型现代化影剧场,有1484个座位。纪念堂的后座分两层,是演员化妆室。

纪念堂两侧是园林,前面是公园,园内有娱乐场,还有冰室、商店、餐厅、停车场等。

门票:免费参观。

交通概况:

紧邻县人民政府和阳朔镇小学。

2、阜峰文笔(烟墩山七层古塔)

阜峰文笔是指座落于石岐区烟墩山上文塔,早在清康熙年间它就被列为香山八景之一。阜峰文笔是指山顶上的阜峰文塔,它建于明代万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已近400年,是一座七层八角的砖砌花塔,传说是为了改变当时香山县的贫穷面貌而建的。塔高24.5米,塔身雄伟,造型隽秀,内有石梯盘旋直达塔顶。在顶层倚栏眺望,中山城区风光尽收眼底。

3、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孙文西路位于中山市城区石岐铁城西门外,西连津渡(石岐河)南绕烟墩山,东达仁山(即现在孙中山纪念堂),构成"山、水、城"的格局,也成为石岐商业、文化、交通中心。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以城市文脉为主线,在历史、建筑、饮食、习俗、商贸等多方面体现中山的城市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商铺140多家,每逢节假日,在青年文化广场,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成为一个繁华商业中心。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孙文路。从隋唐时期到1925年间逐渐拓展,形成今天格局。马路两旁是经历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建筑物体,至今仍然保留着古建筑艺术色彩。从民国时期开始接受西方建筑造型,又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造型,至今还幸存着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筑物体,弯曲自然的商业街,舒适怡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南洋风格的骑楼,整个街区外部空间与功能有机结合,这一切记载着石岐城区的形成和各个发展阶段,更凝聚着中山市60多万海外侨胞的乡情,既颇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又有纪念和爱国教育意义。

4、大信新都汇广场(最适合不过女孩子去逛商场了)

大信新都汇广场位于石岐街道大信南路2号,是一个集购物、娱乐、饮食、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商业娱乐广场——“大信·新都汇”目前正在中山市崛起。

据介绍,“大信·新都汇”位于中山市石岐城区北部,广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5亿元。建设项目包括7层商业娱乐城、景观步行街以及大型住宅小区等。商城设有国内罕有的全层大型室内公园、音乐喷泉、极限攀岩等。

5、西山寺

西山寺位於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西山,原名仁寿禅林,又称仁寿寺。也称武峰和第一峰。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间,是明乡贤读书之所,寻改为寺,延僧居之,距今已逾四百多年。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读书人喜聚之地。清道光年间,邑人曾望颜曾在此攻读诗书,至咸丰六年(1856年)他任陕西巡抚署四川总督时,特募资将古寺加以扩建。由隐泉庵派僧人心恒为主持,历代相传,到1949年已传至十三代。现寺内有伽兰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准提殿、观音殿、六祖殿、地毅殿、塔殿等,颇为壮观。“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内文物散失,僧人撤走。但门前一副对联“红棉旧荫,福地重光”,横额“仁寿禅寺”(字体刚劲有力,笔力浑厚,相传是清代名书法家张玉堂用拳头写成的,后人称为“拳书”),幸得完好保留。1987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将古寺重新修建,1988年10月开放,供游客观赏。

详细地址:中山市石岐西山寺

交通线路:1B、2、10路车

6、古城墙

位于中山市石岐区小较场街的古城墙,因为小偷的“光顾”,得以重现风采。中山市文广新局文物科和该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古城墙现场进行鉴定,证实该城墙是始建于宋朝绍兴年间的香山县城墙。

据介绍,中山市前身是香山县,立县于南宋二十二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建县之初,县城铁城四周就筑有城垣和防城河。拱辰路和太平路交接处的榕树头,即扒沙街口与

小较场街口之间,就是拱辰北门的所在地。1921年,当时政府拆城筑路,四周城墙及城门被毁。

7、石岐青云桥

石岐青云桥位于城区青云街,始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据《香山县志》同治志记载青云桥在石岐山西北,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知县陈应吉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知县鲁楷修,嘉庆九年1804年邑人毛永芳等重修。该桥为单孔桥,长65米,宽34米,用7条花岗岩石铺成桥面。桥为南北走向,两边均有五块石栏板和望柱,右边望柱头全毁,左边已失一块石栏板,后用水泥、砖修复。桥墩用褐色花岗岩石砌成,两边均有青云桥楷书阴刻石刻,上款:嘉庆甲子,下款:阖坊重建。1994年被拆毁。

8、老街新韵

老街新韵是指石岐区的孙文西路,这是一条从隋唐开始建立,共有八百年历史的老街。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孙文路。现存的这些老建筑多半建于清朝和民国时期,通常是一些回国的海外华侨所建,建筑风格是欧式殖民地建筑风格与岭南骑楼风格的混合体,在建筑学上被称为“南洋风格建筑”。当中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银行”钟楼和“思豪大酒店”,两楼是所有建筑当中最高最雄伟的。1997年开始,政府对孙文西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使其成为一个休闲,购物、娱乐的好去处,是如今中山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美食推荐:

石岐的红烧乳鸽很有名,许多人为了这个特地到石岐一饱口福。红烧乳鸽也成为了石岐宴会必不可少的主角。一提起石岐的红烧乳鸽,石岐人有哪个不知道?来到石岐的人,第一时间就应该去尝尝石岐的红烧乳鸽。

●城区特色食品

咀香园杏仁饼

石岐乳鸽

●东部·沙田风味

南朗鸭粥

杂交三黄鸡

茂生围香焦

●西部·民田菜

沙溪扣肉

五香狗肉

●南部·野味

神湾菠萝

●北部·小榄菜

小榄菊花宴

菊花炸鱼球

黄圃腊味

我个人认为送人就送点特产,再说了上面的美食你也带不走!下面是中山特产:

小榄菊花肉

特色介绍: 小榄地区盛产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应运而生,其中最负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选用猪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状薄片用糖腌制, 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糖渍菊花瓣而成。这种菊花肉看来虽肥,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特别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扑鼻,是中山的传统送礼佳品。

长江脆肉鲩

特色介绍: 脆肉鲩是中山长江水库主要特产之一,是利用水库的矿泉水,饲以精饲料运用活水密集养殖法,养出来的鱼,外形如旧,但肉质已变,蛋白质较普通鲩鱼高12%,味道更为鲜美,还具肉质软滑、爽脆与众不同的特点,尤以鱼肚部分最佳,因这种鱼肉质带有韧性,固烹调制作繁多,生炒、蒸、炖等各具风味。

三乡濑粉

特色介绍: 以优质粘米为主要原料,并选用当地的优质矿泉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制成细长而很有韧性的园条状鲜粉,成品配上上汤肉料,吃起来粉条润滑爽口而有弹性,非常可口。

神湾菠萝

特色介绍: 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的菠萝,名之为神湾菠萝,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生长。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现在神湾所产的菠萝,一般每个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皮薄肉厚,更难得是芯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浓郁果香留齿颊间经久不散。通常的吃法有四种:一是去皮鲜吃,可免去其他地方所产菠萝要蘸盐水的麻烦,吃来满口芳香;二是榨汁鲜饮,消暑解渴,香味浓郁;三是制菠萝鸡、菠萝鸭成为筵席名菜;四是制成罐头,成为旅游佳品。

三月红荔枝

特色介绍: 三月红荔枝是中山市历史名牌产品,又是荔枝家族中的"迎春使者"。它的特点是:果壳色泽鲜红,果体肥大,果肉厚而雪白多汁,味道似酸非酸,似甜非甜,别有风味,食之使人醒脾开胃,是岭南有名佳果。

荼薇花食品系列

特色介绍: 小榄镇除盛产菊花外,以荼薇花为原料所制成的食品,也是有名的传统土特产品。如荼薇蛋卷,是以鸡旦浆烘干为皮,荼薇花瓣、砂糖为馅,食来既有蛋香,又有浓郁的荼薇花香,是小榄的出口和内销均旺的产品。荼薇肉:主要以荼薇花瓣和猪肉为原料,其制法同制菊花肉差不多,香味是荼薇花香型。荼薇酒:是以荼薇花作为香精原料,同粮食酒米曲一起酿制而成。具有陈年米酒的香醇特征,又有荼薇花的特殊香味,酒色澄清晶莹,是一种色、香、味俱全的美酒。

石硖龙眼

特色介绍: 中山所产的龙眼,过去以榄镇九洲基的脆肉龙眼最为有名。近年来经市水果部门的精心培育优化,创出了石硖龙眼的特优品系--中山脆肉龙眼,质量后来居上。其特点是果大、核小,可食部份为67%至69%,果肉晶莹厚润、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单果重9.36克。

家乡芦兜粽

特色介绍: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中山粉果金吒

特色介绍: 中山粉果,历史悠久,其中以金吒为代表,它是以猪腮肉(肉质不腻)配以南乳、花椒、八角等调料。金吒的吃法可要讲究:从尖端食起,到肉馅时,先吮一口油香,然后咬肉食。不然,冒失一口咬下去,那油沫便四溅。

杏 仁 饼

特色介绍: 称旅游食品、纪念品,粤语自铸新词谓之“手信”,经济而传神。

杏仁饼在进入市场以前,前身就是民间的炒米(粉)饼。后经大户人家管饮食的佣人通过改用绿豆粉又加料、升档发展而来的。定型之后几十年来大行其道,一跃成为中山手信食品的首选,土气的炒米饼已为人们渐渐地淡忘了。

老实说,杏仁饼到了今天还有发展的余地,还可以出新。不但可以从它的前身获得灵感,杏仁味的小曲奇也是眼前的他山之石,在老滋味泛滥的时候,它偏师出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生产杏仁饼的厂家,不妨来点新意,在老品种怎样适应新品味、新观感上动点脑筋,然后试产一种饼形如棋、杏香浓郁、不夹冰肉的棋子杏仁饼。

茂生围香蕉

特色介绍: 茂生围香蕉特点是:蕉身特别肥大,皮包青黄而带小黑点(俗称"梅花点"熟香蕉),焦肉特别丰厚嫩白,入口鲜美香甜。因为茂生围位于咸淡水交界地区,农民根据传统经验,选择旱基而又接近水源地段种植香蕉;结果所产的焦比其他地方为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86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