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有哪些修建历史?

重阳节风俗2023-03-09  27

北京钟鼓楼,位于北京东城地安门外大街,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北京的钟楼在北,鼓楼在南,两楼同时坐落在古城中轴线的北端,是元、明、清三代京城的击鼓报时之处。

西便门城楼位于北京外城西南角,为明清时期的北京外城七门之一,属北京外城简单便门之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其中,"八瞪眼箭楼"为清代初期增建。

紫禁城角楼于1420年建成于北京紫禁城的4个城角,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东南角楼在北京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的内侧,建成于1439年,是我国唯一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箭楼。

为了使钟鼓的声音传播得足够远,钟楼和鼓楼通常都是一个城市中比较高的建筑。

一、为什么要建设钟楼?

古代将夜晚分为一更到五更五个阶段,每更为两个小时,相当于现代的晚间七点到凌晨五点这段时间。但是,普通老百姓没有钟表等计时工具,无法对时间作出清晰的判断,尤其是在漆黑的夜间,分辨时间就更加困难。

这样一来,古代城市里专门用来报时的钟楼和鼓楼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古代在入夜和天亮时分别先击鼓后敲钟,夜间便仅敲钟不击鼓。这种报时的精确度虽然比不了现在的钟表,但也能为当时的人们确定大致的时间。

二、建设钟楼的地点

为了使钟鼓的声音传播得足够远,钟楼和鼓楼通常都是一个城市中比较高的建筑。比如北京的钟楼通高47.9米,鼓楼通高46.7米,是当时老北京城中最高的两座建筑。又如江苏省徐州市建于1931年的钟楼高约20米,也是当时当地最高的建筑。

因为高度出众,钟楼和鼓楼同时还担负了瞭望火灾、预报火情的作用。为了产生最好的音效,钟鼓楼的设计大都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声学原理。比如,北京的钟楼采用的是半球形屋顶和拱券式“声道”的巧妙结合,类似于乐器的音箱,能够产生良好的扩音效果。

为使声音覆盖全城,钟鼓楼在城市中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古往今来,钟楼和鼓楼通常出现在三类地方。

第一类是宫廷当中,专门为皇家报时,声音传播的距离不会太远;第二类是在寺庙之中,唐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真实地记录了寒山寺的钟楼在夜间报时的情况;第三类最为常见,通常是在城市的中心,这种钟鼓楼最能达到为整个城市服务的目的。

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两楼前后纵横,气势雄伟、巍峨壮观。作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于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373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