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河风景现的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党河风景现的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第1张

党河位于我国河西走廊西端,发源于祁连山,流经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敦煌两县市,是疏勒河的一级支流。党河养育了敦煌绿洲,是敦煌人民的母亲河。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党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也日趋突出。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我国江南不仅有诸多溪流湖泊,各地也遍布灵秀名泉,浙江龙井泉、江西招隐泉、湖北香溪水等都是闻名天下的名泉。一般来说,泉水源流之地都是湿润多雨气候区,但在甘肃敦煌地带,茫茫数百里沙漠中却有一湾清泉,千年不竭,滋润一方水土。

四面黄沙,一弯清泉

敦煌是丝绸之路重镇,在西汉武帝时代就已开拓,至今繁盛千年。它伫立在茫茫黄沙里,守护东西来往的商旅,被誉为沙漠明珠。在敦煌西南五里外,矗立着一座名为鸣沙山的荒丘,闻名天下的月牙泉就坐落在这里。

月牙泉东西25米,南北100米,方圆不到一里地,可能一场黄沙都有将它掩埋的可能。但就是这样一口泉眼,在茫茫沙漠中独自守护千年,在西汉时期武帝开拓边疆时就已存在,如今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打卡点。

千年来,月牙泉独自面对黄沙,即使在最干旱时泉水也未曾枯竭见底。每逢大旱时,周围居民不远数里地前来月牙泉取水。除了为周围居民及沙漠行旅提供水源外,月牙泉最为奇特的地方还在于它的药用效果,泉中的游鱼、岸边的七星草以及泉水都备受追捧。

月牙泉水源何来?

月牙泉以“沙不掩泉、千年不涸”的美誉闻名全国,但同时也引起大家的疑惑与好奇。在漫漫黄沙与烈风中能汇聚一眼泉水极其不容易,月牙泉又是怎么做到经过千年的取用而不枯竭的呢?要知道,普通的沙漠绿洲因沙丘流动以及风沙侵袭,不过数十年就会消弭无形,月牙泉却打破了这一规律。

这一疑问也困扰了近千年。古代先民将此视为神灵恩赐。现代讲究科学,在经过数代学者的实地考察以及探测后,月牙泉的神秘面纱已经被逐渐揭开。从形成来源上看,月牙泉属于古河道残留湖,也就是说月牙泉是地下河道显露在地表的部分,泉水是与地下潜流相勾连。

沙漠干旱少雨,且沙土渗透强、蒸发强,如果仅仅依靠雨水汇聚是难以形成稳定的泉水,水分流失的速度会远远大于汇聚的速度。月牙泉自然也是如此,它的主要水源来自地下暗流的补充。

敦煌地形条件复杂,经历过几次构造才形成了现在黄沙弥漫的状态。而在很久以前,敦煌所在的地区也是有河流和草木的,并非一片荒凉。河流名为党河,贯通数百里,是敦煌的母亲河。但随着世事变迁,在风沙的侵袭下河流随之改道,古河床也掩埋在风沙下。

月牙泉就曾是党河的分支河道,它的底部是大量的地下潜流,而幸运的是月牙泉底部是砂砾构造,潜流可以毫不费力地渗透。这也是月牙泉湖水不竭的最大秘密,有着地下水层的补给,即使是在最为炙热的时候,月牙泉也未曾干涸。

而造就月牙泉千年不竭的动因除丰沛的水源外,还有外围鸣沙山的保护。月牙泉地势低,形如弯月,被鸣沙山环绕在内部,阻挡了沙漠的烈风与黄沙。

在地形构造上,月牙泉呈现南北侧等高的特殊形态,而沙漠虽是多风沙,但风力为东西向,黄沙多由内至外,沿着山梁向上卷,底部的月牙泉并不会堆积沙尘。所以月牙泉虽被黄沙环绕,但依然安稳无恙。

渐进的危机

虽然月牙泉在千年里安稳无恙,但是在近数十年来却是噩耗不断。自上世纪70年代起,月牙泉水位就开始降低,2004年时月牙泉水位已经下降至1.3米,一眼可以见底,相比起曾经5米的水深已是远远不如。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大规模的取水活动。敦煌地处沙漠地带,耕种不易,想要获得好的收成或是开垦种植田都要大量的水源灌溉。长时间抽取水源直接导致了敦煌一带水量陷入枯竭,地下水层也下降数米,月牙泉也失去了直接的补给,规模不断萎缩,水位更是急剧下降。

每年敦煌都会借调600多万方水直接进行补水,以维持月牙泉不枯竭。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月牙泉现有水量,但却耗资巨大,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月牙泉恢复往昔的生机,还是要从生态角度入手,通过发展节水农业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来进行治理。如今月牙泉已经成为敦煌生态治理的晴雨表,月牙泉安则敦煌生态安。

三国时候的雍州包括今宁夏全境及青海、甘肃、陕西、新疆部分、内蒙部分。

西汉有十三州及司隶,十三州分别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及凉州,其中的凉州本来是属於雍州的  ;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来;而司隶则分别属於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雍州∶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 及京兆尹、冯翊郡、扶风郡及陇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东汉建安十八年曾经重新分置全国所属九州州域,雍州州域范围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全境 。

扩展资料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部时,官方初设雍州就设在甘肃境内,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只不过被凉州所覆盖,该地区以西属凉州,东归司隶校尉。

东汉时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设立过雍州,治所姑臧(凉州),但是不久取消。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雍州再度成为正式行政区,李傕控制下的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分凉州河西的武威(凉州)、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设立雍州,治所在姑臧(武威凉州区)。

东汉末年的治所一直都是姑臧(凉州)(《后汉书孝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省凉州(西凉),与司隶校尉部的三辅一起并入雍州。治所就在长安。

东汉末始置刺史部,汉献帝兴平元年,诏分凉州河西四郡置雍州,治武威姑臧,从此遂正式改十三州为十四州,这是官方第一次设立雍州的明确记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雍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45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