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我国三大棉区是??

初中地理 我国三大棉区是??,第1张

1.重点建设的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2.中国最大的棉区:新疆棉区

3. 我国棉区范围广阔,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特点,以及棉区分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将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河中下游棉区和新疆棉区。

长江中下游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减(见表五)。

黄河中下游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6省区,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见表五)。

新疆棉区。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种植而积稳中有升。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辟棉区。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少雨,种植棉花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很快(见表五)。从种植区域看,新疆已初步形成了3个产棉区,即南疆棉区、北疆棉区和东疆棉区。南疆棉区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其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80%,也是我国最适宜的植棉地区,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其次是北疆,再次是东疆。新疆棉花连续8年在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外调量等方面居全国首位(见图二)。� 除三大主产棉区外,京、津、甘肃、广西、云南等地也有分散种植,但其产量合计占全国棉花总产不到1%。

根据我国宜棉区域的不同生态条件以及棉花生产特点,结合棉花生产分布现状和植棉历史,将全国棉区由南向北、自东向西依次划分为华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经过20多年的结构调整,目前全国棉花生产布局已形成长江流域中下游、黄河流域黄淮海、西北内陆新疆的“三足鼎立”结构。

我国

1.重点建设的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2.中国最大的棉区:新疆棉区

3. 我国棉区范围广阔,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特点,以及棉区分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将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河中下游棉区和新疆棉区。

长江中下游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减。

黄河中下游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6省区,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新疆棉区。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种植而积稳中有升。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辟棉区。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少雨,种植棉花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很快。从种植区域看,新疆已初步形成了3个产棉区,即南疆棉区、北疆棉区和东疆棉区。南疆棉区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其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80%,也是我国最适宜的植棉地区,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其次是北疆,再次是东疆。新疆棉花连续8年在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外调量等方面居全国首位。� 除三大主产棉区外,京、津、甘肃、广西、云南等地也有分散种植,但其产量合计占全国棉花总产不到1%。

中国目前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新疆棉区、黄淮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

新疆棉区90年代以后发展迅猛,是我国近几年新兴的富棉地区。1999年度棉花播种面积100万公顷左右,占总面积27%;棉花产量近135万吨,占总产量35%。本区域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生产。棉花品级高,内在质量好,但存在含糖量较高问题,通过改良品种,近两年含糖问题有所减轻。是中国重要的出口棉基地。

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是中国的传统棉区之一。1999年度棉花播种面积12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3.5 %;棉花产量140万吨,占总产量的37%。本区域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有利棉花生长。由于雨水偏多,日照不足,棉花品级不高,但内在质量较好。

黄淮流域棉区原为中国最大的产棉区,棉花面积最高年份占到总面积的60%。近几年棉花生产出现滑坡,1999年度棉花面积143万公顷,占总面积38%;产量133万吨,占总产量35%。本区域热量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棉花品级高,但内在质量较差。

中国棉花生产以家庭分散型为主。目前全国有4300万户棉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和黄淮流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新疆棉区主要是生产建设兵团、农场从事棉花生产,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高,并已形成规模经营。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科技兴棉力度。对棉花科研经费投入增多。在棉花良种的选育和种子推广、棉花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科学施肥和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治理、棉花促早综合栽培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科技兴棉是棉花单产、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94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