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的生平有哪些事迹?

王佐的生平有哪些事迹?,第1张

王佐,海南临高县蚕村都人,明代海南著名诗人,世称“吟绝”。明代琼州府提督副使胡荣称赞王佐“博学多识,见道精审,故诗词温厚和平,文气光明正大,当比拟唐宋诸大家”。

王佐生于1418年5月15日,祖籍福建古田井村。渡琼始祖王恂为琼州千户,曾祖王良先举人司户参军,父亲王原凯东黎土宫,曾两度率首王寻、王旺赴京贡方物,接受朝廷招安,增强黎汉民族和睦团结,被授为抚黎县丞。母亲唐朝选,山东金乡县令之女,也是琼山监察御史唐舟的侄女。

王佐7岁丧父,唐氏很有见识,对佐慈而严,儿子一怠学,便生气不进食,王佐遵母训,勤奋苦学,天资聪颖,过目成诵。

母亲知书识礼,命王佐追随名师,虽远在上千千米之外,也遣王佐前往就读,学问日进。稍长,母亲索性带他回娘家,拜叔父唐舟及丘濬为师,很快成为“两庵”的得意门生。

经过两位名师的指点,王佐获得了很大的教益,为他今后的文学成就打下了基础。

王佐的兄长王斌、王赋、王碔和弟王俊均为廪贡生员,系异母所生

1447年,王佐刚好20岁,参加乡试,由于中举论礼文章卓著,被祭酒吴节、司业阎禹锡荐游国学深造。阁老大学士李贤翼其大用,深为器重。礼部会考,王佐曾获学冠“两监”之雅称。国子先生曾在诸生面称:“王佐此子可教。”

可是,由于某些权势者的妒忌,多方压抑,王佐在太学待了19年,始终没有考取进士。眼看年近40岁,他只好向吏部报到,要求铨补。

1455年,代宗敕令监察御史彭烈、广东按察司检事陈廉、琼州府通判刘米盈、临高知县杨护等特抵透滩村,为学魁“两监”之才子王佐修竖礼坊,以示表彰。

1466年,王佐出任广东高州同知,其时高州盗乱四起,民心动荡,都御史韩雍用兵两广,佐献“边情策”,主张先礼后兵,建议“开仓账济,遍访地方利害”。韩雍惊为奇才,一一采纳,次第施行,郡遂以安。

1475年,王佐改任福建邵武同知,府属泰宁盗发,王佐则力主招抚,分化贼势,平息盗乱,事半功倍,境内得以安靖。

1477年,邵武三四月无雨,田地龟裂,禾苗枯萎,人心离散,王佐则“乃进父老于庭而谋之”,官兵共奋解除旱患,显示了王佐治郡之雄才。

1480年,王佐出任福建乡试考官,扩增府州县学,以礼文教授培育生员,优选举人,反对科场弄权舞弊,深受好评,九载期满而去,生员恋恋不舍。

1489年,王佐61岁改任江西临江同知,依然政绩昭著,博得了“所居民爱,所去民思”的赞誉。

1495年,王佐退休返乡,晚年归家常与密友谈论诗文,优游山林,养花种草,著书自乐。其诗词后世给予很高评价。明代琼州府提督副使胡荣称其“诗词温厚和平,文气光明正大,当比拟唐宋诸大家”。

丘濬临终前尝言:“己有三恨,郡牒未修一也。”为解恩师遗恨,王佐不顾七旬高龄,跋涉琼州各地,自费遍访风土人物,广收民俗掌故,广采博贤,收集郡中古今文献,乡土风物,编成《琼台外记》一书,以补郡志之缺。

王佐年逾八旬,老眼昏花不能看书,就让家人读给他听,手抖不能提笔,就口述让儿子作录。

您好,您问的是丰台区王左镇怪村壴分钱在哪里,那么我可以告诉您,壴分钱是一种古老的村落经济形式,它是一种在村庄中由村民共同分担的财政制度。丰台区王左镇怪村的壴分钱位于该村的西北部,临近黄芦洼村,是一处非常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景色宜人,是一处绝佳的旅游胜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66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