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壶公山的景点介绍

莆田壶公山的景点介绍,第1张

莆田壶公山位于莆田市区以南十余公里的兴化平原之上,原名“胡公山”,因传汉代有个姓胡的道人隐居山上,后来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也有人认为山形为壶,因形得名。

壶山与木兰溪并称为“壶山兰水”,成为莆仙两地的象征。传说壶公山原名胡公山,汉代有个姓胡的道人隐居山上,后来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后人取谐音为“壶公山”。但也有人认为山形为壶,因形得名。壶公山雄伟壮丽,灵秀多姿,从不同角度看,或像富士山,或若金字塔,或如利刃耸天,或似冠盖傲人······

壶公山是个天然的晴雨表、气象台。由于该山濒临海湾,且山势突兀,春夏季节,海洋暖湿气流受其阻隔,晚间气温骤降,形成云团雾气笼罩山头。如果早晨云消雾散,壶公山轮廓清晰,则是晴天之兆如果早晨云穿雾绕,而且越积越多,积雨云中的小水珠就会化为雨点下落。这就是独具特色的气象景观——“壶山致雨”。

壶公山山体八面,满山皆绿,奇泉怪石,奇花异草处处皆是。2004年被列入省级森林公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壶公山逐渐成为一座宗教名山,其鼎盛时期有18院36岩之胜。现有尚存的有凌云殿、祥云殿、白云寺、龙泉寺、名山宫、宝胜寺、香山宫等20余处宗教和民间信仰纪念性建筑。

壶公山,主峰高达711.5米,因屹立在莆田南北两洋土地上,所以人们多以壶公山和木兰溪为莆田市的代名词,有“壶兰雄邑”之雅称,其中“壶山致雨”是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

该山距市区仅11公里,有专车道直达其巅,交通十分方便。山上名胜古迹繁多,俗称“十八院三十六岩”。其中以凌运殿最为有名。该殿始建于宋仁宗正佑年间,距今八百多年,建筑颇为壮观,庙宇依山而建,周围奇花异草点缀其间,长松古樟,风景幽雅,凉风习习,实属避暑游览胜地。每逢凌云殿玉皇至尊庆诞之期,除了所在附近民众外,还有福清、惠安、甚至远及新加坡等地数以百计的信徒前来潮拜观光。壶公山脚下,万亩果树成荫,田间蔬菜一片绿油油,木兰溪水如同白绸带在飘荡,登临山顶,莆阳风光尽收眼底,一幅江南水乡秀丽景色,正如宋代朱熹经莆望见壶山所言,“莆人物之盛,皆兹山之秀所钟也”。

  莆田市拟在壶公山建森林公园,或曰,整座壶公山变成森林公园,此乃莆田一大喜事,宜拍手称善,称赞。

“壶公致雨”乃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壶公山由于处在木兰溪下游,鹤立于兴化南北洋平原之上,海拔虽只有七百一十点五米高,却显得格外宏伟高大,壶山兰水自古成为莆田的标志。小时候,夏收农忙季节,

大人忙着田间劳动,看晒谷场任务由老人小孩承担,只要一发现壶公山乌云压顶,肯定会“下西北雨”,即下雷阵雨,只要有人叫一声,一呼百应,所有晒谷场立即骚动起来,扫的扫,耙的耙,赶紧把谷子装进麻袋或箩筐,清场一完,往往“西北雨”即噼里啪啦落下来,十分灵验,这大约就是“壶公致雨”的典故了。壶公山底宽上尖,象埃及的金字塔,也象日本的富士山,县志讲象一位执笏的官员站立着,威镇平原之上。朱熹当年路过莆田时,曾叹曰,莆田人才辈出,皆此山作怪也。相传柯潜小时愚,见到壶公山后,忽然“聪明花”开,中了状元。因此,莆田人有句俗语:“看见壶公山,聪明花会开”。

笔者曾多次徒步攀登壶公山,也曾多次驱车上山。记得1983年的春天,曾在渠桥(即现在的新度镇)住村两个月。俗话说:“壶公山下千钟谷”,渠桥平原上到处种满了甘蔗和大小麦、蚕豆、油菜、蔬菜;传统的名牌———孵小鸡走天下,受到中央领导夸赞;那里的猪肉、鸡蛋、红鼻番鸭和“乌鬼蔗”、锦墩的鼎,郑板的咸草席等传统工艺,给我留下深深的美好的印象。其间,印象更深的是,主人引我们沿着青垞附近的山间小路,蜿蜒徒步登山,经过砍树烧炭大炼钢铁和“文革”的洗劫之后,山林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有不少山坳里,仍然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马尾松、杉、杜枞、竹林以及许多不知名的树木花草,竞相生长,层层叠翠,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点缀于硕大的绿色海洋中,时有山鸟“啪啦”一下,啼鸣声声扬长而去。有时碰到成片的胸径不小的杉林,主人会重点介绍,这是他们的集体山林,有护林员在山上驻扎保护,严禁乱砍滥伐。主人一路上还向我们讲述壶公山的有关传说,说山顶上小溪中有鱼虾,还发现有海蛎的化石和早年的船锚,表明古代这里是海,台湾与大陆联在一块,以后“沉七洲,浮莆田”,同时也浮了台湾岛,并传说有哪一路神仙来过壶公山顶。我们漫步登上位于山腰的古刹凌云殿,殿中供奉的是玉皇大帝,香火颇盛,山下有些寂寞的老人来此料理庙务(或曰寻找精神寄托),据说玉皇大帝诞辰日,人山人海,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有的来此焚香祈愿,更多的是来游山玩水,因为在壶公山的山腰黄金地段兴建这个庙宇,独具匠心,其建筑艺术也令人赞叹。殿的左侧入口处有一株古榕,径大有几围,须根垂地,象十几根柱子一样,围绕这株千年古榕,令人叹为奇观。大约过了八、九年,这株古榕突然仙逝,令人扼腕,这是后话。

登上山顶,天高风急,傲然挺立的马尾松随风摇曳,发出阵阵松涛声。站立顶峰,极目远眺,莆阳大地锦绣山河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北面,九华山、尖山寨、囊山象青黛色的屏障围护着南北洋平原,东西南面,在一马平川的绿色田野的尽头,是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近处,从仙游的戴云山脉发源的木兰溪,象一条银色的飘带,飘飘洒洒穿过兴化大地,在壶公山下闪闪发光,哺育着两岸绿色的龙眼、荔枝、农田,以及掩映于绿中的农舍里的子民们。如今,山顶多了一座电视发射塔和机房。站在壶公山顶俯瞰兴化大地,只见到处高楼林立,公路象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山的东南面又多了一条福厦高速公路。壶公山下欣欣向荣,湄洲湾畔蒸蒸日上,三百万莆田人民正在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而艰苦拼搏。壶兰风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啊,壶公山,你是大自然的骄子,你是莆阳大地的象征,你是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见证,你是兴化儿女心中的魂,你是海内外乡亲梦中的她(他)。想念你,我们情意绵绵;提起你,我们激情满怀;看到你,我们心潮澎湃……

你饱经历史沧桑,你阅尽人间春色,你冷对荣华富贵,你笑谈匆匆过客。你敞开博大胸怀,让子女们承欢膝下,在你的怀中撒欢撒娇;你奉献身上所有,为乡民们提供粮食、水果、柴火、建材和飞禽走兽;你是一把巨大的伞,“大树底下好乘凉”,你是一堵挡风的墙,拦住了无数寒流、台风;“壶公致雨”,层林尽染,泽被万民。

还你一片绿衣裳,增添时代新风采,为你建设森林公园,不亦乐乎,不亦美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050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