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二:鼻涕虫有什么作用 1、药用: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治中风歪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喉痹,咽肿,痈肿,丹毒,经闭,症瘕,蜈蚣咬伤。
主治
蜈蚣咬伤。用蛞蝓生捣敷涂。
痔热肿痛。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加龙脑三分、胭脂坯子半钱,敷患处。敷药前。以石薜煮水熏洗更好。
脚胫烂疮。用蛞蝓十个,瓦上焙干,研为末,调油敷患处,立效。
2、
营养价值(好恶心,反正我是不会吃)
蛞蝓的营养成份与食用蜗牛一般无二。它肉质鲜嫩,内含20多种氨基酸和10多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蜗牛酶、SOD(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抗衰老神器!)等,其中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甲鱼、猪肉、牛肉和鸡蛋高1个、10个、3个和6个百分点,而脂肪的含量仅为甲鱼、猪肉、牛肉和鸡蛋的1/18、1/272、1/92和1/70
问题三:鼻涕虫的学名叫什么? 蛞蝓,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又称水蜒蚰,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
问题四:鼻涕虫是什么? 鼻涕虫学名蛞蝓,又称水蜒蚰,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
问题五:什么是鼻涕虫,有图片吗 鼻涕虫是一种类似与蜗牛但没有壳的动物
下面这两个网站就是鼻涕虫。点击可看
image.baidu/...7&rn=1
image.baidu/...8&rn=1
问题六:鼻涕虫是什么?长什么样子。 那是形容流出的鼻涕像虫子一样,一下钻进鼻孔,一下爬出来,白白的,不就像一条虫子么,呵呵
问题七:鼻涕虫长什么样子 鼻涕虫像没有壳的蜗牛.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粘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问题八:鼻涕虫最喜欢吃什么 草莓、甘蓝、花椰菜、白菜、瓢儿白、菠菜、莴苣、牛皮菜、茄子、番茄、豆瓣菜、青花菜、紫甘蓝、百合、芹菜、豆类等农福物及杂草。
我家的矮牛和宝石花也被它咬了好多洞。
问题九:蜗牛和鼻涕虫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
鼻涕虫的壳退化了,跟没有一样。壳退化为一石灰质的薄板,位于身体前端背部,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内壳。
蜗牛你肯定见过
这里有鼻涕虫的详细资料:
baike.ba绩du/view/76738
鼻涕虫(又称蛞蝓)的形成为: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产卵量400多粒,卵堆产在潮湿的土内,卵期10一17天,幼虫期55天。春秋两季发生为害严重。4—6月受害最烈,长江流域5—7月为害最重。野蛞蝓【拼音KUO YU 】夜间活动,白天潜伏,耐饥力能达130多天以上。
生活于阴暗、潮湿处,白昼潜伏,夜晚和雨天外出活动。雌雄同体,交尾产卵,卵产于潮湿的土壤中。取食植物的嫩叶嫩芽,为蔬菜、果树、烟草、棉花等的敌害。中国常见的种类有黄蛞蝓。大型,伸展时体长可达120毫米。体黄褐色或深橙色,有浅黄色斑点。喜食植物,为农业的害虫。国外平均每年要花3000万美元来消灭它们。
扩展资料:
特殊品种: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直到2013年,生物分类学家才正式该物种归入红三角蛞蝓,将它命名为“Triboniophorus graeffi”。
这种蛞蝓平时白天将身体掩埋在发霉树叶之下,有时夜晚会数百只爬出来吞食树上的霉菌和苔藓。由于没有天敌,仅存在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死火山的巨大粉红蛞蝓,最大可长到20厘米长。然而这种生物却日益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或因山上的气温过高而灭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鼻涕虫 (蛞蝓科陆生软体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蛞蝓 (一种软体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