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体是无心的,也是无为的。
春天来的时候从来没有人说“是我让它来的”,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也就来了,该走的时候也顺其自然的就走了。
大道无为就是说自然界一切大道都是自然而然就发生了的,并没有什么外界是干扰。
大道无为,属于道家思想。讲究的是无为而治。
“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无心”和“绝思虑”一样,都是不可思虑,不要经常胡思乱想,不要有各种贪爱的念头和欲望,不要老是因为得不到而仇恨。既要有为做事,也要无心做人,在无为的心态中积极地度过人生。
扩展资料:在老子的《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应该是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方式、规则、原理、次序。这个道也应该是老子向世人指明的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圣人之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只有清净无为,才能取得无所不治的成果,自我无为,朴“无不治”,统治者无为,法无不治。治身之道,在于朴治,治国之道,在于法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道无为
含义:事物运动变化真正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外界强制。
这是道家的理念,道家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体,又是一切事物的表现。从产生的过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所以说“道”是“无为”。
但从其产生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由“道”所生,因此又可说“道”是“无不为”。所以,道家不是说“无为”而是说“无为而无不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放弃,而是说按规律、按逻辑自然发展和变化,不去强求。
一切都是有其自然的过程,都是无为而自化,所以现实的行为只是一种符合道德规范、符合物质发展规律的行为轨迹,不需要自行去阻拦什么、抵挡什么,要认识到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的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服从现实和把问题客观化,减少自身的疏忽。
扩展资料:
道家弟子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道”和“德”“太上老子”作为最高的信仰,在古代由于道家强大的影响力如果不分开道家与道教,佛教无法撼动道教,所以佛教徒释道安等等极力分开道家与道教的混用。
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为了因应这种局势,黄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学术摆脱了理想主义的窠臼,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
在此基础上,黄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张,不但解决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问题,还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另外,黄老道家还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劳、清静无为、因俗简礼、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学的精华。
从道家治国的实践来看,不管是齐威王治下的齐国还是吕不韦执政时期的秦国,以及后来的文景之治,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道无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