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园林生态学

什么是园林生态学,第1张

园林生态学是指对园林中的生态系统的研究。

园林是指人工营造或加工的山池林木和建筑,以供人们游憩观赏之场地,园林生态学是指对园林中的生态系统的研究。

园林也称“造园”。为满足某种社会需求,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以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作为物质表现素材,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给予规划与设计,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环境质量和美学评价的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

园林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为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观赏游憩等生理、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它包含着社会的、经济的、自然生态的、视觉环境的、工程的、工艺的等诸多要素。

生态景观设计: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与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相比,园林生态景观设计更强调自然性,它是园林设计的一种高级阶段,赋予了景观更多的自然要素,从而使园林景观的功能不能仅停留在美观、舒适和娱乐的需求上,更加强了其生态功能的开发。

园林生态景观最鲜明特点就是可持续性。在特定地域内通过生态设计手法,保证当地自然环境不遭到削弱和危害的前提下,既满足了当代人类对园林景观的需求,还能保证后代的不断需求,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生态景观。从设计本质上训,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是基于自然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的设计,并且尽量减少对自然系统再生能力的破坏,以及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而进行最少的破坏而设计。

园林生态学

1.随着水体污染和营养化程度的增加,近几年来我国海域经常发生赤潮,常造成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这种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2.从赤道到北京,根据温度的分配,可以将地球划分为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寒温带和寒带。

3.从现代生态学研究对象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宏观方向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微观方向分子生态学和微生态学。

4.生态位相似或者接近的两个物种不能在一起长期共存,一个结构复杂,功能稳定的群落,必定具有生态位的分化。

5.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

6.风信子,洋槐和丁香花的芳香物质,能抑制相邻植物的生长,蚕豆幼苗放在薰衣草、薄荷下,同样伸长和根的生长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他感作用。

7.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由:光照强度,光周期,光质等方面构成。

8.西双版纳的森林群落类型是典型的热带雨林群落类型。

9.生态系统的金字塔可分为:数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10高等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种群的发展,与种群的年龄结构有很大关系,根据生育年龄和其他个体的多少,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类

1.生境:是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它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所有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2.生态位:物种和种群所利用资源的空间和范围,以及在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

3.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种

4.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能量流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5.r对策:某一种生物通过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增加种群个体数量,以此来保护自身种群繁衍生息的一种生态对策。

6.群落:在一定地段上,相同时间内聚集在一期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集合体。

7.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地理空间单元。

8.群落波动:主要指短期内的植物群落的年际变化,这种变化不涉及新物种的侵入,是围绕着一个平均数的波动,并且是可逆的。

9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包括生物体内食物的重量。

10.短日照植物:花芽的形成需要较短日照时间长度的植物

11.环境容量:指某一生态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

12互利共生:指梁五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一个种对另一个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13酸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水汽结合,生成硫酸和硝酸,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使得雨水的PH<5.6的现象

14春化:某些植物只有经过预寒冷才能开花,这种低温诱导的处理称为春化。

15生活型:是不同植物对同一环境的趋同适应的结果,是不同种生物生活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在外貌形态方面反映出来的相同的外貌形态类型。

以水生植物为例,说明植物是如何适应水生环境的?

答1水生植物具有完善发达的透气组织,以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氧气的需要

2植物体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均由包庇细胞组成,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水体流动

3水下的叶片多分裂成带状,线状和丝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的面积

4.多数水生植物叶表皮没有角质层和蜡质层,没有气孔和容貌,细胞具有很强的渗透调节能力,以保证体内的水分平衡。

2.什么是光周期现象?以北京的菊花为例,说明生产中是如何采取光周期调控措施使其提前开花的?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日照长度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①菊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只有日照长度短于某一数值才能开花。

②正常花期在十月,必须人为缩短菊花光照时间

③一般提前几月开始遮光处理,早八点打棚 下午五点遮严,每天光照时间8-10小时,经过50天左右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10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