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外无物是什么意思?

诚外无物是什么意思?,第1张

意思是:除了诚心做好某件事以外,不要想别的事物,不要有别的想法。

出处:战国·子思《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译文:真诚贯穿在万事万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事万物。所以,君子把真诚看作高贵的品德。

《中庸》赏析

《中庸》一书,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分三十三章,四大部分,传的是自上古大圣以来的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第一章到第十九章的内容着重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第二十章承上启下,从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处理政务的方法一事着手,通过孔子的回答指出了施行政事与加强人自身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天下通行的五项伦理关系、三种德行以及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

在此章的最后引出全书后半部分的核心“诚”,并强调要做到“诚”的五个具体方面。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三章的内容,便是围绕“诚”来展开的。

没有下一句了,这是最后一句,上一句是如履薄冰。

诚外无物。这句话意味深长,“诚”是人生的高点,但更是做人的基线,不诚无物,非诚勿扰,中国古人常常像爱护眼睛一样护卫诚信。

孔子也说“敬事而信”,因为有“信”,才能获取宾客的“信任”,才能成事。这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要“正心诚意”。

佛家讲因果相续,因缘的发生也端赖于诚信,“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缘际会需要广种善因,广耕善田,这一切缘在诚信,诚信是经营的不二法门。

扩展资料:

诚外无物的出处:

王守仁(王阳明)提出来的。

中国明代哲学家的基本观点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守仁所说的“心”,指最高的本体,如说“心即道,道即天”;也指个人的道德意识,如说“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这比陆九渊所说的个人本心意义广泛。

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

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守仁的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

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把心学唯心论发展到极端,为他的知行合一学说奠定了宇宙观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解释:除了诚心做好某件事以外,不要向别的事物,不要有别的想法。

拼音:[chéng wài wú wù]

释义:除了诚心做好某件事以外,不要向别的事物,不要有别的想法。

出处:“诚外无物”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原文为:“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相关成语:

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出必行 [ yán chū bì xíng ] 表示说了就必须做到。比喻一个人很讲信用。言:说,言者意之声(尚书)出:(说)出来。必:(就)一定,将会。行:(可以、要)做(到),实践。

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58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