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几年一周期

soyea2023-02-15  25

猪周期4年一周期。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生猪业已经出现多次周期性波动。

养殖方就会开始去产能,也就是减少补栏,更多的去出售。直到供给跌到一定程度,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了,此时猪价就会止跌,价格上涨,养殖方赚到钱了,再去补栏,需求再上来。由于环保政策,很多农户的养殖条件不符合规定,这就一定程度实现了养殖的去散户化。

养猪的方法

1、建造圈舍

养猪要在远离居民区、工厂的场地建造圈舍,确保养猪场和其它养殖场有一公里以上的距离,避免疾病互而且圈舍中要安装通风装置以及排粪沟。保持环境的空气流通,避免滋生细菌。

2、养殖密度

养猪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出现咬架、争食的现象。夏季温度较高时,每平方米养殖一头冬季温度偏低时,每0.8平方米养殖一头猪。而且体重大于60公斤的猪,要每1.5平方米养殖一头。

3、饲喂管理

养猪的过程中,要根据其体型决定饲料,体重在50到60公斤之间时,主要以能量类饲料和蛋白类饲料为体重大于60公斤后。减少精饲料的投喂,增加粗饲料的使用,而且每天喂食3-4次饲料。

4、卫生防疫

养殖期间要每周对猪舍清洁一次,疏通排粪沟,清除猪圈中的食物残渣,并更换受潮污染的垫料。保证环境的卫生干净,夏季温度较高,要开启风机或通风装置散热,并喷洒水分降温。

我国生猪行业已经出现多次周期性波动,这个周期一般维持在2-3年左右,而散养户以当年市场价格为标准预期未来收益,造成的生产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产量赶不上市场变动的节奏,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蛛网理论”。

市场专业人士表示,随着生猪期货的脚步临近,困扰生猪行业的“猪周期”也有望熨平。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为: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猪肉价格高会刺激养猪户积极性,而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就会导致肉价下跌,肉价下跌到比较低,就会打击养猪户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会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啥叫猪周期呢?一般来讲猪价从高峰期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高峰的时间。2-3年循环一次,在特输时期这个循环可能加快或延迟。比如重大疫情等。

它对饲养生猪的养殖户的生活影响很大。赶上好行情的养猪户挣钱了心情愉悦。赶上不好的行情白忙活不说也许赔个底儿朝天。

一般遵循这种轨迹: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但是我国是一个以散养户为主的养猪大国,散养户有很多经营不足的地方。消息闭塞,会根据价格随时退出养殖,价格好的时候又一窝蜂都增加存栏,这样就容易形成周期,养成了碰运气的事情。散户更应该根据自家的情况,加大规模化正规化管理养殖。

养猪的“周期性”对于生猪的生产和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这是养殖户所不能左右的市场调节行为。但是有一点:只要你把猪养好了,总能赚钱!市场不好的时候,因为你养的猪成本低,价格低的时候你的亏损也低于同行水平。市场好的时候,你手里有“货”,能及时赚取价格高所带来的“超利润”。做好自己的事,总不会吃亏。

养猪总的来说,3年一小轮,5年一大轮,也就是从猪价,最高的一年到最低的一年,需要5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小猪仔到成母猪,最低需要4个月,母猪到产仔需要4个月,仔猪到出栏,需要6个月,总共最低也要14个月,好比2019年是猪价最高的一年,市场严重短缺,高价格最少也要持续14个月至24个月,如果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低也要持续14至24个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645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