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是哪个省的城市

沙市是哪个省的城市,第1张

沙市是湖北省的城市。

沙市区为湖北荆州市中心城区,位于荆州城区东部,长江荆江段北岸。东接潜江市,南靠长江,与公安县隔江相望,西依荆州古城,北邻荆门市沙洋县,距省会武汉市237千米。全境跨东经112°13’一112°31’,北纬30°12’一30°25’,面积522.75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近40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沙市区常住人口为504893人。截至2018年,沙市区辖4个镇和6个街道。早在3000多年前,沙市就是楚国郢都的外港,明代中后期,沙市成为全国十二大商业都会之一。

1895年,沙市被辟为通商口岸,“百年商埠”由此而兴。千百年来,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楚国令尹孙叔敖、忠义仁勇的武圣关羽、唐代诗圣杜甫、一代名相张居正都在沙市留下过生活的印迹;改革开放以来,沙市走出了樊明武、陈和生等5位院士,培育了奥运冠军吉新鹏、谌龙和影视歌明星袁泉、曾黎等诸多人物。

沙市区的水资源和人口:

1、水资源

沙市地处长江故道,江湖水系发育,土壤受淋溶沉积较强,土壤原始肥力较强。区内河、湖、塘、堰星罗棋布,总水域面积约9.5万亩,雨水充沛,水资源丰富,境内地表水资源量约为1.743亿立方米。沙市地下水属浅层水区,埋深约10米至1000米,总容量约为1.55亿立方米。

2、人口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沙市区常住户数15.53万户,户籍人口43.2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3.75万人,占总人口的78%;农业人口9.5万人,占总人口的22%)。在总人口年龄分布中,0~17岁的人口为56424人,18~34岁的人口为90896人,35~59岁的人口为189697人,60岁以上的人口为95595人。

沙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西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沙市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的人文历史。沙市自古就是“三楚名镇”,原是长江泥沙冲积而成的一个江边渡口,古名津,又名夏首,在春秋战国时,改名江津,是楚国国都郢的外港,到唐朝时代,改名沙头市,简称沙市。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将沙市辟为通商口岸,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四大内河港口之一。1940年6月8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沙市,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湖北省政府第四行政专员公署设在沙市,并将市区划分为民族、民权、民生三镇。1949年7月15日,沙市解放,划为省辖市。1956年改为荆州地辖市。1979年复为省辖市。1994年10月,撤销荆州地区和沙市市,设立荆沙市,后更名为荆州市,以原沙市市辖区为主体,对区划作适当调整后设立沙市区,成为荆州市中心城区。 沙市 城区设中山路、解放路、胜利街、崇文街、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辖10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设立新、关沮两个乡,锣场、观音垱、岑河三个镇,辖4个社区居委会、80个村民委员会,573个村民小组;代管省畜牧良种场。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为55.86万人,城镇人口44.96万人,城镇化率80.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25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沙市以其经济发展之快、名优产品之多、城市建设之秀、文明卫生之美成为饮誉海内外的明星城市。2003年辖区生产总值77.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2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9万元。2003年区属单位职工平均工资689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8元。 全区南北最宽相距26公里,东西最长相距29.7 公里,总面积49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7.77平方公里。沙市是长江古河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30至36米间。沙市处于江河湖网之中:北临长湖,最高水位 33.29米;南靠长江,最高水位45.22米。沙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1℃,年无霜期长达230-270天,年降雨量一般在958-1325毫米之间,平均相对湿度为80%。沙市一直是长江中游工商名城,川湘鄂豫经济纽带。她依托江汉平原,经济腹地广阔,市场辐射面广,商品集散量大,物畅其流,商家云集。沙市地处湖北省经济“大三角”(武汉、黄石--襄樊、十堰--宜昌、三峡)主轴线的中心点,在全国对外开放由沿海、沿边向沿江及中西部推进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格局中,具有北下南上承东启西的地缘区位优势。 长江经济开发带中的十大新型港口之一的沙市港,属国家二类通商口岸,可停泊5000吨级客货轮,年吞吐量800多万吨。境内,207国道纵贯南北,沪蓉高速公路和318国道横跨东西,湖北襄樊至沙市和沙市至湖南常德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荆州长江大桥已经建成通车。荆沙铁路与焦柳铁路连接一体,货物运输通达全国各地。沙市是湖北省第二大信息枢纽节点和区域信息中心所在地,现代化通讯体系完备,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和省内二级通讯干线在境内交汇通过,IP网为目前湖北省仅有的三级接点,可直达世界各地。城区街面宽敞、林荫夹道、花团锦簇。城市给排水、供电供气、园林绿化、教育卫生、文化娱乐、公众服务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配套完备。 作为湖北省老轻纺工业基地,沙市工业存量厚实,产品市场广阔。活力28洗衣汾、沙隆达农药、荆江热水瓶、鸳鸯牌床单、摇臂钻床等一批国家名牌产品享誉海内外市场。全区现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2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机电汽配、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材家具、食品饲料五大主导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城区工业与乡镇企业竞相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兴区、商贸活区”战略,坚持以开放型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民营化,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的现代商贸新格局。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现有各类商业网点2万多个,其中连锁经营店1200家,从业人员10万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29亿元。到2003年底个体工商户注册2.38万户,从业人员7.35万人,私营企业注册1489户,从业人员2.29万人、实现产值营业额79.3亿元。拥有各类专业化大市场41个。 辖区内有群众艺术馆1个,图书馆2个,博物馆1个,文化宫1个,青少年宫1个,公园6个,新华书店4家,影剧院2家,电视台2家,有线电视台1家,广播电台1家,报社4家,许多作品在全国、省、市各项文化竞赛活动中获奖。体育项目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运动场馆绝大部分对群众开放,以休闲和健身为主要特点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1所,在校学生7.95万人,幼儿入园率、学前一年级教育普及率和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均达100%,中考成绩连续十年居全市第一,高考成绩连创历史新高。全区已形成以综合医院为主、社区卫生为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3年综合医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个,服务范围覆盖全区所有街道、乡镇。 沙市积淀着融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地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沙市就是楚国的都城外港。现存的元朝佛教圣地章华寺、明代万寿宝塔是沙市历史文明的典型记载。周梁玉桥文化遗址、鸡公山文化遗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曾经居住过的江渎宫,映现着沙市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脉络。市区内有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古城,有历经20个楚王、长达411年的楚都纪南城,有位居全国十大博物馆之列的荆州博物馆,还有唐代建筑玄妙观、开元观、太晖观等大量人文景观。在城郊有正在发掘的天星观古墓群,有正在开发之中的凤凰山度假村。目前,集沙市、荆州旅游于一体和揽沙市至张家界、三峡、清江等周边景区旅游于一线的旅游业方兴未艾,展示了繁荣假日旅游经济、提高旅游文化品位的广阔前景。

沙市属于荆州沙市,到哪里,都习惯先说自己是沙市人,别人不知道,才会说是荆州的。没有所谓的沙市人不喜欢荆州人。

沙市,有太多太多的辉煌,沙市有太多太多的灿烂

从北宋开始,沙市就有了“十里长街,灯火不灭,其繁荣之景,唯扬州可比”。

到了近代,沙市以其在长江上的特殊地位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第一批向外开放的城市!曾经共有8个国家在沙市设领事馆,到中山路上看看,都是林立的外国领事馆,教堂和银行,虽然这是耻辱的一章,但它同时述说着沙市昔日无比的繁华。

沙市,在解放以后,成为湖北省仅有的三个城市之一。而荆州当时虽然占据着11个地区是湖北当时最大的地区集合体,但没有一个可以作为支撑点,但是沙市却以其无比发达的商业位列湖北省第二,与武汉并驾齐驱。

早在50年代中期,据湖北省志记载沙市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20亿(当时工资水平平均才十几元),是全国第三大棉花出产地,是湖北最大的货物中转场,到了80年代,沙市的位置更是根深蒂固,是全国仅有的2个明星城市之一,地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还有少数几个省会城市。

到了90年代,由于长江的缘故不能在沙市修铁路但是在沙市修了湖北第二个飞机场,并且引进了2架当时最先进的波音737。但是沙市利用已经取得的优势产业更是打出了自己的名字,成为第一个赞助春晚的湖北城市也是最小的一个城市,沙市从90到95年都是全国卫生文明城市,连垃圾桶旁边都找不到几只苍蝇;

沙市市是全国仅有的20个教育试点基地之一,其文化教育水平在湖北有相当有名;沙市到90年代中期为止是湖北工业总产值第二,商业产值第一,对外贸易第一,其轻纺,家电等产品远销海外38个国家包括日本,西欧;

当时的沙市是全国总体排名前15的城市,地位可以与今天的温州,苏州,东莞相比,当时的沙市的就业率排全国前5;其水路运输和陆路运输是湖北第二并且与武汉相当、远超当时的宜昌,其第五码头和第七码头每晚汽笛不断,沙市,武汉,上海被称为长江黄金水道,当时有私人出资20亿承包沙市水运1年都被沙市市政府断然拒绝了;

沙市当时的这个不到50万人口的弹丸小城劳工流量就可以达到十几万之巨,户口进入沙市和在湖北进武汉一样难。

1994年,沙市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年,就是那一年,湖北未来的武汉,唯一的省辖市、号称小汉口的沙市和华夏九州之一,楚国20代国君的都城,三国时期兵家必争的荆襄九郡,94年为止与地域湖北第一的荆州地区合并了,本来应该继续辉煌创造湖北第二个武汉,中国第二个温州,但是却被来自市镇的连续4届市委书记(不晓的是从哪个乡角落冒出来滴)搞得人不人鬼不鬼,荆州的地位从并市开始的湖北第二,到如今湖北第六,仙桃,荆门,钟祥,天门相继脱离。

一夜之间沙市从省辖市变成了区,从轻工业的龙头变成了没有资金的空壳,市委一上任就把沙市企业所有资金全部调到市里供市里发展,沙市日化活力28没有拉,由于缺乏资金不得不把品牌卖给德国波尔集团,沙松电器这个90 年代曾经是湖北家电头牌的企业没有拉,由于没钱只能降低研发经费,导致到后来毫无竞争力,被小天鹅,海尔,科龙等后来者居上。

湖北炼油厂,湖北化肥厂这些本来早就计划在沙市安家的大企业一个个都走了,市镇的干部们却一个个开上了高级小车,住上了别墅,子女一个个留居海外,自己的门生一个个都当上了企业的领导,重要部门的局长,于是他们自认为神通广大可以让荆州取代沙市的位置,今天提出旅游兴市,花几百万修一个十二年没开到5次的音乐喷泉,花十几个亿搞了一次又一次只能强制卖票给单位职工的龙舟节。

明天提出农业兴市,花十几亿弄个菜都没卖不出去的大棚基地。

到了今天,沙市已经没有了当日的辉煌,到了今天,荆州用经过沙市人几十年树立的形象、在全国前15的工业总产值、早在90年代中期就已经获得全国销量前十的5个牌子,用了十三年时间终于有了一座立交桥和2家量贩店、一家4星级的宾馆、一家肯德基和一家麦当劳,还有一个九龙渊。

但是沙市呢?十年没有一份资金,没有一个政策,却还要死撑荆州在湖北可怜的第六的地位!直到2005年,沙市迎来了新市委书记,好像是武汉下调的,终于提出了久违的“工业兴市”的口号,在两年中沙市先后整修了全市所有的主干道,林立起了自沙市94年兴建的24层工商银行钟楼和95年17层的湖北省第一家旋转餐厅的海联大厦之后的第3栋30层的高楼!

重新树立了沙市的城市形象,建立了沙市第一个工业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28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5
下一篇 2023-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