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蚌是什么

象拔蚌是什么,第1张

象拔蚌又叫海笋、黄蛤,是一种钻穴双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其水管发达,和象鼻较为相似,象拔蚌栖息在海底,以水中的藻类、有机碎屑为食,每年的四到七月份象拔蚌会进入繁殖期,受精卵在四天后就会发育生长。

象拔蚌属于哪种动物

1、品种介绍

象拔蚌又叫太平洋潜泥蛤、皇帝蚌、女神蛤,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钻穴双壳类动物,其外壳长度为二十厘米,长有粗型水管,水管可以伸展一米的长度,因为其形状与大象鼻子相似,所以称为象拔蚌。

2、生长习性

象拔蚌主要栖息于水温在零度以上、盐度为千分之二十六、水深在六米以下的海底,一般以水中的单细胞藻类、沉积物、有机碎屑为食,且其天敌较多,海蟹、海星、蜗牛、鲽鱼都会捕食象拔蚌。

3、繁殖方法

象拔蚌属于雌雄异体动物,在每年的四到七月份,象拔蚌进入繁殖期后,就会寻找异性交配繁殖,然后由雌性象拔蚌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四天后卵就会发育成幼虫,一个月后才会长出外壳。

4、养殖技术

养殖象拔蚌可以采取底播法,将象拔蚌的苗种直接播撒在养殖池底部即可,但该方法会使象拔蚌的存活率降低,还可以采取pvc管养殖象拔蚌,在pvc管中放入苗种,然后将其埋入沙土中,并罩上塑料网,就可以让幼虫健康生长。

象拔蚌的学名为太平洋潜泥蛤,属于潜泥蛤科的软体动物,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钻穴双壳动物,且象拔蚌的壳多为灰白色,壳面前端有锯齿状痕,象拔蚌多生活在泥沙底质的海区中,主要以海中的单细胞藻类为食物。

什么是象拔蚌

象拔蚌是双壳纲潜泥蛤科的软体动物,生物名称为太平洋潜泥蛤,其壳长度约为20厘米,体重可达3.6公斤,是大型双壳类动物,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地区,且象拔蚌适宜生活在温度为0-24度的水中。

象拔蚌的生活习性

象拔蚌的寿命较长,可以存活一百多年,且象拔蚌主要以海藻和有机碎屑为食物,其天敌为蜗牛、海星、海蟹等鱼类动物,并且象拔蚌是雌雄异体动物,通常会在每年的4-7月份时产卵繁殖,其繁殖盛期在每年的5-6月份。

象拔蚌的养殖方法

养殖象拔蚌时,需要在泥沙底质且风浪较小的海区中建立养殖场所,并在养殖场所中安装直径约为20毫米,长度约为25毫米的塑料管,再把象拔蚌的种苗放入塑料管中,然后在管上覆盖孔径为1毫米的塑料碗,使象拔蚌安全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93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