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报而做的善事,就是无相布施。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有相布施,是属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计任何代价,以及有无报偿都不计较,完全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无相布施。无相布施的功德是无限的。
《金刚经》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话、做事、吃饭、穿衣,只要心存慈悲,处处可以帮助别人,造福大众。但是不可斤斤计较于人我,不可挂碍布施多少于心上。只有无相布施才有无限的功德,才能与金刚般若契合。
社会在发展,人也在一天天改变,在佛教里,施人以恩德称之为布施。但人类,无论是谁都喜欢记住自己为别人做过的好事,而且经常把它拿出来炫耀,因而,认为自己曾施恩于人的人会指望从受惠人那里得到些回报,而一旦得不到回报又会产生引为憾事的心理。
阳光普照,使谷物成熟,使果木结果,它自己并不认为向人类施予了什么。甘霖湿润干涸的大地,使河水川流不息,使大海永不干枯,但甘霖也不会认为向人类施于了什么。世上万物中,惟有人会有自己曾施恩于人的念头。
施惠于人而不以为是施惠,这种善行的施行在佛教中称为“不住相布施”。这是一种真正了无痕迹的布施。佛教的核心就在于这种无相布施。《金刚经》是佛祖教诲中的宝中宝,记录佛祖与弟子须菩提之间的诘问。其中的关于无相布施的暗谕,是对真谛的阐释。
无“相”布施不是不回“向”。无相布施就是安住在三轮体空中行布施。即:能布施的“我”,所布施的“对境”——乞丐等,及布施“本体”,这三者的本性在实相上不成立。
但真正能在这种定解中行持无相布施的是登地的菩萨,凡夫可以忆念实相中一切空性,现象中如梦如幻,而行相似的“无相布施”。
不论做任何善法,最后都必须要回向,才能使善根不被嗔心毁坏,并辗转增长。回向最好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未证悟空性前,可以作意:“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这样可以获得与佛菩萨同样的回向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