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虎鱼怎么养

虾虎鱼怎么养,第1张

虾虎鱼是虾虎鱼科各虾虎鱼种类的统称,是一类体型小的食肉类鱼。它们每一种都有符合各自特征的名字,如“侏儒虾虎鱼”、“寻常虾虎鱼”等,是鱼类中最大的家族,不过虾虎鱼要怎么养呢?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虾虎鱼的介绍:

虾虎鱼的特点是身体细长,体型小,大多数短于10cm。有两条脊鳍。第一条有几根细微的脊骨,头部和两侧有一系列小的感觉器官,尾巴呈圆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种类,如欧洲的水晶虾虎鱼呈现透明的色彩。

虾虎鱼类最突出的形态特征就是其腹鳍愈合成一吸盘状。该吸盘的功能与䲟鱼的背鳍吸盘和圆鳍鱼科的腹鳍吸盘类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结构,因此只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要数Trimmatom和Pandaka属的虾虎鱼类,它们完全成熟后也短于1cm ,分布在菲律宾的一种虾虎鱼身长只有13毫米。也有些体型较大的虾虎鱼,比如拟虾虎鱼Gobioides的种类,体长可超过30cm,但这是少有的例外。

虾虎鱼怎么养:

清洁水质,高溶氧、保持22~27摄氏度水温,最好有水流,可用3合1泵。

吻虾虎一般爱吃活饵,较爱吃水蚤,冰冻红虫或丰年虾等,不太愿意接受人工颗粒饵料。

虾虎鱼科的雄鱼之间都会打架,以争夺地盘和配偶,先是朝天吼,展示喉部花纹以威慑对方,如果威慑无效就会来真格的,嘴对嘴咬,在底沙上打滚,落败的一方会退出,颜色变得暗淡,小型种通常不担心会打死,但较大型的品种比如子陵,有可能会有伤亡。

虾虎鱼的生活方式:

虾虎鱼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脊椎动物,一般存活2~3年,最多4年。澳大利亚大堡礁的一种鱼最多能活59天。

虾虎鱼大都 游泳 力不强,活动范围较窄。少数种类有生殖洄游习性,进入河川。虾虎鱼的食性很杂,比它小的鱼、虾、蠕虫及其他鱼类的卵都是虾虎鱼的食物。主要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小型鱼类、蛤类幼体,有的摄食底栖硅藻生活在淡水的种类也食水生昆虫和蠕虫。生活力强,离水不易死亡。性成熟期较早,一般肉食性种类一年成熟,植食性种类两年成熟。

而与此同时,小虾虎鱼是2005年被澳大利亚生物学家证实的世界上最短命的 脊椎动物,打破“世界纪录保持者”的 非洲齿鲤(Nothobranchiusfurzeri),生活在澳大利亚,这类鱼的寿命最长为8周。

虾虎鱼基本上生存于浅海环境,主要栖息于近岸潮间带、底质为泥沙或岩礁的浅海区、珊瑚礁和海草牧场它们也大量存在于海水和河口栖息地,包括河流下游、 红树林湿地和盐沼地,少数生活于激流或穴居于泥洞中,如产于东太平洋区域的刺虾虎鱼栖息在沙土的洞穴或者泥泞中。少数种类(还未完全清楚,但少于几百种)可完全适应于淡水环境,其中包括亚洲河流中的吻虾虎鱼(Rhinogobiusspp),澳大利亚沙漠的雷虾虎鱼(Redigobius)以及欧洲的淡水虾虎(Padagobiusmartensii)。还有一种带有鲜明的蓝色环,产于加勒比海的 小虾虎鱼,也喜欢和其他动物同巢共穴。它们往往会充当其他大鱼的清洁工,把它们身上的寄生物吃干净。

虾虎鱼喜欢逆流而上。例如, 夏威夷岛是地球上最偏远的群岛,这里的溪流看上去是鱼类生存的好地方,独立,没什么竞争和 猎食者。但奇怪的是这里却很少有鱼,很大的原因是这里层地位”,反而会全力维持自己的弱者地位。

    鱼怎么养相关 文章 :

1. 如何饲养鳑鲏鱼

2. 饲养观赏鱼的12个技巧

3. 水鱼要怎么养

4. 第一次饲养观赏鱼养的注意事项

5. 如何简单养鱼

虾虎鱼你们有听过吗?有听过虾虎鱼的你们知道它的 饲养方法 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虾虎鱼的饲养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虾虎鱼的饲养技巧 虾虎虾的外形特征

虾虎鱼的特点是身体细长,体型小,大多数短于10cm。有两条脊鳍。第一条有几根细微的脊骨,头部和两侧有一系列小的感觉器官,尾巴呈圆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种类,如欧洲的水晶虾虎鱼呈现透明的色彩。

虾虎鱼类最突出的形态特征就是其腹鳍愈合成一吸盘状。该吸盘的功能与䲟鱼的背鳍吸盘和圆鳍鱼科的腹鳍吸盘类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结构,因此只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要数Trimmatom和Pandaka属的虾虎鱼类,它们完全成熟后也短于1cm ,分布在菲律宾的一种虾虎鱼身长只有13毫米。也有些体型较大的虾虎鱼,比如拟虾虎鱼Gobioides的种类,体长可超过30cm,但这是少有的例外。

虾虎虾的分布区域

虾虎鱼分布在除南极、北极外的世界各沿岸水域,主要密集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域、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数量最多。一些种类的虾虎鱼还能适应淡水生活,大西洋中美洲沿岸及地中海欧洲沿岸亦有。

栖息在海岸线上的 潮汐虾虎鱼数量逐年减少,属濒危动物。而在一些地区,如云贵高原的湖泊中,虾虎鱼却成为“ 外来入侵物种”,是当地土著物种灭绝的元凶之一。

虾虎虾的生活习性

虾虎鱼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脊椎动物,一般存活2~3年,最多4年。澳大利亚大堡礁的一种鱼最多能活59天。

虾虎鱼大都 游泳 力不强,活动范围较窄。少数种类有生殖洄游习性,进入河川。虾虎鱼的食性很杂,比它小的鱼、虾、蠕虫及其他鱼类的卵都是虾虎鱼的食物。主要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小型鱼类、蛤类幼体,有的摄食底栖硅藻生活在淡水的种类也食水生昆虫和蠕虫。生活力强,离水不易死亡。性成熟期较早,一般肉食性种类一年成熟,植食性种类两年成熟。

而与此同时,小虾虎鱼是2005年被澳大利亚生物学家证实的世界上最短命的 脊椎动物,打破“世界纪录保持者”的 非洲齿鲤(Nothobranchiusfurzeri),生活在澳大利亚,这类鱼的寿命最长为8周。

虾虎鱼基本上生存于浅海环境,主要栖息于近岸潮间带、底质为泥沙或岩礁的浅海区、珊瑚礁和海草牧场它们也大量存在于海水和河口栖息地,包括河流下游、 红树林湿地和盐沼地,少数生活于激流或穴居于泥洞中,如产于东太平洋区域的刺虾虎鱼栖息在沙土的洞穴或者泥泞中。少数种类(还未完全清楚,但少于几百种)可完全适应于淡水环境,其中包括亚洲河流中的吻虾虎鱼(Rhinogobiusspp),澳大利亚沙漠的雷虾虎鱼(Redigobius)以及欧洲的淡水虾虎(Padagobiusmartensii)。还有一种带有鲜明的蓝色环,产于加勒比海的 小虾虎鱼,也喜欢和其他动物同巢共穴。它们往往会充当其他大鱼的清洁工,把它们身上的寄生物吃干净。

虾虎鱼喜欢逆流而上。例如, 夏威夷岛是地球上最偏远的群岛,这里的溪流看上去是鱼类生存的好地方,独立,没什么竞争和 猎食者。但奇怪的是这里却很少有鱼,很大的原因是这里层地位”,反而会全力维持自己的弱者地位。

虾虎虾的繁殖方式

在虾虎鱼世界里,只有“首席”俊男靓妹才会交配, 其它 的雌性都要排队等候,顺序按各自的体型大小定。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个等候的“队伍”里,每条雌鱼都比前边或后边的同类在体型上小或大5%。如果谁“发福”了,那么上边的那位就会把它赶出队伍,而对虾虎鱼来说,离开了寄居的珊瑚就意味着死亡。

海水虾虎鱼

虾虎鱼与其他鱼类一样,繁殖方式为卵生。到了孵卵季节,虾虎鱼就成群结队地前往淡水河流进行产卵。它们在石砾或洞穴中产卵,大多为粘性卵,粘附于石砾、泥沙或洞壁上。

虾虎鱼孵出后,很快变成幼虫,然后在开阔的大海里游动三周,最后找到一座可以定居的珊瑚礁。它们就在这里繁殖后代,度过一生。多数雌性虾虎鱼25天后就可以产卵,总共大约排出400个卵。而雄性虾虎鱼的工作就是时刻保护这些易受攻击的卵,常常把卵产在贝壳、岩石等不容易被吃掉的地点。

淡水虾虎鱼

淡水虾虎鱼平均1至2年性成熟,幼鱼较小,由于身体弱小,成活率较低。

虾虎鱼的养殖方法

虾虎鱼是原生 爱好 者的宠儿,其外表憨态可掬,体色富于变化。虾虎在中国分布广泛,品种多样。基本上所有原生爱好者都有饲养这种可爱的小鱼的经历。在购买时要弄清其是咸水还是淡水种类,如果是滨海咸水虾虎则需要淡化,这些虾虎很容易淡化,在淡化过程中,只要逐渐加入淡水即可,如果淡水品种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虾虎的喂养,一般来说虾虎鱼是以活食为主,决不是素食者,血虫,蚯蚓,小虾都是其最爱,但是一般的干饲料,冻的丰年虾也可以接受。

缸内的布置:

虾虎有挖沙的习惯,因此在栽种水草时要注意栽植根比较牢靠的水草,另外最好还有在缸中布置一个可供虾虎躲藏的地方,以便其交配产卵。在饲养虾虎的缸中最好可以使水体流动起来,水温不要过高,这样可以使虾虎的体色更加鲜艳,要保证食物充足,以免其攻击其它小型鱼类或虾。

虾虎鱼的养殖模式

1.池塘淡水鱼的养殖

利用池塘围起的水域为活动场所来养殖淡水鱼,定期投放饲料,定期增加溶解氧,定期防疫。这种养殖方式方便管理,投入产出稳定,但是鱼的肉质不鲜美,大多含有泥腥味。

2.江河网箱淡水鱼的养殖

利用网箱在江河水域围出一片封闭水域,在网箱中放养淡水鱼,定期投放饲料,省去增加溶解氧的步骤,管理方面投入比较大,投入产出比较稳定,鱼的肉质比较鲜美。

3.水库放养淡水鱼的养殖

在水库中放养鱼苗,不投放饲料,无人管理,这种方式投入少,管理成本低,但是产出不稳定,一般偏低。

虾虎鱼垂钓方法

钓点选择

虾虎鱼为底柄鱼类,数量众多,又容易钓,可钓地方很多。

1.虾虎鱼喜吃虾类,海边的大量养虾地为虾虎龟提供了充足而美味的食物,在虾池外的闸门附近及排水沟中均是好钓点。

2.在涨潮时,虾虎鱼随着潮水涌向岸边觅食,这时岸边好钓,而在潮退时,虾虎鱼又随潮水返归大海,这时钓点应伸向大海。

3.虾虎鱼喜欢栖息于浅海岩石、泥沙中,这些地方应是垂钓的好地方。

4.在江河的入海口处,咸、淡水交混,饵料丰富,虾虎鱼群集。

鱼饵种类

虾虎鱼为肉食性鱼类,平时常以小鱼、小虾及水中海虫为食,常用的钓饵有沙蚕、小虾,蛤肉、螺肉、海蛎肉、火腿肠、蚯蚓等,其中以沙蚕、虾类上钩率高。如果没有钓饵,也可用钓上来的虾虎鱼,别除骨刺后切块作饵。

垂钓技巧

虾虎鱼个体不大,吃食也不凶猛,对钓具要求不高。常用的钓法有以下几种。

手竿带漂钓:手竿长5-6米,钓线直径0.25-0.30毫米,与手竿等长或略长,长立漂,小号钩,坠重4-6克,坠下双钩,钩离坠20厘米。垂钓前要使钓钩触底底钓,因此要准确测定水深,这显得十分重要。在将沙蚕、虾饵等装钩后投于钓点,这种钓具组合灵敏度高。

垂钓时,在饵钓刚落底后,这时浮漂带着饵钩随波浪晃动,饵食似有动感,对虾虎鱼的诱惑力很强,当浮漂明显被拉进水中时,即可扬竿得鱼。

手竿无漂钓:海中风浪一般较大,浮漂随波浪起伏,难以看消浮漂的抖动情况,因此,无漂钓就体现了其优势。所用钓具,除坠子稍重外,其余同手竿带漂钓,坠重6-8克,采用坠下双钩,坠钩相距20-25厘米。

垂钓时将饵钩甩入钓点。施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左右拖钓,即将饵钩向左或向右慢慢拖动二是垂直提放,即当饵钩沉底后,缓缓上提30-40厘米,再徐徐放下,反复提放。虾虎鱼看见饵钩,就会上前吞之,这时手感知有较大下曳力,提竿即可得鱼。

手竿游钓:定点钓,容易将某处鱼钓光,也可能遇上该处鱼儿不多。为此,应经常更换钓点。手竿可用4-5米的轻便竿,最好是又轻又结实的碳素竿,钓线直径0.25-0.30毫米,线与竿等长或略长,为避免时时调节浮漂,可用七星漂、中号钩,采用坠下坠,钩离坠4-6厘米。

垂钓时,将钓饵装于钩上,可在岸上走动,也可趟水游钓,其钓法同无漂钓,即垂直诱钓和左右诱钓,引鱼上钩,当看到七星漂没入水中时,即可扬竿得鱼,如该处久钓无咬钩时,即可游走他处垂钓。

海竿钓:有时钓点离岸较远,要用海竿。海竿长3.6-4.5米,中调竿,钓线直径0.25-0.30毫米,线长100-200米,中型绕线轮,坠子为橄揽形活坠,坠重10-20克,近投取小值,远甩取大值,中号钩,用6-8枚钩拴成串钩,钩组用连接环与主线连接,铅坠置于最下端。

垂钓时,将饵钩用力甩出60米开外,饵钩入水后略收紧钓线,待鱼上钩,如数分钟没有反应,可回收线轮,使线回收30-40厘米,如此反复,诱鱼吞饵,若看到竿尖抖动时,可不提竿,待再次颤动并幅度有所加大时,即可大力提竿得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28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