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是什么意思

洗涤用品2023-02-12  27

阿拉的意思是:我,我们;阿拉伯语的译音。伊斯兰教所信仰的神的名称,该教相信阿拉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唯一主宰方言。

宁波人即“阿拉”,“阿拉”即宁波人。这“阿拉”两个字已可代表宁波人。故宁波人叫起人来,都以“阿”字上前,如“阿哥”、“阿弟”、“阿妹”、“阿大”、“阿二”、“阿三”……都熟极而流,脱口而出。

“阿拉”长、“阿拉”短、“阿拉舍希”尤为宁波人的口头禅,只消听见某人谈话中夹入“阿拉”两字,就可以知道他是的的括括、十足地道的宁波人。

“阿拉”,又可以译为是“安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是“主”、“主宰”、“神”、“真主”、“真神”的意思,和英语中的“GOD”是一个译意。

伊斯兰教只相信安拉一个主,他独一无二至高无上,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的主宰或是神。他从不以任何形象示人,以免人们把真主人性化,因为人是不能和主相比拟的,因此伊斯兰不同于任何一个宗教,他们不向任何形象跪拜,只向一个安拉在经典中所指定的方向——麦加祈祷。

阿拉就是我们的意思。

一、阿拉的起源

阿拉原本就是宁波方言,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宁波人大批来到上海,对上海方言造成了较大影响,“阿拉”才逐渐成了上海话的代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宁波也影响了上海,改变了上海的方言。

二、阿拉的变化

“阿拉宁波欢迎您”,正是在宁波方言“阿拉”作为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影响下,上海话逐渐也把“我们”称作了“阿拉”。事实上,宁波话与上海话发音仅从单个字音上分辨,区别很小,但一旦连读变调,两地的语言才会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差别。

三、上海方言

1、最正统的上海方言

最正统的上海方言肯定在“上海之根”的松江。作为曾经上海的文化、政治、经济之根,松江话在上海开埠前就已经普及,可以堪称是上海话的源头。

2、狭义的上海方言

浦西话也就是狭义的上海方言。这部分方言主要受到上海开埠以后,来上海经商的江浙一带人的影响。尤其以宁波为之最,我们经常提到的阿拉就来源于宁波话。

3、最扑朔迷离的上海方言

浦东话通用最广的地区是黄浦江以东地区,南汇、川沙两地用的更是典型的“浦东闲话”。整个浦东地区之间略有差异,但不妨碍交流。

“阿拉”原是正宗的宁波方言,现在成了上海方言标志性词语,就是我的意思。

“阿拉”啥辰光成为上海方言的呢?1935年出版的《上海俗语图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6月影印版)索引列词语240条,因作者叙述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带出了一大批其他词语,这样,书中涉及当年上海滩行用的口语词汇多达近千条。

“阿拉”在书中仅出现三次,因记述时没有延伸开去,信息量不大,除表示是个人称代词外,还告诉读者它是同宁波方言另一个词语“同时输入上海人的口中”的(第66页)。什么时候输入则一字不提,而其他著作也未见记载,似乎看不清其来龙去脉。

其实,作为人称代词的“阿拉”,另一类图书中老早就出现了,在融入上海方言途中留下早期印迹,这类书就是清末及民国前期上海滩上的社会小说。1901年清廷重启改革后,上海随即出现了白话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局面,《海上花列传》《海上繁华梦》等相继出版。上海滩上各色人等,本地人、宁波人、苏北人等都在小说中出现,“阿拉”一词也为情节、人物所勾连而不时出现。综览这些小说中的早期“阿拉”,有两个明显特点,但都不是为了记载方言的变化。

只要有宁波人来到上海,就有宁波话,其间必然有“阿拉”,只是文字记载往往要慢好几拍。最早的记录在《负曝闲谈》中,实际出现时间早于1903年。之前没有记载,这没关系,只要出现过,终究就不一样,不仅成时间证据,更具有了文献意义。

书写“阿拉”出现异形词,注明说话人的地域,甚至要加注释,这些早期的特别印迹,更能表明初来的宁波话,对于其他人来说还很陌生,陌生到不加注明旁人听不懂、无法理解的地步。进入1930年代中期后,记载到“阿拉”的文献更多了,表明使用人群增加了,场合扩大了。

最重要的变化是,记载时不再加注,也不再强调一定是宁波人了,或者说,开口说“阿拉”的不一定全是宁波人了。这表明,“阿拉”融入上海方言进入第二阶段,很快就真的要成为上海方言中的一员了,时间节点约在1940年代中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391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