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听得到的和听不到的,闻得到的和闻不到的。
就是在说物质现象没有恒常不坏的实质,而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因而是空;但空并非“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成住坏空,空是生灭变化之过程;因缘的假象宛然,而且并不妨碍有。
不异,即无差别,也就是说,色与空是统一的,是不二的。
这句话是出自《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扩展资料:
它的后半句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外在、表面、现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指表象为空,外在为空。进一步解释,外在为空,表象为空,内在为本,实质为本,看人看事物遇到迷茫迷惑时,去看本质看内容,从而不被表面与现象所迷惑所困扰,看人看本质,看问题看本质。心经的内涵与本质说的是哲学,即般若(智慧)。
佛学常见词汇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
色、空从本源上说,是一体的。色是空性“因缘和合”而产生或幻化而出;一切色都是通过一定的“因缘和合”而从空性中产生或幻化出来;
也就是说,色是空性在一定因缘条件下的表征或表象或表相。色来自空;一切色都有空性。而空性则是色的本源或本质。一切色都可以回归其本性,也就是回归到空性。当色(或有情众生)回归到空性或本源,也就是成佛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不异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教认为色空不二。色,是有颜色、有形状态的物质现象,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万事万物;空,是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的一潭死水式的断灭空、顽空,而是指所有事物都是各种因缘和合而生起,不能离开其他事物独立存在,这种不能脱离其他事物存在的特性就是空性。
参禅是要由色悟空,通过纷纭的现象去证悟空性。但空性并不是说有一个离开“色”的世界,而是空性就在色相纷纭之中。王维说:“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执着于空,执着于色,都是漫无着落,不能到达涅槃彼岸,只有将两者圆融起来才是透彻的禅悟。基于这样的禅学思想,王维的禅诗呈现出色空圆融的特质。
研究“诗佛”王维禅诗的文章,蔚为大观。论者在阐释王维禅诗境界时大多集中在论述观色悟空、以动显静的禅意,认为王维禅诗表达了色相俱泯、万法皆空的禅境。
读之令人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这些成果令人受益良多,美中不足的是多执于一端,论述王维禅诗观色悟空、以动显静时鲜有抉发空中蕴色、静中含动的一面。
笔者不揣谫陋,从体证佛教哲学的空性出发,尝试对这两方面的匮乏加以填补,提出王维禅诗的色空圆融境、动静圆融境,以及前贤时哲未曾论及的生死圆融境。希望借由这一尝试为王维禅诗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禅学认为世界本质是空性,在空性中,纷纭万相是圆融无碍的,色与空、动与静、生与死,相互涵摄,无二无别。王维禅诗的圆融境界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色空的圆融,指向即色悟空、空中蕴色的禅学感悟;
二、动静的圆融,指向摄动归静、静涵群动的禅学感悟;三、生死的圆融,指向生死双美、随缘任运的禅学感悟。这三个方面,其实是三而一,一而三的:色空圆融,动静圆融,生死圆融,色归于空,动归于静,生归于死,同时空中有色,静中含动,死中蕴生。王维的禅诗创造了充满禅悟之美的圆融境界,达到了中国古典禅诗的巅峰。
意思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听得到的和听不到的,闻得到的和闻不到的。
就是在说物质现象没有恒常不坏的实质,而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因而是空;但空并非“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成住坏空,空是生灭变化之过程;因缘的假象宛然,而且并不妨碍有。
不异,即无差别,也就是说,色与空是统一的,是不二的。
这句话是出自《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方面,它说明了事物不是自因的存在,不是像西方哲学中所说的“实体”那样的东西,而是在关系和条件中产生的。这就否定了奥义书及印度六派哲学当中种种关于实体的说法——比如梵(Brahman)我(a-tman)论、极微论、二元二十五谛论、句义论、声常住论等。由于色不异空,因此,人们不应该把事物执著为自因的常住实体,即:想要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脱,就应当去除“法执”、远离“常见”。
另一方面,它说明了“空”(空性)不是离开具体事物的抽象存在。由于色不异空,因此,人们如果想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脱,就不应该绝对地把自己与现实世界对立起来,引遁于山林、诸事不管,相反,应当深入世间,行菩萨道,帮助众生、利益大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下化众生”的过程之中“上求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