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生蚝的辰州属于哪个省份?

辰州生蚝的辰州属于哪个省份?,第1张

辰州,今湖南怀化市北部地区,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治所位于今怀化沅陵县。

旧领县七,天宝年间领五县,宋以后领沅陵、溆浦、辰溪、卢溪(泸溪)四县。明洪武九年,降沅州府为州,隶辰州府。

扩展资料:

开皇九年(589),废沅陵郡为辰州(因辰水得名),废南阳郡置寿州。当年,辰阳县治迁于辰水北岸(即今县治),与辰阳之名不符,又适当辰水(又名辰溪)入沅之口,故易县名为辰溪县(辰溪县名始此),同时废静人县(今吉首)入之。十八年(598)改寿州为兖州。

炀帝大业二年(606)改州为郡,辰州复为沅陵郡,属荆州。兖州废,领县皆属沅陵郡。沅陵郡初治龙檦,今黔阳县,后移沅陵县。领县五:沅陵、龙檦、辰溪、大乡(今永顺、古丈、保靖、龙山县)、盐泉。

唐武德三年(620),据守沅陵郡之萧铣部将董景珍归唐后,唐王朝开始经营沅陵郡。是年,改沅陵郡为辰州,治沅陵。 其时,辰州囊括了北起酉水,南达巫、渠二水的整个五溪地区。

贞观元年(627),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为十道,作为监察机构。辰州属于江南道。贞观八年(634),以辰州龙标县置巫州(沅州、叙州潭阳郡)。垂拱二年(686),以辰州麻阳县地及新开山洞置锦州(卢阳郡)。天授二年(691),析辰州大乡、三亭二县置溪州(灵溪郡)。长安四年(704),以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地置舞州(奖州龙溪郡)。

辰州府志

地方志书

辰州,今湖南怀化,辖沅陵、泸溪、辰溪、溆浦等县。[1]

中文名

辰州府志

所在地区

湖南怀化

快速

导航

[康熙五年]辰州府志八卷

[乾隆]辰州府志五十卷首一卷

[光绪]辰州府乡土志十二章

[万历]重修辰州府志八卷

(明)马协修,吴瑞登纂,侯加地参订。协,字寅所,陕西同州 (今大荔)人,举人,万历四十二年(1614)至四十七年辰州知府。瑞登,字云卿,号省斋,江苏武进人,贡生,国子监学录,万历二十三年辰州府通判。加地,字庆宇,解州(令山西运城)人,举人,万历二十五年辰府推官。是志上承明成化十年(1474)大守易贵(字天爵,贵阳进士)旧本,下续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朝遗事,新增万历史料,始修于万历二十二年,二十五年成书,马协续修,记事止于万历四十一年,四十三年付梓。正文分二十五门,附宦迹、勋绩、军屯三目,约十八万字,为二修《辰州府志》。是志无凡例,卷端仅存旧序。地图首为地理概述,次列辰州府治总图、辰州府图经、沅州舆地绍图及沅陵、泸溪、辰溪、溆浦、黔阳、麻阳六县舆地图,并附图说与述评小序,详标明代辰州属境地名山川、名胜古迹,山川记府境名山秀水二百余处;古迹列黔中故城、西阳、刘尚,巫阳、义陵、会溪、龙标、诸葛等古城址,以及藏书室、马援红旗、唐明皇像、诸葛营、卧龙岩、杨公墓等名人遗迹数十处,有助于湘西的文物考古;灾祥记洪武三十一年(1398)至万历四十一年天灾人祸百余次,苗民起义六次,如记沅陵于成化五年洪水,城市通舟;成化二年,黔阳苗民出"寇";元至正麻阳 苗"叛",主簿日德明平之,均有裨于元明湖湘历史考证。田赋记正供、秋征粮、夏征麦,辰沅粮额折帛多至一万疋之巨,余亦数千不等。尚有杂税、土贡、哨所供给烦多,足徵明代苛捐重税之残酷;物产记谷果蔬药、竹木花草、禽兽鳞介、毛笔纸张、布帛杂货近二百种;记御史薛宣、参政游震陈请蠲免开采麸金苛税史事,有助于湖南金矿税史研究;秩官附宦迹,详汉马援,三国马良、诸葛亮、潘睿,五代马希范,明采矿御史薛宣等名宦治辰政绩;他如武动、荐辟、选举、人物、流寓各类,则择其政治之贤否,人物之盛衰人卷立傅。艺文录存记序传铭、杂志考辨、诗歌赋词一百余篇;记序诸文,详述辰州建置兴废史事,可资故实考徵,诗歌多为唐宋名贤著作,流风余韵,得以长存,其中"元人蔡明麸金"一章,记征淘金户税课追呼之酷,尤称佳作。是志体例完备,内容宏富,明人记明代事,史料翔实可信;惟山川、形势、古迹诸门,卒皆简略,考据有欠精博。卷七边防、方外,残阙无存,未成完壁,责为可惜。有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本,四十三年(1615)增补刻本, 1977年胶卷本。[2]

[康熙五年]辰州府志八卷

(清)鄢翼明纂修。翼明,号在公,三韩(今内蒙古赤峰)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顺治十八年辰州知府。辰州(今湖南怀化)辖沅陵、泸溪、辰溪、溆浦等县。府志始自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吴瑞登,翼明于康熙五年汇集残篇旧轶,纂成是编,分二十二门,今存卷一、卷五至八,约十二万字。其体例清晰,内容详赡。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最可珍贵者为灾祥志,述沅、泸、辰、溆四县及沅州等地自元至正年间至清康熙二年(1663)所历水、早、震、匪等天灾人祸,可资自然地理研究;卷五秩官志收汉马援、马良,唐杨恩勖,五代马希范,南宋岳飞,清张拭等人小传,间及有关史实,如马希范兴彭土愁分疆立碑事迹;岳飞镇压杨么起义经过;又附以汉至清康 熙五年辰府大守、明宣德六年(1431)至康熙五年各属县同知姓氏,皆可佐考史。辰府邻近苗疆,故边防门收《各哨所总说》、《永保总说》,及唐虞至明万历四十二年间历代苗徼,各县民、苗哨寨,为苗防史资料。艺文门收文记四十二篇,诗数百首,其中屈原、李白、岑参、杜甫、王昌龄、刘长卿、黄庭坚、王守仁、潭元春等大家诗文涉及府事,是研究地方艺文及文学史的珍贵文献。惟惜山川、古迹、田赋、物产、风俗、公署诸门已佚,难窥府志全貌。有康熙五年(1666)刻本。[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17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0
下一篇 2023-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