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汉代唐代铁梨的区别?

南京邮编2023-02-09  44

1、战国时期出现铁犁铧

犁铧又称犁铲、犁镜,是安装在犁床前端的切土起垡零件,外形有舌形、V形、梯形之分,其夹角有大有小,然其作为等腰三角形的大体轮廓不变。战国时使用铁犁铧的地区分布于关中及三河地区,多为V形犁铧冠。这种铧冠形制小而重量轻。如辉县出土的“魏犁”,铧重465克,斜边长17.9厘米,中央尖部宽6厘米,两侧宽4厘米,铧刃顶端上下两面均起脊线,角度有120°,左右两角的铁叶近10厘米。将这种铧冠纳入木犁头,可以松土划沟,不过还不能翻土起垅,作用尚有局限,但“耒耜耕”效率大有提高。

2、汉代

铁犁犁架、犁头和犁辕的基本定型,铁犁的结构与零件已经基本定型,具备犁架、犁头和犁辕,用牛牵引,不仅能挖土,而且能翻土、成垅。

3、唐代

犁辕有较大的变化,由长直辕改为短曲辕。唐末陆龟蒙的《耒耜经》对当时江东地区(即今江苏、浙江及安徽、江西等地)通用的曲辕犁有较详细的记载。唐代的耕犁在四个方面有改进:使用短曲辕,节省人力和畜力;增设犁盘,犁体回旋灵活;完善犁评,调节耕深;改善犁头,保证耕地质量。

《盐铁论》中有这么一段话,笔者我个人认为是说的相当好的:“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了!”

铁农具的应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而牛耕的逐步普及也是我国农用的一次重大革命。

早在我国的春秋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但从考古上发现,当时的铁农具主要为小铁铲等小件农具,这完全无法形成一个较大的社会生产力。

而此时牛耕所用的梨也是木制,在应用时显得十分的笨拙。

当时比较流行的农具为耒耜,主要用于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位。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再加上一根短横梁。在使用的时候,把尖头插入土壤中,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头深入,然后就可以将其翻出来。后来的梨就是在耒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耒耜的诸多缺点逐渐被暴露出来。一是以人力为动力,动力十分有限;二是器头太小,翻土面积太小;三是运动方向上是倒退而行,操作起来,十分的不方便。

正是因为以上三点,才导致了耒耜的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后来到两汉时期,由于政治相对稳定,使得铁梨牛耕得到了大大的推广和普及,并出现了新型的全铁梨。

这种新的铁梨是于牛耕结合在一起的,往往与大型牲畜来作为动力。此外,犁头也变得更加宽大且锐利,翻土面积更大,而且方向上也是面向前面的,操作起来也更加便利。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曲辕犁的出现,铁梨牛耕经历了一番重大改革。

曲辕犁虽然出现于隋唐时期,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

这主要是由于最初的曲辕犁,部件相对更多,达到了11个,相比于短辕犁来说,其优点并不突出。

而后随着水稻的大量种殖,使得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得到了应有推广。

曲辕犁在操作起来,十分便利。操作室梨身可以进行摆动,机动性十足。

在我国古代,铁犁和牛耕的结合无疑就是生产力的代表。铁梨牛耕的推广和普及,大大提升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272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