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比一般是多少

抚养比一般是多少,第1张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2021年各省少儿抚养比为:

1、2021年我国0-14岁人口数量达到2.53亿人,占比18.0%,少年儿童抚养比26.2%。

2、9省市0-14岁人口超千万,其中,广东0-14岁人口最多达2374.99万人,河南排名第二,0-14岁人口数量2298.90万人。山东位居第三,0-14岁人口数量1906.26万人。

3、江西、湖北、贵州、云南、浙江、福建、陕西、新疆、山西、重庆0-14岁人口规模位于500-1000万人之间。

4、17省市0-14岁人口占比超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贵州、广西、河南、新疆、江西、青海、宁夏、河北、海南0-14岁人口占比超20%。

5、西藏0-14岁人口占比最高达24.5%。3、少年儿童抚养比方面,16省市少年儿童抚养比超全国平均水平,贵州、广西、河南、西藏、江西、新疆、河北少年儿童抚养比超30%。贵州少年儿童抚养比最高达37.2%。

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

根据劳动年龄人口的两种不同定义(15岁—59岁人口或15岁—64岁人口),计算总抚养有两种方式。学界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口抚养比比较低时,可为经济发展创造比较有利的人口条件。

抚养比

现实经济中,人口可大体分为未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老龄人口三类。抚养比就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间的比率,它度量了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赡养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

即:总抚养比(即赡养率)=(老龄人口+未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老龄人口抚养比+未成年人口抚养比

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老龄人口抚养比则相对更为直接度量了劳动力的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将直接导致老龄人口抚养比的不断提高,因此老龄人口抚养比是老龄化社会中关注的重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24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