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技巧

背越式跳高技巧,第1张

背越式跳高技巧如下:

1、当头、肩越过横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挺胞,并稍后收双腿,形成杆上背弓姿势,同时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以充分利用腾空高度。

2、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后,应加速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

3、注意好跑线,要有节奏的先4不慢,后不加快,在转弯时要加速,左脚靠近垫子,右腿一甩带动整个人转过来,一定要往上跳,不要急着往后倒。

4、在空中要做出背功,过杆后收腿要快,不然会打杆。

5、跳高助跑会产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后起跳时的正确位置应仍然沿弧线方向跑进。

而错误技术往往造成错误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后一步的路线偏离 了弧线的自然延伸,以致无法产生正确的起跳,上体会过早倒向横杆。

6、跳高最后一步放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不正确,同样会对起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初学者在起跳时脚尖会自然地产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会造成起跳时横向水平速度过大,产生冲杆现象。二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7、跳高是用背对横杆的方式过杆的。但是人却无法背对横杆进行助跑,因此必须采用弧线助跑。

背越式的步点采用弧线助跑。先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地方确定起跳点,先向右走5步,为A点。然后再向右走6步为B点。再向前走7步为C点。从C-B-A助跑,C-B段为直线助跑,B-A为弧线助跑。经过反复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横杆,身体各部分依次过杆的一种过杆技术。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组成的。各阶段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作用。\x0d\x0a1.重点掌握杆上动作,练习时要注意控制杆上挺髋成"桥"型的时机,使之有足够的延续时间,防止"坐"着过杆。\x0d\x0a2.学习过杆技术要多采取各种辅助练习。注意设备的安全性能及加强保护措施。\x0d\x0a3.重点抓好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x0d\x0a4.应通过对助跑丈量方法的学习,掌握由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并确定助跑点。\x0d\x0a(二)错误动作纠正\x0d\x0a1.助跑节奏紊乱,助跑与起跳结合不好\x0d\x0a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确,拉大步,捣小步或没有沿助跑弧线落脚。\x0d\x0a纠正方法:改进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调整适合自身特点的助跑步点,按画好的每步标志反复进行练习;跳越跨栏架的练习,采用栏间跑3、5、7步培养节奏感和目测距离的能力。\x0d\x0a2.跳向前冲力太大而跳不起来\x0d\x0a产生原因:助跑过快失去控制,自身的腿部支撑力量不够;最后放腿太慢,不能及时完成起跳动作;助跑最后两步与起跳的转换技术没有掌握好。\x0d\x0a纠正方法:多做短、中程助跑起跳的结合练习,改进起跳脚快速着地,摆动腿和摆臂的有力上摆、提肩、拔腰技术,提高助跑结合起跳的速度。另外,可多做弧线助跑结合起跳后身体落在高垫上的练习,强调身体从内倾迅速转成垂直和正确完成起跳后再做过杆动作。\x0d\x0a3.跳时制动大,减弱水平速度,做过杆动作时,身体压杆\x0d\x0a产生原因:倒数第二步身体重心下降太多,身体内倾不够;起跳前身体后仰过大,起跳脚落地不够积极,前伸太远。\x0d\x0a纠正方法:多做弧线助跑起跳的模仿练习。弧线助跑起跳后用头触高物,强调起跳要积极,上体要正直。\x0d\x0a4."坐"着过杆,臀部及大腿碰落横杆\x0d\x0a产生原因:起跳时身体重心没跟上,髋关节变屈,起跳效果差,腾空高度不够;心理上怕摔,不敢用肩背落垫;小腿太紧张,没有挺髋就过早收腹举腿。\x0d\x0a纠正方法:利用跳板或跳箱,做立定背越式跞高,注意延长挺髋时间;逐渐啬高度,克服害怕心理,用肩背落垫。\x0d\x0a5.斜交叉过杆\x0d\x0a产生原因:起跳时摆动腿内扣向异侧肩方向用力摆的动作做得不够,使身体绕纵轴转体不够。\x0d\x0a纠正方法:结合摆臂动作多做原地蹬摆起跳模仿练习;弧线助跑起跞触高物转体90゜。短程助跑起跳过杆练习,在垫上画出落垫点,使肩背朝落垫点着垫。\x0d\x0a6.杆上动作僵直\x0d\x0a产生原因:起跳腾空后,两膝紧张绷直,背弓动作不自然,空中身体感觉能力较差。\x0d\x0a纠正方法:加强柔韧性、灵敏和协调性的练习,提高动作和放松能力。在山羊或跳箱上做仰卧背弓、顺势屈小腿举小腿练习,立定背越式跳越橡皮筋练习,体会倒肩、抬臀、挺髋,屈小腿过杆后小腿自然上甩,肩背落垫的动作。还可以中短距离助跑起跳过杆练习。降低横杆高度,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消除心理害怕因素。\x0d\x0a\x0d\x0a海绵包应厚、软,符合厚度、宽度与长度要求。有背越式跳高海绵垫卖。同时,注意落地区的设施,如海绵坑的布置,及沙坑的松软都要保证十分安全。练习,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步点。\x0d\x0a\x0d\x0a祝你成功拿第一!

要领和技巧如下:

1、跳高助跑时,一般为6至8步,助跑的角度与过杆姿势有关,在25°~90°之间。助跑时,要求在身体重心向前平稳移动的情况下,均匀加速,要跑得轻松自然。助跑的最后3~4步要采用降低重心跑。在动作结构上要和一般跑有所不同:上体前倾小,两臂动作大,脚跟先着地迅速滚动到前脚掌着地。

2、跳高进行至第二步踏跳时,方向要正,使身体充分向上并向前腾起。助跑最后一步用摆动腿支撑时,要积极做跪膝送髋动作,踏跳腿以大腿带小腿,勾着脚尖向前送髋和迈伸,并以脚跟先着地迅速滚至全脚掌着地。由于快速助跑,踏跳腿的踏地和摆腿、摆臂动作的作用,踏跳腿被迫出现了屈膝缓冲动作。

3、直线助跑技术。它的形式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在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必须重心很高而且平稳,这驱使着上体必须要适当的往前倾斜,脚后跟蹬地必须要很有力度,前摆抬腿的速度要加快,左右两只手臂必须协调配合全身大幅度的摆动。

4、弧线助跑技术。身体在弧线助跑过程中必须要内倾,有必要的时候外侧腿臂还要加大摆动的幅度,尽量保持自己的头、身·体躯干成—条直线向内倾斜。

5、过杆和落地技巧,起跳腾空后,要充分利用腾起的高度。当摆动腿的小腿越过横杆时,摆动腿与同侧臂顺势前伸并内旋,肩向内扣,头随着转动,使身体在杆上成俯卧姿势。接着,摆动腿和同侧臂继续前伸内旋,头下潜,与此同时,起跳脚屈膝上收,迅速扭转骨盆并翻转起跳腿,使身体绕横杆转过去。过杆后,两臂和摆动腿同时着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11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