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社会?

什么是信息社会?,第1张

信息社会具有哪些特征

在80年代,关于“信息社会”的较为流行的说法是“3C”社会(通讯化、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化),“3A”社会(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和“4A”社会(“3A”加农业自动化)。到了90年代,关于信息社会的说法又加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的普遍采用等条件。

具体而言,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1、经济领域的特征:

(1)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它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2)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它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3)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

(4)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2、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特征:

(1)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

(2)拥有覆盖面极广的远程快速通讯网络系统以各类远程存取快捷、方便的数据中心;

(3)生活模式、文化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加强;

(4)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3、社会观念上的特征:

(1)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之风尚;

(2)社会中人具有更积极地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

信息社会的八大特征

1、经济增长方式的高度集约化

2、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企业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灵活化

4、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个人自主化

5、信息化经济导致经济的全球化

6、信息经济可能成为环保经济

7、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加强和公开化

8、军事技术和未来战争的信息化

信息社会就是一个信息的制造、处理、发行成为首要商业和社会 活动的社会。在信息社会中,花费在通讯媒介和使用诸如电话和电脑等信息技术上的时间在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信息工作者—— 制造、处理和发行信息成为他们的首要工作活动。信息社会是人类在 工业和制造业基础上进入信息经济的一步,在这个社会中,对信息的 操作成为首要的商业活动。

信息社会这个概念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在日本、美国 等发达国家最早被提出来的。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起,日本一些学者 就着眼于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 展,开始探讨信息社会问题,并出版了一些早期的成果,如林雄二郎 的《信息化社会》以及日本经企厅经济审议会的报告书《日本的信息 化社会:视点与课题》等等。不过,使"信息社会"这个概念在全球 范围内产生了普遍影响的是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 D·贝尔的《后工 业社会的来临》以及 A·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这两部著作的出版。

这两部著作都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出发来分析信息社会到来 的必然性。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这部书中,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 展过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三大阶段,并认为"在前工业社会里……占压倒多数劳动力从事包括 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在内的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 战。……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

在这个时代,技术化、合理化得到了推进。……后工业社会是以 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因此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 息"。托夫勒的观点与贝尔大致相同,不过他在描述工业社会向信息 社会转变的巨大变革时,使用了"第三次浪潮"的比喻,即电子传播 科技、遗传工程、太阳能等新的高科技的发展必然极大地改变存在的 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创造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

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在 经济结构上具有不同特点: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 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力主体不再 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 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 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信息社会的四个基本特征:1、信息化;2、智能化;3、国际化;4、未来化。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信息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信息是经济社会的驱动。

第二、信息和知识在经济增长因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人们的时间和生活观念总是倾向未来。

第四、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增多,使竞争和对抗成为人们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等等。

其中,“智力工业”、“知识工业”是信息社会的核心工业,这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的特点。如果说,产业革命时代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那么本世纪中叶以来的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则是电脑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社会生产趋于智能化。

信息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76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