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周朝:一等夫人,二等嫔,三等世妇,四等御妻。妃嫔没有品制。
秦朝:一等夫人,二等美人,三等姬。妃嫔没有品制。
汉朝:一等夫人。妃嫔没有品制。
隋朝:一等夫人,二等嫔,三等世妇,四等御妻。妃嫔没有品制。
唐朝:一等妃,二等嫔,三等世妇,四等御妻。妃嫔没有品制。
宋朝:一等妃,二等昭仪,三等婕妤,四等美人,五等才人,六等国夫人。妃嫔没有品制。
明朝:一等贵妃,二等妃,三等昭仪,四等婕妤,五等贵人,六等美人,七等才人。妃嫔没有品制。
清朝:一等皇贵妃,二等贵妃,三等妃,四等嫔,五等贵人,六等常在,七等答应。妃嫔没有品制。
古代皇帝选妃的标准大致分为“八级”,逐级加以筛选淘汰。
1:海选
在皇帝届大婚年龄时,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十三至十六岁之间的良家美少女,从中海选出五千名。这五千人相当于拿到了一张选美“准考证”。皇家则支付若干银币作为聘金与路费,令被选少女父母按规定时限送女儿京城应选。
2:初选
这初选得选择一个大场子,由太监们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后,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这初选便会淘汰掉一千人。
3:复选
一般于初选的第二天,这些初选过关的少女继续列队,太监们用十分挑剔的标准,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当然也包括“三围”,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即令“靠边站”。
然后就是让大家自报门第、姓名、年龄等,以考察音色、仪态,淘汰掉嗓音粗浊、口齿不清、仪态欠雅者。如此又筛掉二千人。
4:精选
太监们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再让她们走上几十步“台步”,看看步姿与风韵。于是,那些脚稍大的,手腕稍粗的,举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终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考级”。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号。
5:留宫
分头安排宫中的老宫娥,将美女们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其体检的严格程度不亚于选“航天员”。通过体检,确定其中的三百人成为入选留宫的宫女。
6:晋嫔
这三百名留宫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专员详细观察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是否性格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据此,再筛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
7:选三
所谓“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这倒有点类似科举廷试后张榜的“一甲三名”。
8:钦定
由皇帝亲自召见三人,直接进行面试。最后由皇帝钦定。
清朝的后宫分为等级:
1、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
2、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
3、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好比庄妃、瑾妃、珍妃等。
4、制度规定十分严格,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过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如此多的妃嫔,清朝宫女人数量比明朝少,按定制在三百人以下。
周秦两汉时期
1、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夫人坐论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
世妇主丧、祭、宾客。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2、秦朝。
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按照当时的史书记载,在康熙朝的后宫是分为了8个登基,从小到大依次为答应、常在、贵人、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
常在、贵人这两个虽说在品级上比答应高一些,但是也属于面子上的事儿,她们也都是不太入流的女子,清代的贵人于嫔位之下,为妃嫔等级第五等。但被皇帝宠幸的机会相对较大,不少清代的贵妃都是从贵人任上被临幸后,生下了儿子而升迁的。
到了嫔这个级别,就规定人数了,在康熙朝,嫔为六人的定额,作为专门服侍皇帝侍妾,这个级别的女子大都是名门出门,往往皇帝能给予特殊照顾,主要身体正常,能生下一儿半女的几率特别高。
妃,贵妃,皇贵妃,这几个级别的俸禄依次升高,其人物定额依次递减,分别为4人,2人,1人,可以这样讲,在这个级别的女子基本拼的都是娘家的势力,越是地位高出身高的女子越是可以位次高,越是可以在后宫呼风唤雨,人数定额的这些人,她们在后宫都有自己的独门独院。
最牛的人自然是皇后,用电视剧中的一句台词,这皇后可是正儿八经从大清门抬进来的人,那是母仪天下的女子,并且独居在故宫中专门为皇后打造的坤宁宫中,皇后是后宫中所有嫔妃的头儿,拥有最大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