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是指什么?

BIM 是指什么?,第1张

简明扼要:BIM,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英文首字母的缩写,BIM是一门技术,我把它翻译为,建筑模型信息化,也有老师把他翻译为建模信息化模型,这个看个人理解。这两个词顺序不一样,理解也有一点区别,我理解的重点是后面的信息化。

一、BIM理念发展背景

1973年,全球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和提价,美国全行业均在考虑节能增效的问题。

1975年,"BIM之父"-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ck Eastman教授提出了"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建筑描述系统),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1999年,Eastman将“建筑描述系统”发展为“建筑产品模型”(Building Product Model),认为建筑产品模型从概念、设计施工到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均可提供建筑产品丰富、整合的信息。

2002年,Autodesk收购三维建模软件公司Revit Technology,首次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首字母连起来使用,成了今天众所周知的“BIM”。

二、BIM概念

B:Building ,“建筑”,不是狭义理解的房子,可以是建筑的一部分或一栋房子或建筑工程。

I:Information,“信息”,分为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几何信息是建筑物里可测量的信息,非几何信息包括时间、空间、物理、造价等相关信息。

M:从设计阶段,分为三个等级,三个递进概念:

Model,建筑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Modeling,在模型的基础上,动态应用模型帮助设计、建造、运营、造价等阶段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Management,在模型化基础上,多维度、多参与方信息的协同管理

三、BIM优点

可视化:BIM比CAD图纸更形象、直观。

协调性: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

模拟性:在设计阶段,BIM可以进行一些模拟实验。

优化性:通过对比不同的设计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可出图性:出具各专业图纸及深化图纸,使工程表达更加详细。

以上就是对BIM,从发展,到概念,再到特点的一个简要解读,要理性对待这一门技术,他包含的不仅仅是一系列软件基础,也不仅仅是一个模型,一个动画,也不仅仅是一个施工流程。

BIM是一门技术的统称,以具体的工作流程为载体,借助各个信息化软件,将建筑工程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是这样的一门技术。

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是一个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管理各阶段统一协调的过程,是把使用标准的理念转换成相应数据的操作软件。

理想情况下,BIM过程是利用集中式数字三维建模为核心资源。每个建筑参与者规划数据模型,同时也允许其他人的权限和数据修改。在此阶段,BIM模型由细部的BIM单位,如门、墙壁、设备等构成。

BIM图像看似简单的3D CAD档案,事实上BIM组件在应用程序中比较复杂,并提供更佳的操作灵活性。创造单一组件时,每个BIM组件作为建筑形态内单一的独特元素,当加载到项目模型时,则允许用户看到该组件与其它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构建例如,将多玛的旋转门加载到单一测量的模型。

如果建模对象比原先结构更具敞开性,超过或违反其约束的话,系统会跳出相关提示讯息。

BIM建模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说它可以预防建筑项目在规划阶段可能发生的潜在冲突。BIM系统能让建筑师和设计师更迅速,更简单地了解和实现门控,自动化和其他多玛产品的特性。

建模完成后,最终也可提供业主或维护人员所需信息,因为所有产品都会有清楚地标识和服务需求说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52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