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顶与摘蕾是进行植株调整,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体各器官布局更为合理,充分利用光能,使光合产物更多地运输至药用产品器官,从而提高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因为每一株药用植物都是一个整体,植株上任何器官的消长,都会影响其他器官的消长。
一、打顶
栽培中采取打顶(摘去顶芽)措施,是破坏顶端优势,抑制主茎生长,促进侧芽发育。如菊花适时分次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增多花朵(花序)提高产量;穿心莲摘除顶芽,促进侧芽萌发,增多枝叶提高全草产量;薄荷在分株繁殖时,由于生长慢,植株较稀,在5月上旬将植株顶端摘去1—2cm,促进侧枝生长,提早封行;红花摘去顶芽后亦可促使分枝增多,增加花蕾数;附子适时打顶并不断除去侧芽,可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块根的膨大发育,提高附子(块根)产量。打顶的时间应以药用植物种类和栽培产品部位而定。一般打顶措施,应选晴天进行,宜早不宜迟,以利伤口愈合。
另外,有些植物还可采用摘芽,打杈等措施,控制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如番红花经过除芽,可控制子球茎的数量与增加球茎体重(表9—1)。
表9—1 番红花除芽对子球茎的影响二、摘蕾
摘除花蕾(花薹)措施多应用于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因一般情况下,植物为了繁衍后代,总是把养分优先供应生殖器官。摘除花蕾(花薹),抑制了植物的生殖生长,这部分养分就可以转而促进营养生长,并可促进光合产物向根或根茎部运输贮藏,因而提高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摘蕾的时间与次数,取决于现蕾时间延续的长短,一般宜早不宜迟。有的花蕾与叶片靠得很近(如白术、云木香)不便操作,可待抽出花枝时再摘除。摘蕾时注意不损伤茎叶、牵动根部。摘蕾工作宜选晴天进行,不宜在雨露时进行,以免引起伤口感病腐烂。留种植株不宜摘蕾。
据对白术摘除花蕾实验,摘除花蕾可提高产量1倍以上(表9—2)。
表9—2 白术摘蕾根茎产量比较
近年来进行了在药用植物上应用化学药剂除花的试验,如俞志洲等对桔梗化学除花的试验,在盛花期喷施1000ppm的乙烯利,疏花效果较好,较不除花者可增产45%。应用化学药剂除花(蕾)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除花(蕾)方法。
此外,人参、黄连、三七、云木香、地黄、牡丹等摘除花蕾及牛膝、大黄、泽泻等摘除花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产品质量亦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