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是什么意思?

三治融合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三治融合是指自治,法治德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一种治理方式。作为“三治融合”的发源地,嘉兴市于2018年9月发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对“三治融合”具体内涵、治理主体、建设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有助于对“三治融合”进行更深入的了解。\x0d\x0a

三治融合顾名思义,就是三种治理方法的融合,这三种分别是,自治、德治、法治。群众自治是基础,法治建设是保障,道德建设为支撑,只有将这三者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将乡村治理落到实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情形进行个别调整的,即承包方依法交回的承包土地和发包方依法收回的承包土地,应遵循的程序是: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是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收回的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

做到三治融合的方法如下:

1、“自治”方面抓好村规民约的执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村级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做好村规民约的执行工作。抓好以“五步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村务民主决策机制的落实。以“动议、审议、报审、民决、告知”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村务决策“五步工作法”,是经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形式,要进一步抓好这项工作的落实。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建立健全村级调解组织、环保协会、文体协会、志愿者队伍、老年协会等,为基层治理提供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

2、“法治”方面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成为时代主题。自治是基础与目标,法治是方式与保障,德治是动力与愿景,三者相互融合,构筑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稳定架构和可靠路径,其中法治成为了连接自治和德治的关键。抓好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抓好普法工作,有利于法治建设更好地融入。

3、“德治”方面乡土文化与乡土情感的共生共建,乡约德治价值的存在,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传统乡约的创制和运行原本就是基于乡土文化的共生性,每个村落都有印刻自己地域烙印的地方性知识,在当地生存的人们共享同一文化,其价值基准和行为方式天然地具有趋同性。当前乡村德治振兴,需要外在力量的推动,更需要内生文化的彰显。只有重拾文明乡风,重建岁月乡愁,重塑文化共生,才能自发地产生由内而外的正向集合力量,形成文化自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88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