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坑螺怎样养?

山坑螺怎样养?,第1张

山坑螺的适应性比较强、抗病能力强,养殖环境可以选择在农村河渠、稻田等地方,还可以用养殖池进行饲养;投放山坑螺前可以先用生石灰进行清塘,经过3-4天之后可以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选择壳比较薄、色泽淡褐的鲜活螺按照合理密度放养;在自然水域饲养,每隔一段时间投放有机肥即可满足山坑螺的生长需要。

一、山坑螺养殖技术

1、山坑螺的适应性比较强、抗病能力强,养殖环境可以选择在农村河渠、稻田、池塘等,还可以用养殖池进行饲养,养殖池塘要求底泥厚度10-15厘米左右,在水面可以栽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养殖池里可以放入竹尾、石块、草地等给山坑螺提供隐蔽栖息。

2、在投放山坑螺前,可以先用生石灰进行清塘,一般每亩用60-80公斤,经过3-4天之后可以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给山坑螺提供食物。

3、选择壳比较薄、色泽淡褐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每平方米可以投放种螺1-2公斤左右,精养池则可以适当增大投放量。

4、在自然水域进行饲养,可以隔一段时间投放适量肥、鸡粪、猪粪或者稻草等有机肥料,这样就可以满足山坑螺生长需求,在高密度精养的情况下,就需要投放人工饵料进行饲养。

5、在收获山坑螺的时候,可以采取捕打留小,留养幼螺和部分母螺,这样可以自然补种,不需要投放种苗。

二、山坑螺的养殖周期有多长

1、山坑螺一般在清明节前15天左右开始放养,到5-6月份的时候可以先把大螺捕出,然后在8月份的时候根据螺的大小依次捕捞,养殖周期大约为5个月左右。

2、在养殖过程中不要让农药、化肥等污染流入到饲养水源中,还要防止鸭、鸟等动物捕食山坑螺。

3、在夏季高温的时候,还有控制好水温,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在气温比较寒冷的时候,山坑螺会进入泥土冬眠,在这个时期只需要每周换水1-2次,并且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这样有利于山坑螺越冬。

养殖山坑螺时,要选择靠近水源、没有收到农药等污染的池塘、稻田作为养殖场地,并向其中投放生长健康、体圆顶钝的种螺,日常管理时要每周为其提供两次饲料,以米糠、麦麸、豆粉为主,让山坑螺摄入足够的营养。

山坑螺怎么养殖

1、养殖环境

山坑螺在生长的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无法在被农药等化学药剂污染的场地生长,养殖山坑螺时,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池塘或者溪流作为养殖场地,并使用生石灰对其消毒。

2、放养种螺

养殖山坑螺时,要注意种螺的选择,最好挑选螺壳较薄、颜色为淡褐色且体圆顶钝的种螺进行投放,并将投放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三斤的范围内,以免栽种过密,山坑螺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

3、提供食物

山坑螺在生长的过程中,以水稻、菜叶、草茎等为食,养殖时要为其提供米糠、麦麸、豆饼等能量类饲料,并每星期为食两次,喂食量控制在山坑螺总体重的百分之三,而且温度低于十五度时,应该停止投喂。

4、注意事项

山坑螺的天敌较多,鸭子、鹅、鸡以及老鼠、鸟雀都以山坑螺为食,养殖时要向场地周围拉上防护网,避免养殖场地被天敌破坏,并定期巡视场地,以免防护网损坏,导致山坑螺逃跑或者被天敌捕食。

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管理,养殖螺的稻田至少需要667m2以上,多个小块的稻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联合饲养,共同投入,由专人管理,利润平分。

稻田田基加高至80~100cm,由于稻田泥土松软,水分含量高,因此泥土铺上田基必须大力夯实,防止漏水,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用水泥砖砌好田基,水泥抹面,这样保水性较强,也更利于今后的养殖管理。

稻田改造完成后注入30cm深的养殖用水,用生石灰40kg/667m2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池子及杀灭寄生虫等,顺便检查田基是否有漏水的情况。生石灰消毒保持7d左右可以放水,放水完后重新注入20cm深的新水。

扩展资料:

螺放养前3~4d先在池子里投入适量已经熟化的有机肥,如鸡鸭牛猪粪等,每667m2施有机肥30~50kg,主要是培养池子里的有机微生物,有利于螺的生长及食物饵料的供应。

第5天可以投放500~1000尾/667m2小规格的泥鳅苗,作为试水鱼和搭配养殖鱼类。以后视螺的生长及池塘水质情况继续施用有机肥。

螺种可以从农贸批发市场或专业的种苗供应场选购。应选择壳颜色淡褐色,外壳完整,无缺损或砂眼的鲜活种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81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