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藏、弘忍、慧能、神会诸师人物伟巨,故佛法之盛过于六朝,此则因其本身之真价值,非仅凭借统治者之支持也。隋唐以后,佛法废弛,思想不进,罕有大师,虽有宋初之奖励,元代之尊崇,然精神非旧,佛教仅存躯壳而已。
��五代后周世宗灭佛,僧纪荡然,典籍散失,佛法趋衰。至宋初而中兴。北宋诸帝,多承祖宗(太祖、太宗)成规,保护佛法;然道学渐盛,佛教受其影响。徽宗奉道抑佛,为佛法之又一厄。南渡以后,孝、宁诸帝事佛甚谨,至遣散道民,为佛子张目,然终不敌道学之盛,佛教在学术界之势力日薄。元代则有喇嘛教之代兴,其势力强大,几同国教,卒致弊害百出,促元朝之灭亡。当喇嘛教盛时,汉地其他诸宗派备受压迫。明代诸帝大都尊崇佛教,而加以保护,同时又监督僧侣,以谋其兴隆。惟世宗崇道排佛,由是佛教渐衰。入清以后,康熙、乾隆二帝盛奖儒学,佛教则除保护喇嘛教外,曾未尝有所尽力,释教益式微。临济、曹洞、华严、净土及律宗五大宗派,萎靡保守,全乏朝气。寺院之大者则衣食于原有之庄田,小者则多赁租余屋,或以募化为生。僧人既乏学力,且多坏规戒,故宗风渐颓。然清代士人研究佛学者渐多,清初王船山治法相学;乾隆时彭绍升、罗有高笃信佛法;后龚自珍学于彭绍升,晚受菩萨戒;魏源亦兼修佛典。此等风气,至晚清更甚,予近代之学术发展以大影响。
��此为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发展之大概。荆楚地区本时期佛教发展之基本轨迹与此相类。而本时期内在荆楚地区有影响的佛教宗派、大师(居士)有如下两端:
��(1)杨岐派。临济义玄后,中经五世,传至石霜楚圆,楚圆有弟子方会(992~1049年),俗姓冷,袁州宜春人。得法后先后于袁州杨岐山(在今江西宜春)和潭州(今湖南长沙)云盖山“开堂说法”。因他首住杨岐,所以禅宗史上称他为“杨岐方会”;实际上他住在潭州云盖山的时间更长些。杨岐方会的思想,在《古尊宿语录》卷19《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中有集中的反映:
��杨岐一要,千圣同妙;布施大众,果然失照。杨岐一言,随方就圆;若也拟议,十万八十。杨岐一语,呵佛叱祖;明眼人前,不得错举。杨岐一句,急著眼觑;长连床上,拈匙把箸。“十万八千”正是禅宗“一念三千”的另一种表达,而“呵佛骂祖”则是佛性无物的体现。
��方会的再传弟子法演,俗姓邓,绵州巴西(今四川绵阳)人,游方十五年,得法于方会弟子白云守端。因他较长时间在蕲州(今湖北蕲春)五祖山开堂说法,所以禅宗史上称他为“五祖法演”。史称法演能“中兴临济法道”,凡“住世四十余年”,“于舒、蕲二郡,四坐巨刹”。[1]但实际上,临济传至法演,已成就为“俗和尚”。《古尊宿语录》卷20《舒州白云山海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记其拈香祝愿云:
��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先为今上皇帝。伏愿常居凤扆,永镇龙楼”。次拈香云:“此一瓣香,奉为州县官僚。伏愿乃忠乃孝,惟清惟白,永作生民父母,长为外护纪刚。”又拈香云:“此一瓣香,却为我现住白云守端和尚……”
��释迦拈花微笑的义旨,早已抛弃。在他的语录中,还有这样的诗作:
��丫环女子画娥眉,鸾镜台前语似痴。
��自说玉颜难比并,却来架上著罗衣。
��鸳鸯绣了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和尚风流,风流和尚,“美女怀中抱,佛祖心中留”,原是顿教演变的必然。
��法演弟子克勤(1063~1153年)曾长住湘西道林。所著《碧岩录》10卷是禅宗史的一部重要著作,以注释“公案”机锋为主。克勤弟子宗杲(1083~1163年)是一位爱国僧人,初住杭州径山,因反对秦桧的投降路线,受到迫害,发配衡州,在南岳居住了十年。克勤、宗杲对于临济宗在荆楚地区的影响都有很大作用。
��(2)净土宗。净土宗初创于北魏昙鸾,以修持而借他力以往生净土为主旨。初行于北方,渐播及南方。唐天宝间有承远者,初居庐山,后往至南岳,世称弥陀和尚。其弟子法照,大历中(766~779年)止衡山云峰寺,开五会念佛之说,谓五日为一会。代宗尊为国师,世称为五会法师。有唐一代,净土之教深入民间,且染及士大夫阶层。盖净土宗讲求往生净土,与各阶层人士营求“来生之计”的欲求相合,故多得信仰。白居易晚年患风痹,专志西方,画西方变相一轴,为之愿曰:
��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
��愿如我身病苦者,同生无量寿佛所。
��正道出了人们信仰净土宗的原因。故而至宋代,净土宗逐渐成为佛教各派的“共宗”。到了明代,更是如此。这原因,除了各宗传人对自宗的“解脱之道”丧失信心,觉得只有归心净土才较有把握之外,更因为普通的劳动大众,更容易为“往生净土”的来世欢欣所吸引。因此,宋代以后,无论何宗何派的寺院,都打出了“清净国土”之类的招牌。在荆楚地区,也是如此。净土的影响深入人心,在明代著名的“公安三袁”身上有突出的表现。“三袁”,即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三袁”都好佛,尤好净土。所谓“袁氏一门,向心净土”,[2]便是这一情况的写照。袁宏道所著《西方合论》(10卷)是一部宣扬净土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当时佛教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注解:
[1] 《古尊宿语录》卷27,《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2] 〔明〕甘翼尔语,见《西方合论》卷首。
如果觉得不全,你可买一书(但可能来不及)
明清佛教发展新趋势
内容提要:
本书试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历史来说明宗教”,力求将神学问题还原为世俗问题,以此来研究断代宗教史(明清的佛教问题),进而再认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以宗教为切入点来揭示历史的真实面目。 全书首先介绍了明清时期的佛教政策,继而阐述了明代佛教发展的两大新趋势,由明及清佛教发展的新趋势,晚清佛教发展的新趋势,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了总结。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佛教政策
第一节 明代统治者推行佛教政策两重性的原因
第二节 明清统治者对佛教的限制措施
第三节 明清统治者对佛教的利用措施
第二章 明代佛教发展新趋势之一——居士佛教的兴盛
第一节 明代佛教发展新趋势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佛教向世俗化发展
第三节 佛儒融合——阳明心学的诞生
第三章 明代佛教发展新趋势之二——三教合一论和诸宗融合思想
第一节 四大高僧的三教合一论
第二节 四大高僧的诸宗融合思想
第四章 由明及清佛教发展的新趋势——边地佛教的兴盛
第一节 蒙古地区的边地佛教
第二节 西藏地区的边地佛教
第三节 云南地区的边地佛教
第五章 晚清佛教发展的新趋势——“人间佛教”的兴起
第一节 晚清佛教的峰回路转
第二节 僧侣佛学的变革
第三节 仁人志士的佛教救世情怀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这对你或许有用,请细看)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佛教政策
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佛教的衰落期。其实不然,明清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上承隋唐五代佛教,下启近现代佛教的“关节点”,直接影响到近现代佛教的发展。如果说魏晋南北朝佛教以经籍翻译、摩崖刻石为代表,隋唐佛教的繁荣以宗派林立为标志的话,那么,明清佛教的继续发展则表现为一种深层次上的发展,即是以其深入人心为其典型特征。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为什么明清佛教会继续发展呢?这就得从明清统治者对佛教的政策谈起。
第一节 明代统治者推行佛教政策两重性的原因
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明初统治者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与历史上的其他皇帝不同:他年轻时因家贫出家当过和尚;利用明教发动起义,推翻元朝;建立明王朝之后,采用“以儒为主,辅之以佛”的统治思想。
有以下特点特征:
1、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2、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
3、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资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
明代的佛像整体来说,较之宋元时期略有逊色,但官作佛像异军突起,明政府为了联络西藏地方的宗教上层人士,在皇家的监制下,制作了许多精美的佛像,作为礼品赐给西藏寺庙。
扩展资料:
金铜佛像是佛教造像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中,佛教雕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佛教在整个社会的盛行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关。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佛教教义能够起到对民众进行精神控制的作用,因此得到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其间除了在国家走向衰落时,统治者感到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与国争利”的局面而引发的几次“灭佛”运动以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直畅通无阻。
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艺术也在全国各地盛行起来,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佛教徒们在历史上掀起了无数次制作佛像的热潮,信徒们将自己对佛的信仰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在铸造、雕塑、绘画及印刷的佛像之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代金铜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