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而“仁”又是“五常”之核心。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
仁被儒派尊为“全德”。这完美的德性是从何而来的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指出“仁”这个思想来自于人的“恻隐之心”。他以近乎谩骂的口吻告诫所有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他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说的正是人的恻隐之心。把人的这种恻隐之心发扬光大,就是仁。
“仁”,自古写到今,都是从人从二。“二”古文作“丄”,就是“上”字。两部分合起来就是以人为贵的意思。《说文解字》说,人是“天地之生,最贵者也。”二是地之数。结合起来就是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的意思。
孔子就直接把“仁”定义为对人的关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像把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发展成爱心一样,把对自己亲人的爱发展为对周围人的爱。
其他学派关于“仁”的论述也有很多。从墨子的“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到庄子的“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最后到韩愈的“博爱之谓仁”。都强调了“仁”是一种大爱。由此可见,“仁”并不是孔子的发明,也不是儒家的专利,它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
“仁”最早是和“义”一道出现在《周易》里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什么是义?义原来写作“义”,从我,从羊。“我”,又从手,从戈。戈是兵器。上面的羊表祭牲,下面的“我”手执兵器,使得“义”字不仅充满了铿锵的阳刚之气,又表明了“义”富含自我牺牲的精神。
孔子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就把“义”定义为去做该做的事。什么是该做的事?孔子认为“义”应该以尊贤为核心。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就是该做的事,反之就是不该做的事。对于该做的事,冒再大的风险都要去做;对于不该做的事,有再多的好处也绝不能去做。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里有一句话非常形象的描述了“义”是什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古人在主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同时,又强调“义不杀生,义不杀少。”表明“义”是合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
“精忠照日月,义气贯千秋。”那么这股“义”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应该知道羞耻,而羞耻于作恶,就是“义”的开始。
说白了,义就是只做好事,不干坏事。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就看它合不合乎礼了。《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那么这个礼究竟是什么?
礼,《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
“礼”原来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是对神灵的祭祀、致敬和尊重。引申到日常生活,就成了对人的尊重。再发展,就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谦让。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之端也。”说的就是礼的产生。
孔子说:“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他把礼作为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来看,礼就成了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应该遵守的不同的行为规范。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的这番话表明:“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骨架,礼是仁的桥梁。恢复或制定礼,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天下归仁焉”。
所以重礼是“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上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里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叫做“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叫做“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叫做“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合不合乎礼,需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需要智。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说智首先表现为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
智,作为“知”的后起字。从日,从知。知,从矢从口。矢,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再引申为出口无悔的发誓。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才能就叫做“智”,也就是知。真正的知、智,一定是真理,一定是真象,也一定不会偏离仁和义。
孔子说:“好学近乎知,……”那个“知”就和这个“智”一个意思。智,作为知识和技能的统称,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学习来获得的。“智”作为实现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而“仁”又是“五常”之核心。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
名称由来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五常”。 曰:“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举贤良对策一》)
1、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
2、古人发现:在面对同一件事时,经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以自身的经验和利益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但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算错,但也有不足。
3、所以,古人提出了“仁”的观念,也就是如今所谓的换位思考。“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4、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5、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北京为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6、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7、信,乃人言,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