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姓有多少人?

皮姓有多少人?,第1张

当代皮氏人口在中国大陆人口约14万左右,属于人口稀有姓氏之一。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郑国大夫子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望出下邳。”春秋时期,郑国的贵族大夫中有个人叫子皮,为执政上卿子展的儿子,接替父亲为执政上卿,是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相国。

在子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皮氏后来在下邳郡(今江苏邳县下邳故城)一带发展为望族,因此又称下邳皮氏。

皮--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江苏南京、邳州;湖南长沙、益阳、沅江,常德,张家界,澧县,攸县、平江、湘乡, 武冈;湖北鄂州,大冶,襄阳、宜昌,荆州,嘉鱼,通城,麻城,老河口,江西高安、新余,樟树,吉安,河北黄骅。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卿士樊仲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樊仲皮,名姬樊,字仲皮,由于在当时樊氏家族中排行老二,不能成为樊国的继承人,因此他被分封在今山西省的河津县一带,后人就以他名字的末字来号称其地为“皮氏邑”。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干脆就将该行政地域定名为皮氏县。在樊仲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或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为该支皮氏一族的最初之源。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郑国大夫子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的贵族大夫中有个人叫子皮,为执政上卿子展的儿子,接替父亲为执政上卿,是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相国。在子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世代相传至今。

皮姓名人

1、皮豹子

(400-464),北朝北魏将领。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后屡破京师,积功擢内都大官。豹子沉毅笃实,当时推为名将。

2、皮喜

(425-483),豹子第八子。本名欢喜。史籍避讳改。文成时,以名臣子为侍御中散。孝文帝初,为平西将军,仇池镇将。经略陇西、汉中,数有战功。转散骑常侍、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在州饮酒废事,被杖罚。卒。谥恭公。

3、皮宣猷

皮宣猷:(公元1901~1966年),湖南平江浯口镇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皮姓

皮姓起源有二:

一、源出姬姓,出自樊姓,周天子卿士樊仲皮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风俗通义》及《元和姓纂》所载,鲁献公次子仲山浦辅佐周宣王中兴,受封于樊邑,其后有樊氏。春秋时,周卿士樊仲皮的后代,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

二、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 

皮姓是一个发源于我国北方的古老姓氏,始祖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辅佐周宣王中兴的名臣仲山甫。最初皮氏所居的皮氏邑,虽在山西境内,但最早发源地实际上还可以推溯到河南的济源。

到了汉、晋、南北朝之时,皮姓已崭露头角,出了不少历史上知名的杰出人物。

譬如,后汉有著名的谏议大夫皮究,以及官任上计掾、撰《秦嘉集》的皮仲固;三国时期有受刘备和曹操同声赞扬的皮容;南北朝时北魏的名将皮豹子,北齐时以善于骑射见称的皮景和,以及曾著《春秋意》十五卷的学者皮元等。皮姓望居下邳、天水,并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

扩展资料:

皮姓名人

一,皮豹子 (?-464),北朝北魏将领。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后屡破京师,积功擢内都大官。

二,皮 喜 (?-483),豹子第八子。本名欢喜。史籍避讳改。文成时,以名臣子为侍御中散。孝文帝初,为平西将军,仇池镇将。经略陇西、汉中,数有战功。转散骑常侍、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在州饮酒废事,被杖罚。卒。谥恭公。

三,皮罗阁 (698-748),唐时南诏君主。公元728-748年在位。唐开元十六年(728)立为诏王。本为蒙舍诏之主,后逐洱河蛮,以次合并蒙巂越析、邆睒、施浪、浪穹五诏,统一六诏。

四,皮日休 (约834-约883),唐代文学家。唐代文学家。生于大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复二年(902)以后。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

五,皮锡瑞 (1850-1908),清经学家。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举人。因崇尚今文大师伏生,所居题名“师伏堂”,故世人称其为师伏先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14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