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是什么?

内涵式发展是什么?,第1张

通常所讲的“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只是借用了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学校教育发展的两种形式和路径,“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在内容上并不具有逻辑关系。

“内涵发展”是对学校教育内涵的探讨,而“内涵式发展”更多的是从实践层面对学校教育发展内容和发展路径的探讨。

特点:

尽管构成学校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复杂,但通过对学校教育实践过程的考察,我们认为质量和效益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也就是说质量和效益是反映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我们把数量与质量、条件与效益放在一起来分析。

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是人们界定学校教育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数量与质量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不同层面,以人的发展为例,数量的增长主要指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总量的变化;而质量则是指人的身心、品格、能力等机能的变化。就学校教育而言,数量是指学校可计量的教育资源;质量是指教育工作有效的程度。

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以学校文化为精神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永恒主题,以课堂教学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以立德秀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创建具有内在,品位,特色,魅力,活力,理想的现代学校。学校内涵发展是指学校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已有条件地以以人为本,师生发展为办学目标。

在学校文化,课程开发。课堂教育,师生发展等方面顺应教育法和时代发展,实施改革,实现学校自主发展。许多成功经验表明,学校内涵发展要在学校文化、师生发展、课堂教学等关键环节寻求思考、技能、实效,以促进学校教育,走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所有问题都是文化问题引起的,所有问题都是文化问题解决的。

对于学校来说,如果不解决好学校文化的核心问题。学校的内涵发展就无从谈起。朱教授的“新教育”实验、蔡林森校长的课程改革文化不是这一思想的结晶。学校要做弘扬文化、创造文化的工作。弘扬文化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教育找到自己的根源。文化创造是指践踏中华传统文化,将文化放在脑中,构建师生自己的文化。弘扬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创造文化是内涵发展的灵魂。

在传统意义上,学校文化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个部分。实践中要做的事:要注重精神文化,引导办学过程。不断完善体系建设,构建体系文化。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和解,使行为文化开花。以高质量完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形成形神合一的师徒精神之乡。学校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必须以人为本,同时跟上,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内涵的深入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71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