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打雷?雷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会打雷?雷是怎么形成的?,第1张

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

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在闪电发生后0.1—0.3秒,冲击波就演变成声波,这就是我们听见的雷声。

伴随闪电而来的,是隆隆的雷声。听起来,雷声可以分为多种。像爆炸一样迅猛有力的雷声,叫做“炸雷”;还有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雷,有点儿象推磨时发出的声响,叫“拉磨雷”。

所谓的炸雷,一般是云层对地电离瞬间所发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观测者在见到闪电之后,几乎马上就听到雷声;有时甚至在闪电同时即听见雷声。因为其能量很大,它所产生的爆炸波速度很快,所以听起来犹如爆炸一般。

雷是由于大气中的云体之间、云地之间正负电荷互相摩擦产生剧烈的放电,产生高温、使大气急剧膨胀,产生震耳欲聋的巨响,这就是闪电雷鸣。 

当大气层电荷不断地在云层集结。如果电荷量变得足够强大,就会发生闪电。当闪电横穿天空时,能很快使沿途的空气变热。变热了的空气迅速膨胀,并像发生爆炸那样猛烈地向四周冲击。这样就引起了巨大的声波。

雷电的形成:

众所周知,雷雨季节的闪电与高压电场中的绝缘物质电离击穿导电是一个道理。在雷雨天气,带电云层所形成的高压电场强度是很高的。通常,带电云层对大地放电一般是这种情况,其云层属于正电荷区高电位,大地处于负电荷区低电位。

空气原本是不导电的,但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气体原子核最外层的电子就会受到电场力的激发而产生跃迁飘逸而形成带电离子。获得电子的原子称其为负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称其为正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离子可形成电子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47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