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第1张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方法:

一、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

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国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国际社会的巨大贡献,中国为自身赢得了良好发展环境,得到了巨大发展,同时也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义力量,已经并将继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我国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有利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不会凭空而来,必须靠我们的努力去争取和维护。

我们不干涉别国内政,也绝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内政;我们不侵占别国领土和主权,也绝不容许别国侵犯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和平发展,就是要打破“国强必霸”的传统逻辑,在中国强大起来的情况下,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同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不走侵略扩张、争霸世界的老路。

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建设性作用,反对新干涉主义,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团结国际社会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扩展资料: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包含五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

一、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立意,既是泛指需要由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完成的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所要走的道路。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目标,就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阶段来说,乃是要解决在这总共70来年时间内中国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等问题;就是要致力于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老老实实地发展我们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承担我们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

三、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途径,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在同国际社会实现互利共赢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对内方针与对外方针相统一、对内和谐与对外和平相统一。就是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外交,也是内政;既是对外宣示与承诺,也是自我约束与规范。

五、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深刻的根本内涵,就是要在21世纪上半叶,在同当代世界各种文明相交汇中,在不断弘扬自主创新精神中,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手段、文明的形象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怎样理解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与发展现状:

当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上升,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疑虑。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走有中国特色的富国强民之路。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也有挑战。一、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1、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朝着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的方向积极变化。由于国际力量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两个超级大国对抗已不复存在;和平与发展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加速从两极走向一超多级;国际上遏制冲突和战争的和平力量将继续发展壮大,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各种冲突和战争,其规模、目标、强度等局限性也在增大、可控性进一步增强。这些因素使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中国目前也没有明显的、直接全面的军事威胁。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改革30多年以来,各方面实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趋利避害,赶上发达国家。中国国内并没有完成市场化进程,经济却可以保持高速增长。这正是因为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受益。中国赶上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和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稳定发展的道路。3、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和平发展的优势。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雄厚,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市场尚未完全开发,人才的素质较高而且使用成本较低。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执政能力和动员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带来政局稳定、民族团结。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制度支持。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增强了13亿人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支持。

二、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1、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大、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特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 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的水平与之相差较远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2040年达到顶峰14.91亿后才开始下降。与此同时 65岁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为1.12亿、2040年达到3.12后仍将继续上升。这一升一降将使中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2、能否解决“超大规模发展难题”大规模发展难题的内涵是:无论看似多小甚至可以忽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难点,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甚至可能是超大规模的问题;无论绝对数量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 13亿,那就成为相当低甚至很低的人均水平。这个超大规模的发展难题包括能否做到可持续的发展、能否解决资源短缺、能否解决人口的压力、能否解决就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社会稳定、非传统性的安全因素等问题。“超大规模发展难题”将长期困扰中国的发展。3、政治生态安全、文化生态安全、自然生态安全的挑战。在政治上,我们有两极分化加剧,腐败蔓延等问题。在文化方面,中华民族正遭遇着现实理想的丧失,民族主体意识的缺失等危机。商品交换的理念侵入了我们的思想。在环境上,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物种灭绝的问题正在折磨着我们的脆弱生态环境。4、一些大国和现有的国际秩序能否容忍我们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时代大背景决定每个可能快速发展的国家的发展道路、前景和外部环境。西方大国的崛起与工业革命,与他们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掠夺和争夺,是一个密不可分并相互促进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正在进入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中国的和平发展与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几乎同步进行,这决定了中国发展的道路、前景和影响,将在根本上不同于西方大国。现有的国际秩序有一些很不合理的地方,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是要特别地谨慎,不要有意去挑战大国的利益。后起的大国,能不能够比较缓和地融入现存的国际秩序,然后在其中起作用,能不能让一些大国不对抗我们,来容忍我们的发展,这也是一个挑战。

5、主权问题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全球化时代中国更要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在全球化时代,随着世界整体化的加强,国家主权原则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导致了国家主权原则内涵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股趁势否定国家主权原则的潮流。发展中国家需要强化主权,,方能为自身融入全球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安全保障。某些霸权国家正是利用这一点推行新干涉主义,以实行全球治理为口号,危害别国的主权安全。由此,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斗争构成了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维护安全的重大主题。国家统一与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国最核心的国家利益。6、能否成功化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 的疑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上对我们中国的战略疑虑相对增大,西方美国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强大,要扼制中国的强劲发展势头。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存在中国威胁论的思潮,原因是他们对我们有一定的误解。怎样成功化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 的疑虑,是坚持增信释疑,积极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总之,一方面我们一定要认清我们的战略机遇期,一定要看准机遇,重视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要强化忧患意识,迎接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和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所得出的重大判断。我们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发展自己,迎接挑战。和平发展,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中国仍拥有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浪潮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扩大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

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因素也在增长。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特别要看到,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国力大幅提升,引发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担忧和疑惧。近年来,美国高调“重返亚洲”,策动周边国家牵制我们,我国和平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骤然增加。

中国自主把控和平发展大局的战略能力在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自身的和平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会引发超级大国的掣肘和阻挠,增大和平发展的难度系数。另一方面,它也使中国具有越来越强的把握和平发展主动权的战略能力。强大的实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力量支撑。日益凸显的“中国贡献”聚合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彰显了中国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中国发展红利在为世界各国分享的同时,也在创造世界和平发展的新机遇.

所谓机遇,中国坚持走和平和发展道路是因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挑战就是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故意破坏。

“中国的崛起不仅给十几亿中国人民带来发展红利,还会给世界六十亿人民带来市场福利。”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预计,未来五年中国进口额累计将超过4万亿美元,可能为相关国家创造8千万个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和东亚,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随着中国经济、贸易特别是进口规模的扩大,中国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就业规模效应。胡鞍钢说,2001-2005年中国累计进口额将逾2万亿美元,相当于为别国创造了4千万个就业岗位。从2006年起的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的年均进口额将达8千亿美元,5年累计超过4万亿美元,可能为他国创造8千万个就业岗位。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将突破1.4万亿美元,其中进口近7千亿美元。据有关方面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贸易总量可能达2.5-2.8万亿美元。

胡鞍钢指出,中国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事实上,中美贸易不平衡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近3亿的消费者。过去10年,中国产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数千亿美元。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走内、外需并重的发展道路。胡鞍钢认为,中国今后利用外需既要促进出口增长,更要注重进口增长,特别是鼓励各类企业等经济活动主体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购买和配置优势资源和紧缺资源,特别是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能源、原材料、高技术产品、先进设备,帮助企业利用国际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资源。

胡鞍钢说,中国需要充分利用大国市场优势,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国也需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继续拓展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需求,开放中国市场,就会发展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记者 顾钱江 高丽)

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

我国的和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战略目标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中国人民几代甚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前进的道路上,我国的和平发展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风险,外部环境是复杂严峻的。从长远和全局的观点看,我国的和平发展是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三:即霸权主义的威胁,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一、霸权主义的威胁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从力量对比看,它拥有其它各国无法比拟的综合国力,而且这一现实绝非短时期内所能改变。力量对比的绝对优势决定了美国确定建立由其“领导”的国际秩序,或者说称霸全球并且“霸权永续”。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它凭借超强的综合国力,尤其是金融优势、科技领先和军力超强,极力阻止出现任何可能对其“独一无二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同时加紧抢占全球化资源和战略要地,这既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战略回旋余地,又是为制约其他国家的发展壮大。美国实施这一战略就把它自身摆在同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各国人民相对立的地位。换句话说,它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各国的主权、安全的主要威胁。十几年来,美国的这一战略没有改变,今后只要它还在力量对比上占有绝对优势也不可能改变。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只不过在不同时期它推行这一战略的策略手法和部署上的轻重缓急会有所调整而已。

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新兴国家,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是绝不会听任中国顺利地和平发展的,总会不遗余力地进行阻挠、干预、破坏。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本性所决定的。美国霸权主义的威胁将会长期存在,这是中国和平发展无法回避的。在维护我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前提下,妥善处理中美之间的矛盾与分歧,争取两国关系平稳发展,这将是我国和平发展需要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

二、国际竞争的压力

我国正积极谋求发展,而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这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必然现象。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不管主观意愿如何,必然会受资本主义规律的影响和左右。在资本主义的体系内,对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现实的世界是资源、市场已被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瓜分完毕”,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后起新兴国家而言,确保自己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市场就更加困难。再加之,世界现有资源已被发达国家消耗很多,它们给世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已成事实,这些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构成更巨大的压力。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曾经历过殖民地苦难的国家,我国不会也不能采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靠“殖民手段”、使用武力拓展市场、掠夺资源。既要满足我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将是我国和平发展必会遇到的一大挑战。

三、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是必然的结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美国在全球金融、经济、科技、政治各方面逐渐占有优势地位,现今的全球化是以美国新自由主义或者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为主导,美国跨国公司是主要的载体。实践表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有利于刺激效率的提高,但对维持社会公平却是不利的。其结果是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导致致贫富差距拉大,在全球范围是这样的,在各个国家(包括美国本身在内)也是这样。贫富差距悬殊成了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这在各国的表现形式不一:政局动荡、经济起伏、社会紊乱等等,但都会影响和平发展。从全球角度看,这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大不稳定因素,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滋生与发展,与此也是密切相连的。对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国际社会的反应越来越强烈,全球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和壮大就是例证。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既能利用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发展机会,又要防范、遏制其负面效应,这是我国和平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摘 要:中国所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上所有大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所未曾经历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相联系的基础上做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既面临着拥有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等机遇,也面临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带来的挑战。我国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应对外部势力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干扰和遏止,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互利合作,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达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崛起过程中 中国面临两大内部难题

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国家制度建设和社会财富再分配这两大内部难题。首先,崛起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必然对现存制度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崛起提供了经济总量急剧扩张的空间,那么,今后20年左右中国的整体制度建设将全面提高中国的社会文化质量和人的素质;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将为中国崛起提供内部缓冲机制和国际空间。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正处在“一个水流最快、最变化莫测的点的附近”,“在中国经济的改革部分与未改革部分势均力敌时,危险最大”。这个问题来自中国改革的长期遗留问题,即“没有动手建立控制和管理一个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体制”(吉姆*罗沃:《亚洲的崛起》)。这就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问题,可能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三者联动,缺一不可。后二者的不完整使前者也不可能充分发展。最近出现的一系列腐败案件,证明权力和市场资源结合或交换的严重性。

财富的急剧增加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同时产生贫富差距加大。积聚收入差距拉大和各种矛盾激化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发达经济的收入差距之大,并不影响它们的制度灵活性和稳定性。许多发展中经济即使采取压抑贫富分化的政策,依然社会动乱不已。强国和世界500强大公司之间的正相关系说明,如果没有财富和资本的集中(通过市场竞争而不是权力支配的资源优化组合),中国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作为强国的崛起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均贫富”实际上是放慢或阻碍中国崛起的理论主张。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财富的均衡程度,而是在于财富集中和再分配的方式,在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基本权利保障和这个阶层的人口比例下降。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吸取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训。目前我们对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研究不应当停留在解体的原因等一般性研究。我们应十分注意苏联解体前苏共党内利益集团的构成、他们对苏联解体的作用以及苏联解体后他们蜕变为俄罗斯新贵集团的过程。分析这个集团的生成和发展对于我们了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规律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目前面临的腐败现象同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存在相关。铲除这种利益集团产生的土壤和基础,是执政党建设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崛起才能成为全国人民的信心所在。

中国崛起 需要软力量的建构

软力量是作为一个大国和强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根据“软力量”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的定义:它是一种“影响别人选择的能力,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硬力量和软力量相互作用并相互加强。中国崛起的硬力量部分比软力量部分较早较快提升,也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是,软力量的滞后可能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被疏忽的重要内容。在软力量中,制度因素又比文化因素更易于引起注意。因此,在中国崛起的大战略中,应当形成硬力量和软力量、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平衡协调发展的总体框架。

中国文化应当成为中国崛起的软力量的重要构成。这种软力量的作用在于对全中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的感召力、凝聚力和认同感;同时,它对全世界文化的吸收能力有助于改善和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确实可以在国际关系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如“中庸”、“仁政”、“王道”等等。道家的哲学观点对西方思想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亚洲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天然崇拜正在发生深刻的作用。中国文化的特点使中国崛起具有某种亲和力。

由于中国崛起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奋斗,中国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无须讳言,年轻一代(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的一代)在传统文化承继方面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这并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我们的宣传、教育不当的结果。整个国家的物质至上、急功近利倾向,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无孔不入以及干部素质的下降,对年轻人的文化取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青年人思维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体现。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更具有世界性,对于中国崛起是积极因素,在未来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可以减少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摩擦,也会成为推动中国内部变革的力量。因此,应当把青年一代的精神状态变化看作中国社会整体变化的组成部分,其主流是符合历史趋势的。问题在于,我们决策层和舆论媒体本身必须高度重视精神产品的质量和文化氛围的培养,尤其是把软力量的建设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点发展。

中国崛起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培养全民的国家利益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应当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结合过程,尤其是在社会基础部分首先发生和发展。当前应特别注意在网络文化中培养和塑造新的民族精神和价值体系。网络文化的活跃和主流文化在网络世界的缺位,已经成为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极大反差。从某种意义上说,失去网络世界,就是失去未来的文化影响力,失去青年一代,失去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和中国崛起的同步发展,实际上是我们重构意识形态的极好机遇。中国崛起必须包括网络文化的发展战略 。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当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上升,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疑虑。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走有中国特色的富国强民之路。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也有挑战。

一、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

1、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 1 页

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朝着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的方向积极变化。由于国际力量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两个超级大国对抗已不复存在;和平与发展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加速从两极走向一超多级;国际上遏制冲突和战争的和平力量将继续发展壮大,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各种冲突和战争,其规模、目标、强度等局限性也在增大、可控性进一步增强。这些因素使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中国目前也没有明显的、直接全面的军事威胁。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改革30多年以来,各方面实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面临众多难题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发展起来、振兴起来,要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奋斗。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发展道路,它体现为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累积的方式,并注重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

特点:中国的渐进改革与俄罗斯、东欧各国的激进改革有所不同,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改革的目标始终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在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

扩展资料

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是近代历史上一些大国崛起的老路。特别是在20世纪,追逐霸权、实力对抗、兵戎相见,使人类惨遭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

中国基于自己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对21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格局变化的认识。

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认识,郑重选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参与国际事务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途径。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了,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28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