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是怎么死的?

杭州火车站2023-01-31  36

1。武则天共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二十四岁时死了,据说是被武则天毒死的

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也正因为她的特殊身份,给这位女政治家带来许多骂名,其中就包括为了登上皇位毒杀长子李弘。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蒙曼认为这种说法应该属于历史误判。“李弘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第一个儿子,随着武则天成为皇后,李弘也子以母贵,当上了太子。因为和母亲的这种特殊关系,小时候的李弘备受宠爱和重视,8岁就开始监国听政,积累行政经验。”但被寄予了厚望的李弘却并不具备人君应有的素质。他的身体比高宗还差。高宗得风疾(心脑血管疾病)是在成年之后,而李弘从小就体弱多病。根据《旧唐书孝敬皇帝传》的说法是瘵病,就是肺结核,这在古代是很难治的一种消耗性疾病。

正因为身体不行,李弘虽然频频受命监国,但也无法真正亲理朝政,总要委政宰相,从而引发了他与武则天之间的权力冲突。“高宗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武则天因为长期参政,对朝政已经有相当的影响力。而李弘一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监国次数的增多,身边也已经积累起了一批自己的势力。如果唐高宗去世,这批人将和新皇帝一起组成新的政府。到那时候,武则天还能够控制政权吗?”即便如此,蒙曼认为,武则天当时仍然没有杀死儿子的必要。“武则天以一个妻子的身份能够驾驭唐高宗,未必不能以一个母亲的身份驾驭李弘。况且,李弘病体缠绵,是否能活得比唐高宗长还是问题,武则天何必要冒这样大的风险杀死他呢?”因此,蒙曼判断,李弘的死应该如《唐实录》、《旧唐书》的记载所言,是肺结核晚期,自然死亡。

李弘之死有两种说法:

1.母后鸩杀说

《新唐书》和《唐会要》记载了李弘可能被武则天鸩杀的传言。后世持此观点者有如下理由:一,李弘深得父皇高宗宠爱,立为太子后仁孝谦谨,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后期高宗虑及身体不支,有提前禅位给太子之意。但当时的武则天政治得意,李弘因此成为了其掌权的障碍。二,李弘与武则天之间存在矛盾,主要反映在两件事上:第一件事发生在咸亨二年(671年),李弘留在长安监国,发现宫中幽禁着两位异母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俩人因母萧淑妃获罪,年龄很大了仍不能出嫁。李弘怀着悲悯之心奏请父皇恩准她们出嫁,却违背了武后旨意,由此失爱于母后。第二件事是太子选妃未能如愿。武则天最初选择的太子妃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但定下婚期后杨氏竟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婚事被破坏。客观上可能造成李弘同母后娘家人的宿怨和疏离。

2.久病猝死说

经史家考证,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李弘并不是武则天杀害的,而是死于肺结核病(古称痨瘵)。根据是:一,关于鸩杀李弘的记载,以《唐会要》和《新唐书》最为肯定,但两书较《旧唐书》出书晚,采信了一些后世传言。宋朝史学家司马光即对此提出异议,称:“《实录》、《旧传》皆不言弘遇鸩。”可见“鸩杀说”值得怀疑。二,李弘奏请萧淑妃的女儿出嫁,尽管不合母意,但不至于因此结怨杀子。三,武则天自显庆年间(660)已参预政事,大权在握。太子李弘即使监国也达不到威胁武则天地位的地步。四,据史料记载,咸亨二年李弘就因痨瘵缠身而不能胜任监国重任。时隔四年后去世,高宗在《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中更直接提到:李弘自被立为太子后就染上痨瘵,又接受父君之命带病理政,以致操劳过度,使旧病加剧,最终病卒。可见官方认定李弘是因痨瘵恶化而死。五,李弘死后,武则天曾用写经造功德的形式为他祈福,表达了内心的哀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514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