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盘点 四种最古老的文字只有汉字沿用至今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盘点 四种最古老的文字只有汉字沿用至今,第1张

世界上的语言和文化种类很多,一种文化的传承最少不了的就是文字,可以说文字是沟通和传承必不可少的工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盘点,它们分别是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汉字和玛雅文字,这种几种文字只要汉字沿用至今。虽然现在的汉字都是经过简略的,但是一些书法家在书写的时候,也都还是有用到。

一、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雏形的产生大概在公元前3400年左右,他多为图像,是由苏美尔人所创。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统成熟,他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现在发现的楔形文字,多被写于泥板上,还有一些是写在石头、金属或者是蜡板上的。

二、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就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当作文字使用。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代中国的甲骨文等,其实都是象形文字的一种。这种有图画演变而来的文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了。埃及人早期的象形文字很难被人看懂,随着时间的退役,最后就连他们自己也忘了那些文字是什么意思。

三、汉字

汉字已经有六千多年的理所了,现代的汉字一般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中国的汉字也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才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等,演变成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最后演变成现在的简体字。在四种古老文字中,只要汉字至今沿用。

四、玛雅文字

玛雅文字是美洲玛雅民族,在公元前后创造的一种文字。玛雅人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名族,有少数文字至今都还没有破译。树皮、鹿皮等通常被玛雅人当作文字的载体,在然后就是玉器、陶器和日常用品中也有一些文字的记载情况。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2、楔形文字,是由古苏美尔人所创,属于象形文字。英语:cuneiform 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 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

3、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雏形产生,多为图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统成熟,字形简洁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形。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相同关联的语系,例如赫梯人和波斯帝国同样采用楔形文字,但这两个语言是与苏美尔语无关的印欧语系。另外阿卡德人虽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为书写工具,但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差异相当多。

4、字形也随着文明演变,逐渐由多变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为音节符号。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公元前 500 年左右, 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楔形文字一直被使用到公元元年前后,使用情景如同现今的拉丁文。后失传,19 世纪以来才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学科亚述学。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第532期) 闻述之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至今仍在使用并且充满活力。——摘自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词      考古证实,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初的文字外观形象并不像楔形,而只是一些平面图画。显然,被后世称为楔形文字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字,正是起源于图画式象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考古学家在乌鲁克古城发现了刻有这种象形符号的泥板文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载。      这种文字写法简单,表达直观。有时复杂的意思和抽象的概念就用几个符号结合在一起表达,如把“眼”和“水”合起来就是“哭”,“天”加“水”表示“下雨”,“鸟”和“卵”合起来就表示“生”等。后来又发展到用一个符号代表多种意义,例如“足”又可表示“行走”“站立”等,这就是表意符号。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已发展为表词音节文字,即用发音符号代替表意符号,同声的词往往合用一个字符,一个符号也可以表示一个声音,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公元前3000年起,苏美尔连年征战,统治者为给自己歌功颂德,记述征战过程的铭文逐渐增多,这时常常会碰到一些专有名词,如攻占的城市以及统治者的名字,为把它们区别开来,就开始使用发音符号。发音符号比表意符号又进了一步:一是符号的数目减少了,二是发音符号还可以表达图形符号无法表达的介词、副词以及词格、词首、词尾等文法和语法结构。这样表达的语句意思更加确切。经过这些变化,苏美尔的文字体系逐渐完备。苏美尔人在简化象形符号的过程中,开始逐渐用楔形符号代替象形符号,最终创立了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的文字最早是写在泥板上。在泥板上印刻,因此只适合书写较短的、直线的笔画。由于书写时用芦苇角或木棒角按压,在按压的地方印痕较宽、较深,抽出时留下的印痕则较细、较窄,这样,这种文字符号的每一笔开始部分都较粗,而末尾部分都较细,就像木楔一样,“楔形文字”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楔形成为文字的标准字型后,以后在石块上刻写,也同样刻成这种形状。      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是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苏美尔语的语言体系独一无二,在字词、文法及句法构造上自成一格,苏美尔语存在时间比较短,在巴比伦王汉谟拉比执政后便成了死语,不再通用。只有祭司们在举行宗教仪式时使用,有些类似拉丁语。      楔形文字传播的地区主要在西亚和西南亚。在巴比伦和亚述人统治时期,楔形文字有更大的发展,词汇更加扩大和完备,书法也更加精致、优美。随着文化的传播,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采用了这种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国家交往通用的文字体系,连埃及和两河流域各国外交往来的书信或订立的条约都使用楔形文字。后来,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进行了改进,把它逐渐变成了先进的字母文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86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