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阄怎么读

拈阄怎么读,第1张

[niān jiū],声母n和j,介母i,韵母an和iu,声调一声。

释义: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随意拈取一个,来决定事情。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我与你都一般与主公出力,何必计较?我二人拈鬮,拈着的先去。”

用法示例:

1、所以在耶和华的会中你必没有人拈阄拉准绳。

2、你们想为孤儿拈阄、以朋友当货物。

3、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

近义词:

一、抓阄 [zhuā jiū]

释义:每人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摸取一个,以决定谁该得什么或做什么。

引证: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岂有伉俪之大,一与之齐,终身不改,而发端之始,乃以探筹抓鬮之灋行之乎?”

二、抽签 [chōu qiān]

释义:拈阄。

引证:洪深 《包得行》第一幕:“每个过了十八岁还没有到四十五岁的男子,都有当兵的义务,谁先谁后凭抽签,谁先抽到谁该先去。”

拈阄的拼音是:[niān jiū]

1、释义: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随意拈取一个,来决定事情。

2、出处: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岱曰:『我与你拈阄,拈著的便去。』

 《红楼梦.第三七回》:「迎春道:『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公道。』」也称为「拔虎须」、「探阄」、「抓阄」、「抽签」。

3、“拈阄”单字解释

 (1)拈:用手指头夹;捏:信手~来。注:拈,旧又读niǎn,同“捻”“捻”,义为“用手指搓”。《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据此将“捻”处理为“拈”的异体字。但今天“用手指搓”的意义多使用“捻”,而在“拈”字下只注niān音,义为“用手指夹取”。因此,今天“拈”(niān,用手指夹取)与“捻”(niǎn,用手指搓)音义都不同,二者已不存在异体关系,不再将“捻”作为“拈”的异体字。

 (2)阄:为赌胜负或决定事情而抓取的揉成团或卷起的做好记号的纸片。

拈阄儿的拼音是[niān jiūr]。

拈阄儿,是指用手指搓转的为赌胜负或决定事情而抓取的做有记号纸团或纸卷。

拼音:niǎn niān diān 简体部首:扌 部首笔画:3 总笔画:8拈拼音:niān注音:ㄋㄧㄢ部首:扌 笔画数:8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从扌、占声 字意五行:木 五笔:rhkg 笔顺编号:12121251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横竖折横。

现代汉语全功能词典汉字笔顺Flash演示拈niān(动)用两三个手指头夹;捏:~阄儿|~轻怕重。高级汉语字典拈niān〈动〉(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拈(niǎn)用手指搓转。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引绵作线,揉纸使紧曰拈。杨万里《观雪》诗:倩谁细拈成汤饼。

拈(niān)用指取物。如:信手拈来。《释名·释姿容》:“拈,粘也,两指翕之,粘着不放也。”杜甫《韦偃画马歌》:“戏拈秃得笔扫骅骝。”拈(diān)通“敁”。

拈花微笑(拈niān)佛教典故。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大梵天王献上金色波罗花,佛即拈花示众,大众不解其意,惟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说,这是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法门,今付与迦叶。因此,后世禅宗推尊迦叶为始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80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